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香
文学,心理学爱好者
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
一个人不能改变另外一个人
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只有感官经验塑造出来的世界,没有绝对的真实世界
上面是我们前四天晨间课程学习的NLP12条前提假设的前四条,还有二十分钟,李勇老师将会和我们分享第5条(⑉• •⑉)‥
沟通的意义决定于对方的回应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李勇。今天继续给大家分享NLP12条前提假设的第五条:沟通的意义决定于对方的回应。
因为有很多新进群的朋友,大家不太了解什么是NLP,所以我前面再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NLP。
NLP的全称叫神经语言程序学。
N,叫Neuro, 代表的是神经,也可以译为身心;
那个中间的那个L呢,叫做languagetic,指的是语法,这个是我们头脑与身体之间的连接机制所用的语言模式和规则;
那个P,代表的是programming,借用了计算机学术语言程序去指出我们的意念、感觉和行为,它不只是习惯性的模式,可以经过我们的思想的软件儿得到改善。
连起来就叫做neuro languagetic programming。
NLP最早的创立者叫理查.班德勒,他当时是美国加州大学的学生。那么因为那个时候电视机计算机不太普及。他当时受雇为当时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大师萨提亚的家庭治疗模式做这个语言的录入,然后呢,帮他处理这些文字。
在处理文字的过程当中,他发现:这个心理学大师在处理个案的时候,其中有很多关键的语言非常的重要,它就把这些语言都提取出来。
他通过尝试发现,这些被提取出来的语言做人的沟通和交流,可以非常快地把那个人就会从困境里引导出来。
他觉得很兴奋,他认为他有一个很惊人的发现。当时他是大学生嘛,他跟很多的同学在一起吃饭,他就拿来炫耀一下,他说,“我现在也会做心理治疗了”。
有很多这个同学说:“你瞎吹吧你,你我还不了解你呀”。
其中有一个同学的女朋友,这个同学就给理查班德勒说,她最近心情不好,你来帮她处理一下。
结果呢,理查班德勒就用三言两语,一会儿功夫,就把那个同学这个从困境里引导出来,情绪就很快就得到了改善。大家觉得这个东西太神奇了。
之后,在理查德的旁边聚集了一帮的同学,就是大家觉得这个东西非常好。从此以后,NLP就诞生了。后来。那些追随理查班德勒的这些同学,之后都成了国际级的NLP大师。
那么NLP用在沟通上,效果太好了。所以说,这个理查班德勒就邀请了另一位在加州大学任职的小约翰.格林德教授,因为他是语言学教授,他就跟他一起来研究这个NLP,所以说,实际上NLP的创始人有两个人:一个是理查班德勒,一个是约翰.格林德。
NLP跟简快有什么样的关系呢?那简快的创始人是李中莹老师,李中莹老师最早学的是NLP。因为李中莹老师是香港人,后来到大陆去做事情,发现了大陆人们有非常强烈的需要,然后在亲密关系、亲子关系上、人际沟通方面有这个需要,所以,李老师决定研发一个工具类的东西,因为我们中国人太缺少沟通工具了,全都是在用道理做沟通。
所以呢,李中莹老师就研发了《简快身心积极疗法》,那其中的组成部分就是NLP。
同时呢,李中莹老师融入了后现代心理学治疗方法,比如说能量心理学本体疗法,还有的就是这个催眠创始人艾瑞克森催眠的疗法,还有这个系统排列的创始人海灵格先生的系统排列,这样的话,再加上李老师多年对情绪的研究以及多年的心得,就构成了《简快身心积极疗法》这样的一门学问。
所以,你要问他们之间什么关系呢?就是NLP是简快的组成部分。
有朋友听到我提到系统动力学。系统动力学,创始人是也是李中莹老师。他们又有什么关系?实际上呢,李老师他本身是一个企业家,简快就是针对于这个一套快速有效的沟通工具箱,帮助人们做心理疏导或者是关系的建立,同时呢,这个学问的不仅仅只限于家庭啊、亲子啊、这个亲密关系,更重要的是,李老师是个企业家,企业更需要沟通,所以,李中莹老师就把这门学问通过进一步的提炼提升之后,就形成了一套NLP的独特的学派,叫做系统动力学。
这套学派就叫做系统动力学的NLP,所以说,现在的世界共有三大NLP的派系:一派就是理查德约翰格林德的,叫做策略结构派;另一派呢,是罗伯特.就是发明理解层次的那个大师,他的这个学派叫做系统平衡派;到了李中莹老师这里,叫做系统动力派,我们现在正在学习的是系统动力派的的NLP。
好啦,大家就介绍到这里。
那么,我们来看,今天的这一条叫做“沟通的意义决定于对方的回应”。
我们看,只要是有人群的地方,就一定会有沟通。沟通可以说伴随着我们人类的方方面面,无时无刻不在。
但是,在人际之间,在系统之间,80%的以上的问题呢,都出在沟通上,因此,我们需要了解沟通是怎么一回事。
我记得在我小时候,因为那时候我家是住在一个银川市的一个叫城乡结合部这个地方,隔壁就是一家农村的一对夫妇。他们家说话我都能听得到。
经常,这个妻子说话总是有情绪,好像对丈夫说话总是带着一份情绪。
有一次,他们在地里干活,那时候还是生产队。有一天,丈夫肚子饿了就去找妻子,就跟他想要点儿吃的。当时这个妻子正好跟其他的一些社员凑了点钱,买了一些点心,吃完之后,他也很惦记丈夫,所以就给丈夫留了一些。
这个时候,丈夫过来就问妻子:有馍馍么?然后,妻子回了一句话:没有馍馍,只有点心!
