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果说悲伤包含了:疲倦、无聊、孤独、抑郁、冷漠。。。当每一个词出现的时候,我有种抓到了一直在找的什么东西的感觉,似乎是我主动找它,寻寻觅觅,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当它出现了,我就踏实了,然后可以浸泡在这份悲伤中,就像洗一个温暖的热水澡,那么熟悉那么包裹那么有存在感,又似乎我“很需要它”似的。
梳理全年时间和快乐的事比较容易,因为当发生那5%的甜的时候,我会用相机记录下来,甚至加滤镜或“断章取义”的包装它们发在朋友圈刷存在感,因为有素材就可以比较容易的复盘快乐。
而悲伤很多时候是在发生的过程中被硬卷进去、被撕扯、被揉碎,过后可能长可能短的时间里,要不自己压抑下来,要不用某种方法宣泄一下,一点点的积累在潜意识里,成为一个个不能触动的开关,比较难以全面的回忆起来。
悲伤的第一个开关:朵爸。
在回忆快乐时,我几乎只字未提朵爸,没有离婚,没有分居,形式上是还在一个屋子里的。但是过去13年里,我一直好奇为什么我们两之间是有问题的,就像客厅里明明有头大象,大家却想看不打它,相安无事继续在屋子里走动着生活着。朵爸让我很不爽的一个很大的习惯就是: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家里遇到一点点跟他价值观冲突的小事,他都会暴躁,不过脑子的就提高嗓门一脸嫌弃的责怪我或朵朵。他的高嗓门声会触动我恐惧的开关,让我感到紧迫、寒冷、不堪、莫名其妙和委屈。委屈时我会压抑自己,害怕引起冲突,但是这种压抑的感觉很内耗,很不舒服。前些年我会跟他沟通问他的观点,很多时候他的回答是:觉得我那样做很不成熟,不应该。用他简单粗暴低级的价值观在评判我,且极端的不能接纳我,用他的话说“这还用说?这不是应该想得到的么?”
比如:有次去修电动车,他先走了把我留在那里等待和付钱,我觉得也没什么事就把车放在修理厂也离开了,之后他就很生气,原因是他觉得厂里的人可能会偷换零件,讹诈我们。
又比如说:天冷的送朵朵上学的早上,因为他骑车手冷,戴了下朵朵粉色儿童半指手套,发现能戴上,就跟朵朵要手套(我也不知道他是开玩笑还是真的要这副手套),当朵朵说自己也冷不借给他时,他就崩溃了,他觉得朵朵极度不孝顺,他老无可依。但同一时间我已经在紧张地找手套未果后,把我自己的手套给他,他都不行,仍然气愤不已威胁朵朵不送她上学。
后来还是我打车先送朵朵上学,自己再上班。那天我俩都迟到了;那天我在公司偷偷地哭了一整天,我感到痛苦、愧疚、无力、怨恨、是否离婚、不知所措。以前我会觉得这是鸡毛蒜皮的,难以说清楚的“小事”,觉得是自己太敏感,觉得此事没有解决的办法,就压在心底。而这些年我在学习自我关怀,我觉察到自己这种无法释怀的痛苦的感觉一直在干烧内耗,于是我找二姨倾诉,二姨给了我很好的陪伴和解决方案。
我听二姨的建议尝试着用一种新的方法去调整心态,这几个月感觉很不错,平静了很多。
当我再次面对朵爸急吼吼的高嗓门的说话方式,我能看到更多维度,也能从保护自己的角度,不太在意和陷在那种氛围里,我知道每个人有自己的评判标准,我现在不需要对方的评判,他怎么想怎么表达,短时间内如果不能很好的沟通,也不能完全改变,那我选择保护自己,把不想听到的不想看到的关在我的感官之外,哈哈。
但是平常我也会给朵爸多一些关心,比如给他留晚饭,快速响应他的需求。
以前我学了很多心理学、沟通学的知识,就尝试去跟朵爸“要”,比如我体会到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时,我会跟朵爸说我的需求,也会邀请他说出来他的感受需求,但现实却是他没有自我感受的习惯和意愿,也不愿意在这条路上去尝试和改变,这样我越敞开越积极,他就越封闭越反感,适得其反,大家都不自在。现在我听了二姨的建议去“少说多做”,用实际行动多关心朵爸,关心自己,而不要有太多向外的索取。同时通过其他途径给自己充电,充好点的我也有能量能接得住生活中偶尔的失衡,挺适合现阶段的我的。
毕竟客厅里的大象体型很大,要移走它是需要时间和耐心的。
所以这些年朵爸,更像是一位严苛的教练,拉着我去训练自己在关系方面的功课;也刺激我去反思为什么朵爸的高嗓门和不耐烦是我的一个开关?也许多少跟我的原生态家庭有些关系。
悲伤的第二个开关:父母
我的爸妈从小就把几乎所有的重心都放在生存和创业上,对我生活和心理上的关心非常少。作为在城市楼房里长大的独生女的我,封闭、内向、胆小、孤独是我给自己贴的标签。
妈妈很强势,她像火车头一样带着我们全家往前跑,奈何她能力有限,格局有限,所以小时候家里氛围一直很压抑,父母也常常有冲突。
