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易经读懂中华文化(28)大有卦爻辞

大有卦爻辞及小象传:

初九,无交害,匪咎,艰则无咎。

象曰:大有初九,无交害也。

九二,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

象曰:大车以载,积中不败也。

九三,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

象曰: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害也。

九四,匪其彭,无咎。

象曰:匪其彭,无咎;明辨晰也。

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

象曰:厥孚交如,信以发志也。 威如之吉,易而无备也。

上九,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象曰:大有上吉,自天佑也。

大同世界是儒家文化的理想国,儒家提出的大一统的世界。看易经爻辞如何实现。


初九,无交害,匪咎,艰则无咎。

象曰:大有初九,无交害也。

无交害,字面意思就是不要相互伤害。

同人初九,出门同人,开放门户与人和平交流。反过来,

大有初九,就是与人刚刚接触,指泛泛之交时,也应是去除私心偏见,这样才能非咎。

初九,能艰贞自守,不忘其艰,不忘初心(艰则无咎)。艰从何来?

不要忘了同人、大有卦是从否卦而来的。是好不容易突破否卦的闭塞不通的艰难环境,所以同人和大有卦的初爻,都强调放弃门户偏见和私心(大有初九,无交害也)。

“骄则盈,盈则溢”,大有即满盈。在大有之初就强调戒骄戒满,应修“不溢”的功夫。因为“害”之深即发展为“恶”。


九二,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

象曰:大车以载,积中不败也。

九二,刚中,乾刚健行,如大车能载重致远(大车以载),喻示货流通畅(有攸往,无咎)。一带一路,不仅出门同人,达到了同人于郊,接近离同人于野的境界。

要做到这一步,需要“致中和”的功夫。积,累积之义,就是“致”的功夫。

《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就是共享双赢(积中不败也),才是能永续长久的无咎。而吃干抹净的独赢,吃相难看,不可能长久不败,一定会得咎,咎由自取。


九三,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

象曰: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害也。

只有公用共享,才能配享天子之权(公用亨于天子),小人是不能办到的(小人弗克)。

易经行文中的“天子”就是天之子,中国古代认为天道之志由天之子来实现,即“天工人代”的思想。类似某国的“上帝的选民”。

《礼记.礼运.大同篇》“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大同世界里,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回馈社会,人人大公无私不为己,大有共享,有私心的小人是做不到的,自私必害公(小人害也)。


九四,匪其彭,无咎。

象曰:匪其彭,;明辨晰也。

九四,阳居阴位,不以势凌人,不以盛势处事(匪其彭),则无咎。

《说文解字》:“彭,鼓声也,声势隆隆之义。”《诗经》“出车彭彭”。

匪其彭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不要膨胀了。

九四,刚而用柔,思路清晰,保持头脑清楚(明辨晰也,无咎)。

古今中外无论个人还是国家,为富不仁,盛势凌人,“出车彭彭”的,必得咎。


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

象曰:厥孚交如,信以发志也。 威如之吉,易而无备也。

与人相交需要信、望、爱。

六五,全卦主爻,以阴爻居阳位居中(柔得尊位),一柔率五阳,众阳归之(大中而上下应之),靠的的就是孚和威(厥孚交如,威如)。孚,讲信修睦。威,威仪守礼,威望。合起来就是威信。

九五,作为领导要率众实现大有的目标,威信很重要,讲诚信能激发五阳有志一同,共同奋斗,形成命运共同体(厥孚交如,信以发志也)。威望,代表自身的实力和号召力,给人以信心和保证(威如之吉,易而无备也。)。

备,一种读为武备,一种是解读为戒备。其实武备和戒备也同时存在,一体两面的,以各自立场而定。

六五的威信(威如之吉),是以柔中之道(即易道),而不是靠武备强势逼压(易而无备也。)同时六五,柔中,也使五阳感到其平易近人而不戒备(大中而上下应之),故吉。

论语.学而》“君子不重,则不威”。威则自重。“亲昵生狎侮”


上九,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象曰:大有上吉,自天佑也。

《系辞传》子曰:“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孔子在系辞传里对这一爻专门进行详细的注解,天助顺应天道者,人助诚信者。践行诚信、用天道思维而又能够崇尚贤德之人,才能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第一卦乾卦,讲天道时就特别强调“自”字,一切靠自己。自天,自中有天,天在自中。

小说《遥远的救世主》改编的电视剧《天道》里丁元英说过一句话“劫富富不去,济贫贫不离”。

丁元英面对贫困县里的贫困村的农民说:“一切靠你们自己,要忍人所不忍,吃别人吃不了的苦,才能撕开市场的一条口子,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

丁元英在谈到文化属性的时候说过:“强势文化就是遵循客观规律的文化,是天道,造就强者。弱势文化就是依赖强者的道德,期望破格获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

后来在五台山论道,丁元英将弱势文化归纳为“等、靠、要”三个字,靠父母、靠朋友、靠皇恩、靠上帝,就是不靠自己。然后表示出对传统文化深深地失望。这也是作者的思想吧。

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易经文化从第一卦乾卦的“天行健,自强不息”,到大有卦“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一直是强调一个“自”,易经思维是自主自强的文化,是顺应天道规律的文化,是造就强者的强势文化。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文化却拐了个弯,变成了“等、靠、要”的弱势文化。从民国的新文化运动开始,要打倒孔家店,罪责儒家文化上,甚至要取消汉字,可见晚清民国时期的社会精英,对传统文化是多么的失望,对中国文化的不自信达到离最低点。传承中华文明五千年的中国文化真的是弱势文化吗?

当我读都到大有卦这一爻的爻辞,“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以及孔子在系辞传里的注解,“自助者,天助之”,就说明中国文化的源头还是一股清流,易经思维是顺天道的强势文化。

到底是到了哪个朝代,才把“等、靠、要”的毒素注入了中国文化的基因里。其危害无异于宋朝的“东华门唱名方是好男儿”的毒,造成了“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当兵都是贼配军。

文化的自信就是要重新解读文化源头的易经,易经的天道思维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从1949年中国人民站起来开始,在被封锁打压的国际环境中一路走来,靠的就是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精神,才取得成就。那些依附西方文化,否定自己文化期望于西方的认可的,那才是跪者,再也站不起来的弱势思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