【1217读书清单】《拖延心理学》之二

1、自我价值的界定

自我价值跟能力和表现之间是正向关系吗?如何认知自我价值,这是核心。

2、全能自恋的超越

全能自恋是婴儿时期的心理状态,认为世界都可以掌控。成年后的自己没那么优秀、全能,也常常失控,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呢?

3、成长心态的树立

通过个人努力,能力是可以提升的。有了这种心态,所有的困难都不再是困难,而是机遇和挑战。

4、灾难性思维的破解

如果这件事没有做好,我将会如何悲惨,你会陷入这种折磨吗?多问自己下一步会怎样,像剥洋葱一样找到恐惧的内核,然后去解决和面对。

5、对恐惧成功的直面

成功会让你付出更多,也会直面内心的创伤:我不配成功或者我根本无法成功。大声问自己,这是谁的声音?

6、对失去掌控的担忧

当规则来临的时候,你可能会因此陷入失控,继而带来拖延。思考,拓宽你的认知通道会带来什么改变?

7、对独立性的认知

独立自主的人生,与限制你独立的行为并不是正相关。如果你能看清这一点,也许你会少很多叛逆、斗争、抗拒以及拖延。

8、心里舒适区的突破

为了避免陷入社交困境,而选择拖延,这并不能解决社交根本问题,走出心里舒适区,看到拖延背后的心理需求。

9、主观时间客观化

当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接近的时候,拖延会减少。主观时间认知的偏差,是内心对自己能力认知的差异导致。

10、时间演化的启示

了解不同阶段心智的发展特点,就会知道从婴儿到老年阶段的应对方法,观察自己心智停留阶段,锻炼自己的心理肌肉,实现内在成长飞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