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击打越强悍的反脆弱能力

今天来聊聊一个特别重要的能力,一个叫做反脆弱的能力。大概从19年年初开始,各行各业都进入大换血的阶段,甚至包括一些顶级公司的员工,都被迫加入裁员大军的行列。让我们来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我们现在是裁员大军中的一员,在如此动荡的就业环境下,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的观念来指导工作?

以《黑天鹅》一书出名的塔勒布或许就是不错的人选,塔勒布用黑天鹅这个词来形容那种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而他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研究黑天鹅事件。黑天鹅事件有三个特点,分别是不可预测、影响重大和事后具有可解释性,比如我们开头讲的互联网裁员,我们自然无法预测到裁员事件何时会发生在我们身上,被裁之后失去薪资自然也影响非常大,至于能否解释这样一个事件,其实从十来年前选专业的计算机热潮已经可以解释,互联网迟早会进入饱和状态。

很多人存在一个误区,认为世界基本是确定的,只是偶尔会有意外,而我们在意外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而作者说面对不确定性的意外,并不是只能束手无策,其实我们不仅能减少受损,甚至还可以从中获益。

塔勒布说,脆弱的反面不是坚韧,而是反脆弱。盘子是脆弱的,一摔就碎,而它的反面并不是钢制刀叉的坚韧,而应该是不但摔不碎,而且越打击,越强大。人其实就是反脆弱的,练柔术、摔跤的人都知道,要想成为优秀的行业从事者,就得不断遭受打击,才会更加强大。

人是如此,组织是如此,社会的发展也应该是如此。犯错误了,从错误中学习是我们天生会做的事情,从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到人类一步一步探知到太阳系只是宇宙之中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我们一直是在错误中进步。

那我们应该怎样应对事件的不确定性?

举个例子先说明一下平常我们是怎么做的。轰动全球的9•11事件发生后,美国五角大楼的做法是加强高楼的安全措施,加强航空管制,更多的情报财政支出,更完善的安保系统。可以概括为是预防下一次同样的危机。

乍一看似乎没什么问题,但仔细想想,我们真的有可能预测出下一次恐怖袭击的方式与9•11是一模一样的吗?人是没有办法预测意外的,在遇到更意外的事情时,这样的做法不能真正应对带来的风险。

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在一个脆弱系统中,因和果的关系是非线性的,也就是说,给出一个因,我们没法推出必然有的果,而且一个小小的因,可能就会给我们带来无法承担的后果。现代人期望的是,可以通过预测结果来建立一个坚不可摧的系统,但这种做法事实上是把因和果的关系强行认定为线性关系。

而反脆弱做法是,通过在我们设计的系统中,设置多个层级,每一层都有不同的备案。就像大自然的“层层冗余”,承认意外的必然性,通过冗余备份直接应对,不但能减少损失,甚至还可能从中获益。

那我们要怎样建立这样一个反脆弱系统呢?

塔勒布给出了三个步骤的建议,分别是降低脆弱性、采用杠铃策略和理性积极的出击。三个步骤层层递进。

降低脆弱性讲的是我们要尽量避免陷入黑天鹅事件,这个说起来好像很难实现,举个例子,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美国的一些投资机构就为了赚取一些蝇头小利,去承担了很大的风险,起初还能拿到利润,后来风险失控,直接导致破产。

接着就是杠铃策略。在塔勒布看来,杠铃策略是解决一切不确定性问题的核心策略。杠铃两头重,中间轻,在对不确定性事件进行布局的时候,就要像杠铃一样,极好和极差的情况我们都需要重视,相对中间状况的我们就尽量忽略它们。我们可以把大部分资源放在收益确定,风险较小的事情上,同时把少量资源放在风险较大,收益也可能很大的事情上。

在黑天鹅事件中,杠铃策略能让我们面对不确定性时有更多的应对能力,不至于面临无法承担的风险,甚至我们还可能从这少量的投入之中获得超出预期的回报。

我个人而言,我喜欢把杠铃策略应用在我自己的阅读书籍的挑选之中。在我的阅读名单里,大概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涉及领域非常广,并且不需要耗费精力去思考的娱乐或新闻杂志,一种是最优秀最经典和最深奥的书籍,而不会出现中庸的书籍。

最后是第三,理性积极的出击。要想在正面的黑天鹅事件获益,就必须主动的去出击。塔勒布在书中用的是船长斯德穆打捞价值不菲的沉船时使用的划海域方格,并搭配概率设置的例子。我们在生活中也可以寻找到这样的案例,当你想要去出售一款自制饮品时,你要做的不是一头扎进配方的研究中,而是在有适当产品时找个人流量大的地铁口,尝试了再说,而不是一直要求产品满意再面向市场。

尼采说:“凡杀不死我的,都将使我强大”。面对不确定性事件要有意识的去打造我们的反脆弱系统,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才有机会谈发展,谈理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