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介:
在我这段时间对影像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我认识了他—杨福东。在我看来,杨福东目前是中国当代最受国际瞩目的影像艺术家之一,是一个影像诗人,这位当代艺术家把几十年的知识审美慢慢转化成实体突破介质进行了很多碰撞的尝试 ,也在现代摄影技术里面渗透了很多东方古典意蕴的气质。
杨福东的作品优美而伤感,以古典文人气质与现代场景对接,模糊了历史感与现实性,拓宽了影像叙事的方式,反映着新一代年轻知识分子在富裕的物质生活与日益匮乏的精神世界之间的妥协、困惑和无力感,同时也暗含了被现代化狂潮践踏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无奈。他的《竹林七贤》(七部分)已成为当地影像艺术史的经典之作,2004年入选纽约古根海姆当代艺术奖,成为继蔡国强、黄永砯之后第三位获此殊荣的华人艺术家。以上是百度百科对于他的评价。
在国外,杨福东凭借其极具个人风格的电影及录像装置作品在全球多家美术馆以及重要艺术机构举行多场展览,包括:“1989年之后的艺术与中国:世界的舞台”,古根海姆博物馆,纽约,美国(2017),悉尼当代美术馆等。
在国内,杨福东同样具有高度关注与市场热度。2012年在上海OCT当代艺术中心举办了杨福东作品展“断章取义”;2015年在余德耀美术馆举办 “南辕北辙:杨福东作品展” ;2016年,在上海摄影艺术中心举办“愚公移山” 个展。2018年3月24日,龙美术馆举办他的大型影像个展《明日早朝》。作为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影像艺术家之一,杨福东在他的作品中削弱了传统电影的线性叙事结构,以多重的文化透视、复杂的时空错觉、诗意的剪辑风格,营造出远离现实生活的虚幻境界。
二、作品介绍:
1.《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共有五部,拍摄从2003年开始至2007年结束。杨福东尝试着讲述一群不甘于世俗束缚的年轻人的史诗般的故事。片名来自于魏晋时代的民间故事,一群贤士和诗人为了避世而来到一片竹林,抒发他们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借以披露当代中国年轻人身上新、旧生活方式不可避免的內在冲突,以及软弱的深陷在妥协中的都市青年一种自欺欺人的挣扎。他们无视正常的社会行为,不拘礼法、袒胸露肚、肆意狂放。该片的五个部分描述了七个有教养的、表情迷茫的都市青年男女进入山野,回到城市,去到乡村,远致海岛,又重回城市的故事。
2.《明日早朝》
简单来说,《明日早朝》,是杨福东在美术馆里拍摄的一场“大”电影。在上海龙美术馆,他进行了为期三十六天的拍摄。并开放给所有观众观看,成就了一次全新的电影概念——只能看一次的唯一的版本。这部由300多句尼采语录支撑起其精神的作品,也在这三十六天里被杨福东用手机记录了下来。也就是在这些日子里,他心里的想法才一步步地接近真实,其中的某些细节,或许只有他的眼睛才看得到,抓得住。
3.《轻轻的推门而进,或站在原地》
此作品由“庭院”展开,杨福东在第一部分的影像中,对沙迦的城市中心、沙漠地带、公共广场、海岸与港口、清真寺庙等公共空间进行了审视。此外,除了作为宫殿建筑的历史意义,阿尔罕布拉宫中先进的液压系统与灌溉系统,显示出阿拉伯人的经验与智慧在欧洲文明中的大放异彩,亦回应了第11届沙迦双年展再评价西方中心主义的议题。杨福东保持创作中一贯的克制,以“他者”的视角建构一幅介于现实与想象之间的中东现代生活图景。在艺术中心的三层,高达3.2米的8屏黑白影像一列排开,各屏相互独立的声音在黑暗的展览空间中交杂回响,静止的摄影与动态录像交替浮现。相互独立而非叙事性的多屏影像,带着布莱希特式碎片的意义,共构出一个时空维度凝固下的中东景观。
三、总结
正如有人问杨福东“当代人的精神生活到底存在吗?”他回答说“其实我觉得不是存不存在这个问题,而是关乎一个个体、作为一个真实的人,你相不相信一些东西。如果你相信一些东西,有很多东西就在你周围,围绕着你。我觉得生活有时候就是眼见为实的眼见为实,需要你真诚地、真实地返璞归真。”回到我们小时候,那一点点非常单纯的、纯粹的欲望,和纯粹地对生活的向往,它也是关于此时此刻的心理表达。因此,我认为他的影像作品充满纯粹和真诚,带我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这是我为什么喜欢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