结果,这个丈夫的本来肚子很饿,然后看到妻子这样说的时候,怒从心头起,就开始骂起来了:混蛋!你怎么这样子的嘲笑我?然后,在这个地头上,就跟妻子干起来了。
妻子狠狠地,当着很多人的面被丈夫揍了一顿。
后来回到家,我一看那个妻子是被揍的鼻青脸肿。
其实我们看这个里面,本来是不该产生这样的误会的,而且妻子说的话也没有问题呀,就是说什么“没有馍馍,有点心”。
如果这句话不是带着那样的语气说的话,这个话是很温馨的,大家是不是觉得?
所以说,在语言沟通里面,一部分是我们要表达的那份意义;另一部分是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出来?那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同样是这样的一句话,“回家吃饭了”,但是,用不同的语气说出来就不同。大家可以试一试啊。
所以,我们说沟通的意义决定于对方的回应。如何验证沟通的效果沟通的好坏呢?验证的效果不取决于你说的对不对,而取决于那个听的那个人,他都收到了什么?直接的检验就是对方的回应是怎样的?
如果对方的回应是平静的、开心的、愿意接受的,说明这个沟通是有效的;那如果对方是抗拒的排斥的,那需要反思的,一定是发出沟通的这个人,是不是这样呢?
所以在沟通里面有我们需要学习的部分。
好,下面有一个案例,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因为我们群里面的很多朋友都是家长。我们的沟通又往往出现在与这个孩子之间的沟通上。
这是我在微信上的,我一个曾经的学员在跟我哥这个在微信上聊天的记录,我给大家简单地把这个分享一下。
他是这样说的:李老师在吗?我最近很焦虑,我的孩子出现了一些状况,我内心充满了无力感,向您求助。我的孩子今年14岁了。
我就回应他:我说你想让我怎么帮你?
他说:我的孩子拒绝沟通,我用什么方法能做到有效沟通呢?
我马上回了他一句话:那就不沟通。
他没想到我会这样回应,他说:不沟通,您的意思是冷处理是吗?
我说:是的,他已经拒绝你了,你所有的企图都是徒劳的。
接着,他又回了一句:那听之任之,会不会有更坏的行为结果呢?是的,我今天让他停课,在家里反省,我发现是徒劳无功的。
我说:你刚才说听之任之,会不会有更坏的结果?那么,有可能。你前面所有的沟通方式都是无效的,那现在你还想重复过去的做法,只会有过去的旧的结果呀。
他说:那您说的有可能是更坏的行为结果吗?
我说:对呀,这是你认为的呀。
大家看我为什么要这样问?我们有很多的家长,他问我在跟亲子之间发生矛盾。其实,孩子的很多问题都是他自己在潜意识预设出来的结果。我就是把这些拎出来,让他看到。
但我这样回应他的时候,他就开始,你看他的大脑神经网络就开始开了,他就开始去寻找方法了。
他这样问我,他说:我静观其变吗?我要做出以不变应万变的姿态去做好我自己的工作,同时默默观察,寻找时机。在沟通吗?
我又回应了他一句,我说:你想让你的孩子怎样呢?
