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相遇
一
教育也是一种相遇。
在人生历程中,我遇见许多美好的人,遇见几位珍贵的老师,他们是我人生中的贵人。
九五年,我到泉州师范求学,遇见风格独具的老师们,有心理课上讲《钗头凤》的姚老师,历史课上侃侃而谈的丁老师,文选课上谈论电影的刘老师……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要数江老师。
江凤楼,1960年生,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物理系,从事多年中学物理教育,九五年调至泉州师范,担任物理教师。正是这年,我考入泉州师范,成为一名中师生。
江老师的课幽默风趣,语言生动,逻辑严密,课中她经常引入物理学家的小故事,以吸引学生,讲到激动处,甚至引亢高歌,这让我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了教师的丰富与人格魅力。
那时的我,像饥汉扑在面包上一般地渴望书籍,听江老师的课上提到一个个书名,我斗胆向她请求借阅书籍,不曾想她竟答应了。
她的温和友善一直鼓舞着我,记忆中的初次见面,她身着明黄色高领毛衣,下穿牛仔蓝长伞裙,她是那样温柔美丽。
时光飞逝,毕业转眼就在眼前,我经常抽空到江老师家听她谈论文学。她家客厅里四面都是书架,架上满是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墙上挂着一幅幅她亲手绘的油画作品。
江老师爱好文学,会唱歌,拉小提琴,画油画,爱好写作。她身上的丰富让我叹为观止,“当老师都是这么多才多艺的吗?”她的生命流露出对真善美的追求,这一切如无声的语言,让我体悟学为人师的真正内涵。正是在这样一种生命典范面前,我亦步亦趋地走上了从教之路。
毕业后的暑期,我留在学校学习素描,其间多次拜访江老师,听她谈话,我贪婪地吮吸知识的甘露,充实着空虚贫乏的心灵。她推荐我读书,促使我从狭窄的世界中走向开阔。她喜爱的张炜、周国平等作家的作品,至今还深深影响着我。
回乡后,在闭塞与孤独中,我靠着与江老师通信,阅读文学作品打发时光。在静寂中,我开始了读书、教书的生活,慢慢的,在书籍中,我构建了一个丰富自足的精神世界。
在江老师的影响下,我接受了她的信仰,开始我的追寻真理之路。时光荏苒,我在合唱团担任首席女高,钢琴伴奏,参加读书会,坚持阅读与写作,在暑假参与义工活动,把所学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人。
回首来时路,我发现我所做的一切,细细想来都有江老师的影子,多年以后,“我就成了你”。我慢慢长成内心充实丰盈的人,只因我在少年求学时代,遇见了我的恩师——江凤楼老师。
二
生命中,我遇见的第二位恩师,是张文质老师。
初识文质老师,是在2004年晋江市举办的教育写作讲座上,听完讲座,我购买了文质老师的《唇舌的授权》、《保卫童年》、《在夜空中飞翔的精灵》等书。这几本书,我慢慢读完,从另一个角度走近文质老师,虽然此时我对他的认识,只停留在文字上。
后来,因请教发表文章事宜,我加了文质老师微信,在他推送或转发的文章里,对他的认识一点点叠加。
2017年10月4日,我参加了第一期张文质教育写作研修班,在课上,文质老师提到“写作的勇气,教师的专业发展自觉”等观点。写作班研修只有短短几天,但在密集研训中,与伙伴的交流工作方法、读书写作心得、互相启发,互相赞许,互相促进。这份热情如火焰在我心中熊熊燃烧,并一直持续不断。
2017年11月,我们又再次聚集于厦门英才学校,探讨一年级的起点教育,文质老师在讲话中提醒我们回到初心,回归教育的本质。他提出的“教育是慢的艺术”“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身体的教育学”带给我深深的影响,特别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拨清我眼前的教育迷雾。坊间流传着各种关于家教的心灵鸡汤,但落到实际问题上,却常常南橘北枳,水土不服。文质老师以亲身经历提醒我们永远坚定地站在孩子背后,支持孩子,把最好的教育给自己的孩子,在成长的不同阶段,持续关注,给予力量和支持。
“没有异向,民就放肆。”信息时代,人常常会被各种信息洪流所裹挟,失去方向。文质老师的书,以深度的研究与深入的思考,提醒我慎思明辨。他鼓励我读书,自发进行教育写作,多结交教育朋友,在局部进行微革命。一滴水的力量虽然有限,它却反映整个海洋,一个人的自我变革虽小,也能带给孩子整个春天。这些年来,在张老师的鼓励下,我从文学阅读,慢慢转向教育专著的阅读,提升专业水平,我不断阅读,写作,在课堂上实践阅读所得,不断改变自己。“老师改变,学生改变”。
小学教师虽小,却是点灯人,在孩子人生起步时,点一盏心灯。春天,我带领孩子们在风光明媚的天里放风筝,在秋高气爽的操场上踢足球,在七月流火的夏日里出门旅行,在活动课里创作绘制纸伞,跳伞舞。这一切,缘于张老师的《保卫童年》。或许,我所做的一切努力不能直接影响学生的成绩,但所发生的诸多美好,将长久地留驻于他们心中,伴随他们成长路,并留下些许风景。
文质老师一直站在老师的立场,关注鼓励成全老师们,在他的鼓励下,我慢慢成为一个飞翔者,在教育之路上,温和而坚定地开垦耕耘,持守美与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