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根据吴老师给研究生所上的文学考据学这一课程进行的笔记整理,此章是吴老师第一讲“考据学及其在文学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做详细的讲解之后对本讲的小结,主要侧重于指导学生如何树立问题意识,介绍进入学术研究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一、 目前面临的共同问题
1、 找问题难
2、 找材料难
3、 面对问题和材料无法下手,找不到好的方法组织利用材料,写出好的文章。
二、 可以努力的几个点
第一、问题及问题意识
吴老师课堂十分幽默,他说道,“缺心眼儿”的人是做不好学术研究的,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要树立问题意识,对学术问题怀有高度的灵敏性。那么如何才能发现问题,他讲到问题往往以三种形态出现,一是物物矛盾、二是人我矛盾、三是我我矛盾。认识问题的三种形态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问题存在的形式,提高我们对问题发现的敏锐度。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吴老师强调多读书、多留心、多积累、多思考。要从“见山是山”到“见山不是山”再到“见山还是山”的心境的历练。
第二、材料
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材料的收集也是具有专门性的,发现问题的过程往往也是收集整理的过程。
吴老师对材料提出三各点。
(1)新材料必引起新问题。推荐我们看王国维先生所写的《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新发见之学问》
(2)旧纸与新义(对旧材料采用新的解读视角或新的解读方法)
(3)即类求书,因书究学。针对问题,找相关类的书,收集材料,解决问题。那么如何才能找到与问题相关联的一系列的书呢,这就关乎到目录学,目录学是学术研究的钥匙。在这里吴老师举了一个例子。他在研究中发现,苏轼诗《新城道中》其诗句“树头初日挂铜钲”,这里“铜钲”到底是个什么形状呢?据此,可以查询相关的音乐志或者乐志,查找关于这各“铜钲”在其中是怎么记载的。此外,还可以到四库全书子部里查找关于“钲”的记载等。通过对问题的探索,最后发现苏轼诗句中所描绘的“铜钲”形状类似太阳圆盘状其实是经过历史演变而来的,并非一开始“桐钲”就是这个形状。《全唐文》中关于“钲”的描述大多写其形状,然而到了宋代文学中对“钲”大多描写其声音。“钲”这种在军队中使用的工具其演变与唐代“骠国乐”大有联系,这其中牵涉到中国古代乐器的发展演变历史等等。在具体的学术问题过程中,吴老师给我们介绍了怎么发现问题,以及如何去收集材料,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
第三、方法
方法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思路。关于方法,老师讲到多读书,多学习,推荐看其写作的《关于“制度诗学”——论陈寅恪与埃斯卡皮之异趣》一文。在文学研究中采用计量、从社会学角度出发等。
第四、写作
发现好的问题,收集好了充分的材料之后那么就要开始写作,形成文字。这里,吴老师讲解十分细致,可以说都是他自身的心得干货分享。
(1) 题目拟定:标题如首面,一看便知。宜精简、忌故作高深,故作惊人之论。看童岭论文的标题写作。不哗众取宠,在严肃学术中带有诗意风格。
(2) 基本规范。学术论文写作有别于小说或者散文创作。有严格的写作规范。这里老师重点给我们讲解到了关于“摘要”和“引言”的写作。首先,摘要是对整个文章的核心内容和得出的重要结论进行精准到位的概述。其次,引言,则是要求对所研究的问题的研究历史进行简述,这里要求不仅仅是前人作品的罗列,而是要对其文章思想进行概述,并指出其优点与不足。引言中需要指出前人针对这个问题做了哪些研究,或者相关领域的研究,现在这篇文章在哪些方面有新的发现,新的突破等。
(3) 语言组织能力:精炼、不啰嗦、不作俗语、专业性。参考朱光潜、王小盾
语言方面吴老师强调关于“引用”的问题,需要对前人的话语进行消化,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在关键时刻才恰当的采用原文引用的形式。
(4) 注意逻辑性:概念界定、内涵与外延、必要和充分条件。在概念的界定上,要保持一致性,如文章开头指出该篇文章的研究是基于广义上的概念,那么在之后的举例论述中则不要囿于狭义的范围。
(5) 立场与态度:谦虚、圆融 、有气度。做学术研究要就事论事,不得作人身攻击。
通过这堂课,让我们了解了学术研究的大致思路。吴老师的这节课从操作的层面给了我们醍醐灌顶的指导,于今后的学习上大有所益,故特整理笔记以记录之。
二0一七年三月二十二日于花溪校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