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肆
每当周边的人忙他们的事,留我一人时,都会问我,你一个人不会无聊吧?
我总会说,放心吧,我永远不会觉得无聊。
为什么会无聊?
这个世上有那么多事情可以做,忙都忙不过来呢。
在没有工作的日子里,就算没有网络,我也可以画画,看书,写文章,练毛笔字,收拾房间......
脑海中始终有这样一幅画面:在某个下午,我坐在阳台上画水彩画,旁边就有清洗画笔的洗手台,下午温暖不刺眼的阳光洒落在窗户上,投影正好印在我的画板上,画笔抖动,光影慢移,岁月静好。
这是我理想中的生活,学生时代在图书馆看书时,中途休息的某个瞬间,就想到了这样的场景。看吧,就算什么都不干,还会冥想。
那种自由自在的想象,会让人上瘾。
在睡前的夜晚,大脑异常活跃,会想着明天要写什么文章,要穿什么衣服,和许久不见的朋友见面要聊些什么,下一个假期要去哪里旅行,还会想想理想中的家要装修成什么样子,顺便想想会过什么样的生活......
就这样漫无目的,天马行空的与自己对话,静谧的夜,无人打扰,着实是一种让人欲罢不能的享受。
这大概是小时候就有的嗜好。
小时候白天常常独自在家,基本每一个黄昏,我都看着太阳在天边落幕。日影西斜,是最容易让人感到孤独的时候。那时我便开始思考人生,还一度看透了生死。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学会了独处,和自己握手言和。
后来曾经独自一人在宿舍过了一个暑假,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以前受熟人之托,周末去给他家即将上初中的孩子补习语文和英语。刚去时还没有察觉,后来越来越明显的感觉到那个小孩的孤独。
无论是在他日记中对父母只有工作的抱怨,还是言谈中不时说出周末好无聊的话,抑或是在陪他去商店买学习用品,看到双人游戏玩具时,无意间说出的好羡慕那些能玩这些玩具的人。
我很想帮助他脱离那种孤独感,我把小时候独自消磨时光的方法告诉他。可惜,他不是我。他没有办法像我那样去看书,去思考。除了做作业,看电视是他唯一消磨时间的东西。
我始终相信一句话:一个人的幸福程度,往往取决于他多大程度上可以脱离对外部世界的依附。
外部世界不仅仅是人际交往,还有与外界相连的东西,比如互联网。
在如今的网络时代,满街皆是低头族,遍地可见手机控,人人都是拇指党。出门可以没有钱,没有钥匙,但绝对不可以没有手机,没有网络。
还有各种娱乐软件层出不穷,我们被互联网所绑架却毫不知情。
曾经看到一个朋友贴出她的手机页面。安装的软件以颜色排列,黑的、红的、黄的、蓝的、绿的,每页24个软件,微博发了9张图,一共216个软件。其中还没包含没PO出来的,以及自带软件。
大家都说她内存大,任性。我在想,她每天打开这些软件会耗掉多少时间?而真正在做自己的事又有多少时间?
在这样的软件浪潮里,今天这个软件通知,明天那个软件更新,要做到过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太难了!
虽然是不容易的事,但却是一件应该被意识到的事。
以前在驾校学车时,碰见过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人。
第一天见到他,穿着有些邋遢,裤子上破了一个洞也毫不在意,神情冷冽,一副生人勿进的样子。后来聊天,知道他就住在驾校旁边。我以为他是学生,他说不是,谈及工作,他说他没事干。
心想,没事干?难道是无业游民?
后来看他在旁边看体育英文报导,我说,你英语不错嘛,他说英语很简单啊。
从这时起,画风就开始不对劲了。
原来他女朋友在德国,他也在自学机械工程准备去德国留学。从大一开始就没问家人要过生活费,毕业后他爸给了他一笔资金,和他爸的朋友一起开了一家做微波的公司。每周他只去一两次,做技术指导,后来还独自在驾校旁边的高档住宅区买了一套房子。
虽然我对他每周只去一两次便能赚到买房子的钱很好奇,但涉及个人隐私,我没有深聊这个话题。或许就像他说的那样,赚钱很简单吶。
而让我真正诧异的是他的生活方式。
和他聊天时,他已经有三个多月没打开过笔记本电脑了。
每天的日程是这样的:上午去驾校练车,下午去市里的图书馆看机械专业的书,晚上打打篮球。仅此而已。他不上微博,不聊QQ,不玩朋友圈,甚至连新闻都只看体育频道。关于娱乐圈,社会热点什么的一概不关心。
我问他,难道不知道社会发生了什么事不会怕掉队吗?他说,发生什么都和我无关,过自己的生活就好了。
是啊,关注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做好自己的事,正是我们大部分人所缺乏的。
叔本华说,愿意独处是来自对自由的渴望。
世上的人要么选择独处,要么选择庸俗。
于我而言,独处就是最大的自由。
我们虽不能与世隔绝,但至少,应该多去与我们自己相处,倾听来自内心的梵音。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就给颗❤鼓励一下吧~~
更多文章在个人公众平台:yisi-girl
一肆有三个梦想:看很多的书,当一个作家;走很多的路,当一个摄影家;赏很多的景,然后当一个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