他说:他的偷窃行为是我不能容忍的。
我继续问他:他为什么偷窃,他背后的动机是什么?你说他偷窃,偷的谁的?
他说:偷父母的,不算吗?
我说:你已经把你的孩子的行为定义为偷窃,那他就是偷窃。有什么样的孩子,背后就有什么样的心智。孩子所有的行为都是父母的心智创造出来的。你不觉得吗?
我就想沟通的目的,就是让她看到自己内在有一些模式。
比如说在这个。他把孩子的,就是要用父母的手机拿来玩游戏这个行为认定是偷窃,所以,我们很多父母往往带着情绪在给孩子贴一个标签,但是我们自己却不觉得。
他若有所思的说:我的认知限制了我的思维。那么,怎么引导孩子不去重复错误的行为呢?
你看他开始想办法了。
我问:孩子为什么要拿手机?
他说:他不能满足只是周六玩手机,认为现在每天写完作业还是有时间可以玩手机的。
我说:那不可以吗?
他说:事实上,作业每天写得很潦草,完成质量很差。
我说:为什么不作为奖励?作业完成得好而且快,经过检查,就可以玩一会儿手机呢?
他说:以前试过这种方法,因为孩子作业完成质量不好,拒绝给他手机。他认为,家长是找理由不给手机,出尔反尔。也试过作业完成了,但是质量不好,会减少拥有手机游戏的时间,没完成,不给手机。经过选择的,但是孩子还认为我在操纵他,他没有自由,现在我还没有找到更好的方法,孩子的规则感太差了。
你看到这位家长在说话的时候,她特别容易给孩子贴上一个标签。
我继续问:我说他的学习怎么样?
他说:学习以前挺好的。上学期班级第三名,这个学期马上考试了,但自从寒假过后,单元小测试各科成绩都下降。
我问:他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他说:主要也是年前我母亲得了一场重病,我陪伴孩子的时间少。他拿了手机之后,爸爸没有及时发现。孩子自己说是每天草草完成作业,然后睡觉,在爸爸休息后,自己在玩两个多小时的手机。他直到现在还认为没有影响学习,平时的小测试说明不了成绩下滑。
你看,孩子的学习问题其实并非是因为手机,而是来自于他们之间的这个沟通关系,也跟家里的这场变故有关系。
然后我问了一个实质性的问题,核心的问题,我说:你的孩子过得快乐吗?
他说:他在学校里和老师同学的关系还挺好。在同学们的眼里,成绩好,反应灵敏,乐于助人,性格开朗。老师认为这个孩子很聪明,课上能够跟上老师的思路,但课后作业,复习和预习做的不好。太滑头,好耍小聪明。在家里也还好,爱说爱笑。
是不是又给孩子贴了两个标签呢?
他说:孩子就认为我不给他手机,让他自由安排游戏时间,就是在剥夺他的快乐。他认为,在学校里和同学们聊聊游戏,回家写完作业,睡一觉再玩儿游戏,这种时光是很快乐的。
你们有没有看到这里妈妈在讲述的时候,她内在的一些思维上的局限呢?
然后,我回应他,我说:是啊,你为什么不让他玩儿手机呢?为什么要剥夺他的快乐呢?
她继续说:但是这段时间他偷来的快乐时光,让他整个人显得不阳光,颓废。每天早上起不来,完不成作业,榜上有名,课后辅导班迟到,作业不完成,成绩下滑。
我说:你为什么要让他偷?为什么不能让他光明正大的去玩儿呢?
他说:现在上初中了,上初二。他的目标是我们市的省重点高中的重点班,这是他自己定的目标。照此以往,他必定是达不成目标的,所以现在很焦急啊。 我感觉他自控力差会,越来越降低目标。
我说:既然他能给自己定目标,他就会设法去完成。他完不成是他的事情,为什么不交给她来决定?他的管控能力差,为什么不让他自己来总结,而由你们来控制?你知道越控制就会越失序的道理吗?
说完之后,她似乎有点儿顿悟,她说:是的,老师醍醐灌顶!
