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一篇关于后进生转化的文章,不禁联想到自己的班级,想到那些小升初迫在眉睫,仍没有起色和行动的孩子,心里特别着急。这篇文章给了我两个方面的启发,指导我在下一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
一、后进生最基本的需要是附属需要
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角度看,所谓学生的附属需要,或者说附属内驱力,是指学生不是直接指向学习,而是直接指向集体或对长者的一种需要,表现为希望获得赞许或接受。这种需要在儿童时代特别是在后进生身上表现最为突出。文中叫Peter的那个男孩之所以能够第一次抬起头来用感激的眼光看着自己的老师,是因为老师满足了他附属的需要,他认为老师并没有遗弃他,老师依然是他的老师。
二、后进生最看重的评价是老师的评价
按埃里克森的“人的八个阶段”理论,小学生正处在第四阶段,主要是获得勤奋感而客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由于学生的自我意识模糊,学生的成功感依赖所谓“重要他人”的评价,后进生对教师的信任特别敏感,原因就在于此。Peter之所以有了学习的信心,是因为老师的一席话:“You are great. I'm sure you can do much better next time.”学生确信老师的评价,老师的信任是学生的希望所在。
后进生的转化离不开老师的正确引导和同学们的鼓励支持,这有助于孩子重树信心。而这些都需要我们的爱,把更多的爱洒向后进生吧,让我们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