面对他们的争吵和冲突,我很害怕,但是只要我躲起来,好像就能舒服点,反正无数次的冲突过后,他们也没有把对方致伤致残,我也不害怕家人出事。于是恐惧、逃避式的自我保护,是我最熟悉的手段;压抑、生活太难、孤独是我熟悉的生活状态。
这种习惯带到现在的亲密关系里,如果我没有主动觉察和干预,就是前十几年那种压抑、拧巴和不知所措的感觉。
这种习惯带到我跟父母的关系里,如果我没有主动的学习和调整,就是前几十年那种虚伪的“乖乖女”、抽干的“空心人”,总觉得心里空空的,孤独的,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的行尸走肉。
今年年中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好像令我太痛苦了,我居然想不起来是什么事了,但是我记得当时我借由这个机会找晔子做了个案,详细的分析了我爸妈针对同一件事,不同的表现。
晔子听完我长达一个小时的哭诉后,她看到我有个习惯:我总是在悲痛后,立刻找理由为对方解释和开脱。比如:我觉得妈妈这些年几乎不主动给我打电话,当年我只身来上海也很少对我嘘寒问暖,她常常说“你最难的时候,我就不跟你联系,让你自己扛,咬牙挺过过去就是成长。我要是中间出现,我也帮不上你什么,你一软弱可能这个坎就迈步过去了。”听到这GP理论时,我恨我妈,我觉得太冷血了,从小到大,在我各种需要你的时候,你没有给我孩子应该有的安全、温暖和关心。但是,我知道妈妈从小也是“过早亲职化”的小孩,在童年时过早地承担起大人们的事情,导致她性格独立、坚强、无奈、隐忍。
晔子说:别太着急走出悲伤的感觉,停下来,跟自己的感受多呆一会。
后来她还带领我说出我对爸妈当时最真实的感受,哪怕是负面的。
二姨也建议我,把对爸妈真实的感受在适合的时候告诉他们,别老是报喜不报忧,他们以为他们的教育方式还是对的,以为我生活的很好。
后来我尝试着在心里或者对爸妈表达:我小时候的怨恨、恐惧、我渴望她们能带我去公园;给我过生日;多给我打打电话,而不是总是我主动给她们打电话等等。感觉好了很多,以前空空荡荡的那个皮囊充实了一些,感到了踏实;情绪也有点平静了,而不是满脑子的胡思乱想,空转内耗;爸妈跟我也亲近些了,她们知道我每天下班后回家的路上有时间可以接电话(以前我们边界感不清晰时,爸妈老怕打扰我工作生活,不知道什么时候给我电话方便),就经常下班后给我打电话等。
父母的这段悲伤教会我去面对,去内观,去勇敢,生活还是有很多可能的,相信明天。也让我知道我习惯性的感到孤独和抑郁,是因为我曾经无意识的习惯,习惯让我感到安全感。但是我是有选择权的,如果我不想被动和孤独,我是可以主动改变的。适当的跳出舒适圈,往前再走一步。
悲伤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重复枯燥的工作环境让我很渴望自由;独自在新城市生活,朋友少,很孤独;想到老了在哪里定居,很迷茫很无力;担心朵朵的未来,第二代移民+独生女她的明天怎么办等。
以前会觉得这些惆怅和焦虑像天一样大,压着我好难过。后来通过学习和践行,才知道其实大家都有类似的困难,不是只有我有,只是每个人心态不同,场域不同,感受和行动会有不同吧。还有明天的果是今天的因,与其担忧未来,不如过好当下。
神经系统的完善与否决定了生物对时间空间感知能力的强大与否,也决定了人类比起其他生物更加感情充沛。
孤独感很多时候主宰了人的一生,人类因为认识到人与其他生物的不同而产生了与其他生物的割裂感,所以会孤独。这也是人为什么一直尝试去用各种方法感知自己是属于一个群体中的一份子 。比如用冥想,去体会人作为“生物”的特征,防止被知识,或者说信息更准确,过度冲击而迷失真实感。又比如用心理咨询,去强调人作为群体动物,不得不归群的这一特性来不断优化自我与外界的链接。
理论过硬,但若落实必定会痛苦,这么多年来生活告诉我的是,万物存在有其意义,不能因为得不到而惩戒自己。欲望,依赖从来不是成长的答案。但他可以是成长路上的砖块,是搭建楼梯还是砌成砖墙全看自己。
看见自己的的悲伤后,悲伤本身没有消失,但是我能够平静下来不着急改变,因为我知道…怎么说呢,用物理来解释就是,物体的分子总数不变但是其状态会改变他的体积呈现。若是固体他就只有那么一点,若是气体就好大一坨。所以当你看见悲伤,悲伤就会液化或者凝结。这样你才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悲伤有多少了。而我也没办法确定自己是在固体阶段还是液体亦或者还是气体。只能知道这是一个不断释能的过程(感知悲伤),所以梳理和看到悲伤也是很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