她发了两个感谢的手势,然后说:孩子今天就说了我一句——妈妈,你们家长总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我们进行操控,以爱的名义对我们进行绑架。你的爱不是我需要的………最让我恐慌的是我在孩子的眼里看到了,不仅有反抗,最触目惊心的,还有恨………
今天上午孩子要去上课,我却以反省沟通的名义把孩子留在家里,孩子称之为软禁。我想,我还欠孩子一句“对不起”。
然后,我回应这位妈妈,我说:我看到的是你的孩子是一个有目标、聪明、努力好学的孩子。作为好孩子的优点他都有,而孩子的缺点他同样也有,但他不快乐,他活的不是他自己。你是要一个内心有怨恨但学习好的孩子?还是要一个学习一般,但很快乐、与父母关系良好的孩子呢?
他最后这样说的,他说:谢谢,老师!我们总是自认为给孩子最好的,但却从没问过他想不想要。孩子也和我聊过,我却固执地以为我是对的,让孩子和我渐行渐远。其实,还是源于我自己内心的恐惧。
好,这个沟通案例分享完了。在这个沟通里面,我其实用了很多NLP的技巧,如果你没有学过的话,你是不会留意的。
在我们沟通当中,我们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把焦点放在解决上,而不是问题上,用这样的一个原则进行沟通的话,就会很快把他们的点由关注负向的东西关注于正向的。
这里面,在这个具体的学习当中,我们有很多的技巧,今天就不在这里来介绍了。
大家看,通过我上述的这个沟通,我们是不是印证了这样一句话?就是沟通的意义,或者说效果决定了对方的回应呢?也就是说,我们沟通的目的就是达成我们自己的意愿,同时,让对方也能够欣然地快乐地接受,但是这个沟通的这个过程,就会有很多需要我们自己学习提升掌握的部分。
有很多家长,在沟通当中的问题是什么呢?他只强调做法正确或者有道理而不顾是否有效果,而且甚至是自欺欺人。
我们讲,沟通的原则是注重三赢。三赢:我好、你好、世界好的原则基础上来追求效果的,这个要比坚持什么是对的更有意义。
前面我也讲过,讲道理,往往是把焦点放在过去的事情上;注重效果则容易把注意力放在未来。效果是计划的基础,也是所有行动的指针。因为没有两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一样,所以没有两个人的道理是一样的。
坚持道理,只不过是坚持一套不能放在另一个人身上的信念价值和规条。真正推动一个人的力量,是在感性的这一边。要有效果,就要加上理性方面的认同,因此呢,有效果,需要一个人的理性和感情上的共鸣。没有效果的道理,是背弃了信念和价值的规条,我们就需要加以检讨。有效果和有道理往往是可以并存的,但必须先从相信有这个可能的信念开始。
可以说,只追求有道理,但是没有效果的人生难有成功和快乐的体验,上面是李中莹老师对于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的阐释。
接下来,我还想通过一个我写的一篇文章,来分享给大家,大家可能对这句话会更有感觉。
如何用NLP来做好思想工作?
-李勇
NLP的全称是神经语言程序学,可以理解为语言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比如说在沟通当中说什么样的话就可以牵动对方的神经系统,促使对方发生改变,就是NLP的研究课题,
NLP有一句特别经典的话就是,“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也就是说,任何的沟通都要以效果为准,说的对不对不重要,对方是否听进去,并且作出好的反应才重要。
NLP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特点,第一模仿,第二是灵活,模仿是模仿成功者的心智模式和思维方式,灵活是不拘泥于规条,善于改变、注重效果,因此,它又是一门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学问,而且。沟通很讲究对象,沟通对象不同,所在意的价值就不同,要想牵动对方的神经系统,促使对方发生改变,就要研究沟通对象所在意的价值,请看故事:
军队离休老干部,姓宋。老伴走了多年,儿女不在身边,请一阿姨照顾。阿姨新寡,来自农村。每日买菜煮饭,打扫卫生,手脚勤快,相处融洽。两年过去,二人多少产生点儿感情。在老宋战友们撮合下,两个半壶干脆就倒拢做了一壶。
结婚之前客客气气,言行得体,一拜堂成亲,观念大转变,“我就是你的人啦”;反之也一样,“你就是我的人啦”。原来那种客气不见了,自家人嘛。不久,那妇人对老宋不耐烦起来。
老宋80了,行动缓慢,老眼昏花,口角流涎,问东答西,丢三落四等等。
男人最害怕什么?唠叨。那妇人从早到晚,这也不顺眼,那也不对劲,无时无刻不唠叨。老宋痛苦万分。
老宋战友闻讯前来,拿出看家本领,轮番对妇人开展政治思想工作。
“老宋是老革命,你照顾老革命,应该感到光荣和自豪啊”。妇人说:“我天天都烦死,倒屎倒尿,你来光荣一下看看”。“老宋身上至少有三处枪伤”。“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又不是我打的”。“他是打锦州时负的伤”。“那你喊他去锦州治嘛”!
