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提起非洲,人们总是浮想联翩,认为那是个美丽但是贫困的地方,山河壮丽的非洲大地养育了众多的民族,却没能带给他们财富。这其实是个偏见,贫困的地区固然不少,但是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如此,有些国家如加蓬还是很富裕的,其人均收入水平与中国相仿。据一位印度裔作家采访,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加蓬人上学就已经免费,而且每周可以获得免费的抗疟疾药物并用牛奶送服,学生出国留学的费用都是由国家负担,而同期的我国,人民却缺吃少穿,百废待兴。
说到吃,大部分非洲国家都处在气候条件优渥的地区,根据地域不同,有些地方以玉米面为主食,有些则以米饭或者香蕉为主。但无论吃什么,非洲的粮食供应都比我国上世纪大部分年份强许多。地广人稀决定了他们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在食物的采集和种植上有更多选择。虽然大部分地区分为雨季旱季,半年下雨半年干,但是只要播种下去,无论多么粗放的生产管理模式,都会有所收获。而在国内人口密度大的地方,累死累活的劳作也不过混个温饱。比如在我的家乡,两个规模中等以上的村落距离只有不到五百米,有些甚至不到一百米。这样的人口密度决定了在没有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农业物资的情况下,勤劳的人们也只能吃个半饱,吃的还是耐旱高产但口感不佳的白地瓜。
但是目前的非洲农户(不算为数不多的现代化农场)大都看天吃饭,如果雨季不能如期而至,有些地方的玉米可能会绝收而导致粮价上涨。比如赞比亚的就是所在地区一个能做到粮食自给自足的国家,国内粮食价格(主要是玉米价格)稳定而且供应富足,但是它的邻国们却因为天时而时常闹粮荒,导致了玉米的价格差,甚至养活了一群玉米走私者。据我在赞比亚工作期间了解,在2016年的时候曾经有当地媒体大量报道卡车司机走私玉米到邻国赚取差价,半路被警察抓获。而我所熟识的一位皮卡车司机有一段时间没出现,再见面时,我问起近况,他说自己去边境走私玉米了。当然以他的资本估计很难发起一次正儿八经的走私,顶多是去当司机,出了事顶缸的那种。
人靠衣装,我们在评判一个人的时候除了看面相就是看他的着装。非洲地区的人们非常注重仪表打扮,他们会尽力置办一身靓装用于社交,出门都会打扮的干净整洁。以赞比亚为例,当地人工作的时候大部分穿的破衣烂衫,陈旧甚至呈条状。但是一旦下工,他们就会收起破衣,换上也许是他唯一的一套干净漂亮的行头回家吃饭或者出去玩。反观在非洲工作的部分中国同胞,虽然衣服没那么破旧,却成天衣冠不整,给人以邋遢的感觉。
关于服装的购买途径,除了城市里的商超专卖店,还有街头巷尾露天市场的衣服摊。由于当地的工业不发达,成衣大都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进口货,售价不低,因此许多普通民众更倾向于购买二手服装。在市区,有专卖款式新颖女装和童装的奥特莱斯门店,光明正大地标明卖的是二手服饰。在露天市场,各种洗涤熨烫干净的二手服装玲琅满目,有带反光条的工作服,印有简体字的文化衫,有用繁体字绣着台军士兵名字和军衔的迷彩作训服,还有二手的鞋子甚至二手的袜子,甚至还有像鼓号队队服一样浮夸的二手礼服出售。
非洲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因此高层建筑并不流行,一般都是单层的建筑。住宅是判断一家人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一目了然。看看建房子用的建材就知道,有钱人都用硬化的水泥空心砖和烧制的红砖,上面覆盖着各色的铁皮瓦,条件好的还会垒砌院墙加装铁丝网或者电网,门前装上罗马式立柱撑起一块遮雨的门廊。而穷人则选择从白蚁包上刨下的泥土加水和泥后放进木质模具晒制的泥砖,未经烧制硬化的泥砖很不结实,造的房子有晴也塌房雨也塌房的风险,窗口不是金属也不是木质窗框,而是用三块砖搭起一个三角形通气口。由于经济基础薄弱,缺乏商业机会,大部分当地人收入并不稳定,因此无论房子大小,材质如何,很少有一蹴而就的。一般都是攒一段时间钱,开工建一部分,没钱了就停工。等有钱了再安装个窗框,没安装之前用砖或者木条将窗户钉上,防止有人鸠占鹊巢进去糟蹋。上学也是这样,没钱了就辍学,挣了钱再去继续学业,前提是能攒下(许多人的生活信条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家无隔日财)。
交通方式因地而异,在有些东非国家流行摩托车和自行车,比如乌干达等国家就将摩托车载人载货发展成一个出租车行业,他们管这种交通方式叫“包达包达”,英文是Boda-boda,实际上是当地人英语发音不准导致的变体,原先是Border to border,就是从一国的边境拉客去另一国边境的意思,两个国家的边境口岸之间距离比较长,有当地人就骑自行车载客送到另一国口岸。后来发展成摩托车拉客这个行业,甚至催生了行业协会。有一部叫《Boda-boda thief》的非洲电影,讲述了乌干达包达包达从业者们的故事,以一个包达包达司机家庭的视角反映了当地普通家庭生活的艰辛。
但是最受欢迎的交通工具是日系二手车,白菜价的日本车被进口到非洲后,几经倒手后被开到几乎报废的程度,却依然会被反复维修和交易。有些尾气排放已经超标到冒黑烟的程度,让人怀疑发动机烧的不是汽油而是塑料袋。有一次,一辆严重超载的面包车被货物将底盘压塌,卡住了轮胎,只好请求工厂里的人用叉车将地盘抬起才能开动。已经无法独力点火发动的旧皮卡,出门拉货的时候不得不带两个推车小弟,以备熄火的时候有人推车。类似于第一辆国产东风卡车的圆头卡车也依然在使用,车龄几乎能追溯到二战期间了。可能经过改装,居然使用摇把子发动,车头是个奔驰的标志,不知道是真是假。车主用这辆老爷车拉沙子,经常发动不起来,需要人力辅助推车,好在车上拉着装卸小工,要不然都发不动不起来。当然路上并不全是破车,新款的越野,半新的超跑(二手的),改装的路虎还有豪华的Scannia大头卡车比比皆是。这里的司机大都古道热肠,如果你的车抛锚在路边,会有热心的当地人主动上前帮忙推车或者接电瓶,事后也不求回报。
本文由追随风前往心之所向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