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闲来无事突然想起前两年打算看的一部纪录片,就搜来一睹为快,这部纪录片的名字叫《战国风云之列国》。
历史片,尤其是纪录片一直都是我比较感兴趣观看的。不光只是出于对古人和历史事件的好奇,更多的是让自己多增长和丰富一些历史知识。从而充盈充盈内涵,也多点点儒雅,给自己内心建立一个丰富高贵的精神世界。
但当我看到燕国君主为了重振破落山河,听从大臣意见招贤纳士,那个被招聘的苏秦后,不禁对这个人物好奇起来。
苏秦这个人物在我从小的印象里,相信大家跟我一样,不仅知道这位仁兄为了上进曾锥刺股玩命地学习,还有“苏秦背剑”的典故。
“锥刺股”自不必说,相信每个人都太熟悉了。小时候听过这个典故后,心想这家伙为了自己将来的前途能拼到这个程度,不跟个疯子似的吗。凡事一直喜欢顺其自然的我可不想像这样的对自己下狠手,所以这个典故并不喜欢。
“苏秦背剑”浅显的只知道是一种武术招式,却不知道来源于战国时代的苏秦。中国古人历来喜爱腰间佩剑,但传说中的苏秦却在游说六国连横抗秦时,背后斜跨长剑来用于防身(也是服了古人了,身穿长袍大褂地又背着剑,也不嫌绊得荒。)
苏秦以一己之力促成山东六国合纵,使强大的秦国不敢出函谷关十五年。这家伙加上又配着六国相印,成为了在当时响当当叱咤风云的人物。所以后世敬仰其重大成就,就以“苏秦背剑”来命名武术其中的一个招式。招式除了清晰得还原人物形象,更取其纵横捭阖之意。
大概了解了这么多苏秦的过往,那他这个历史上的大人物是怎么跟二百五扯上关系的呢?
传说苏秦因为四处游说六国共同对抗秦国,久被一些对家仇视而遭到刺杀。齐国的王在痛心疾首之后,就想出一个计策来抓获刺杀苏秦之徒。
于是他把苏秦的头颅割下来,命人鞭笞他的尸骸,弄得非常惨的样子,然后对外宣称说苏秦是个背信弃义的小人,非常感谢哪方有义之士杀了他,解除了齐国的后患。随着又准备黄金一千两来奖励刺客,请刺客前来领赏。
看来贪婪历来就是某些想不劳而获的人的本性。
结果齐王没想到,竟然有四个自称自己是有义之士的人前来领赏。
齐王一看都给气乐了,就问:刺杀苏秦既然有四个人做了,那这个重赏怎么分呢?嗬,这其中的一人马上无不得意地说:这好办,我们每人二百五十两黄金不就行了?
齐王听完这个气昂,立马拍着桌子怒声喝到:把这四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二百五给我拖出去斩了。
其实,那四个二百五都是为自己的贪婪而买单了,真正的刺客是秦国派来的,办完事早就溜回了秦国。
所以,后来人们用二百五形容那些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傻瓜和贪婪的人。
这就是典故二百五其中一个的由来。
最后,想借一位哲学家曾说过的一句话与诸君共勉:“我们一定要明白一件事情,任何依靠外界的幸福都会干涸。”
希望我们的人生路上还是少生诸多贪念,在知足中常乐,淡泊中进取。

PS:想知道另一个二百五的由来请自行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