老战友们做梦都没料到,世上竟有如此油盐不进的人,他们束手无策了。
还是老干处孟科长有办法,他家在农村,眼光务实,一出马就避开虚的,尽来干货。
他问那妇人:“你养过猪吗”?妇人说:“农村人,哪有没养过猪的?辛辛苦苦养头猪能挣几个钱呀?也就一百多块钱”。 孟科长开始用教训的口气说:“我讲你就是蠢。按老宋收入,每月1万8千元,1天收入600元,每天一睁眼天上至少掉下来6头猪。你这样唠叨下去,老宋若死了,这损失有多大,你算过没有”!
妇人一拍大腿,豁然开朗:“什么都不用讲了,我明白了”。
从此,老宋过上了前所未有的幸福生活!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而且非常“NLP”。
故事中的孟科长就特别善于沟通,他很注重那个妇人所在意的价值,只要让对方看到他所在意的价值,任何沟通都会很有效。
比如说,你希望孩子爱上学习,就要在学习中为孩子找到他所在意的价值。
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冬天天气很冷,早上赖着不起床,爸爸没有催促我让我快点起床,而是对我说:“你不是想学解放军吗?你看人家解放军叔叔,军号一响,立马起床,多利索、多潇洒啊!”
听到这样的话,我立刻精神起来,三下五除二就把衣服穿好了,此刻,仿佛我就是解放军了。爸爸对我的沟通方式,就是在用我所在乎的价值来调动我的神经系统,让我自身产生一份改变的力量。
所以,使用好NLP这个工具,面对各种与人有关的问题,均可以起到立竿见影,利斧断木的效果。
NLP的沟通方式是建立在接受、尊重与爱的基础之上的,一旦沟通没有效果,就要做出改变,改变永远只改变自己,不改变对方。
所以,“沟通的意义决定于对方的回应”,当沟通时对方的反应是拒绝与排斥,显示沟通无效时,沟通者必须做出改变,有效果做下去无效果改变,直到有效为止,从这个意义上说,NLP又叫做效果学,同时,在追求效果的基础上还要三赢(我好、你好、世界好),系统动力派的NLP,特别强调三赢。
总之,学好NLP,走遍天下都不怕。
好朋友们,今天的MP的12条前提假设第五条沟通的意义决定于对方的回应。我就给大家。结束到这里,跟他下面的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跟我来互动。好,一会儿见。
学员1:
问题一、沟通的意义决定于对方的回应,那对方不回应我们就会伤心吗?
问题二、沟通的表达方式,要是没结果,那是不是得不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问题三、人与人沟通如何达到最好的效果?
问题四、那如何和自己讨厌或讨厌自己的人沟通的更好?
问题五、在社会中如何有效的跟人达成沟通的意义?
沟通的意义决定于对方的回应,五个问题,请老师解答!
勇哥:
问题一:为什么要伤心?为什么不能改变沟通的方式?你跟沟通对象之间谁占主导?
问题二:当然,结果是由效果决定的,同时,沟通绝不是操控。
问题三:视沟通者的身份定位和沟通技术、沟通态度而定。
问题四:先学会接受自己,然后看看能不能接受他人。
问题五:1、通过自我成长来提升格局 2、学习沟通技能。
学员2:
老师,如何跟“一开口就能把人气死”的人沟通?
勇哥:
可以有多种选择:
1、能远离则远离。
2、以此来锻炼自己的涵养。
3、学习有效的沟通方式,简快中有复述、感性回应、例同、先跟后代,以及有效的提示语言模式等技术。
学员3:老师好,想和老公聊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时他总是有和我相反的理念,不能达到同步,怎么办呢,我现在都不敢和他聊。
勇哥:
你改变不了他,你只能先改变你自己了。12条前提假设的第2条就是一个人不能改变另一个人,同时我们还有一句话叫“系统中最灵活的部分最能决定大局”。
如果你能够把关注点放在改变自己上,也许以后情况会有好转,所以先让自己变得灵活起来。
学员4:
系统中最灵活的那部分是指什么呢?求解!
勇哥:
有效果做下去,无效果改变就是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