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没有一个人能擦掉生活过的痕迹,同样也不能重新再生活一次。然而,如果说莫里·施瓦茨教授教会了我什么的话,那便是:生活中没有“来不及”这个词。他直到说再见的那一天还在改变着自己。
——米奇·阿尔博姆 《相约星期二》
还是去年,我和朋友看了金士杰老先生主演的话剧《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起初我们还没有看过原著《相约星期二》,但从介绍和剧照来看,大意讲的是一个得了渐冻症到老教授,用他生命最后到14周给学生讲了14堂课,想必,这14堂课每一堂必是看透人生与感彻灵魂的14堂课,而作者米奇就是这14堂课唯一的学生。
然而,当我们准备将攒足的眼泪倾下而下时,剧终了……
朋友对我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深刻与感人啊”,我认同了她的观点,结尾总有一种情绪在胸中因未能升华而感觉难以释怀。但就像是相欠才会相见一般,它在我的心里种下了一个种子。
第一次写观后感时,就像从前的我,会把任何一件事都牵扯到人生,就像是一头咆哮的犀牛,每个人的每一件事都要上升到生死的境界才肯罢休。直到这些日子,我才发现,莫里教授和书中想要表达的,是真实。
关于真实
为什么说是真实呢?首先《相约星期二》这本书是莫里教授的学生米奇所写的一部自传体纪实小说,在这14周中,他们依次讨论了自怜、遗憾、死亡、家庭、情感、衰老而产生的恐惧、金钱、爱、婚姻、流行文化、原谅、完美的一天、道别,每一个主题并非像上帝讲述真理那般慷慨陈词,而是双方基于自己的所见所闻,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娓娓道来。这所见所闻包括了一生中的喜怒哀乐、悲欢愁苦。无论这些是你的辉煌还是瑕疵,它都属于生活的一部分,我们没法擦掉它,也没法重新活一次将它覆盖。
我们能做的,就是面对。
就像《肖申克的救赎》中那句经典台词:让你难过的事情,总有一天,你会笑着把它说出来。
但,这是需要勇气的,这勇气需要经过多久的时间、多长的折磨,就不为人知了。
在我们的印象里,英雄是完美的,是高大的,机智勇敢的,甚至不受情绪的左右,最重要的是没有什么是他所不能做到的,所有的时候总是能沉稳的随机应变。但是人真的可以完美吗?人真的可以搞定或搞懂一切事情吗?这越发完美越发令人感觉到空洞背后的目的是多么居心叵测。我想人还不是完美的,至少绝大多数人永远都无法做到完美。平凡就是平凡,强加上去的深刻只是浮光掠影,目的性太强反而显得虚伪,就像辛弃疾的《丑奴儿》所写的——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莫里教授的答案并不是方法论,也不是什么发人深省的箴言,就像他在“完美的一天”中所表述的,他的完美的一天是游泳、聚会、美食、美梦,还有他最喜爱的跳舞。但这些看似稀松平常的事,是否引起了你的思考——这是他想要的,那我想要的呢?
莫里告诉米奇:我并不是让你去忽视这个社会上的每一条准则,比如说我不会到外面裸奔,也不会闯红灯,在这类小问题上我可以遵纪守法,但在大问题上,如何思想如何判断,你必须自己选择,你不能让一个人甚至一个社会来帮你做决定。
其实,我越发明白,所谓的真实就是需要自己用最直接的方式、最舒服的姿势去面对,最终我们的决策没有一成不变的对错或是完美答案,也许会有更好,但我们没办法做到绝对的完美。比如有些事情即使你知道它一定会发生,即使你彩排过千万遍,但当它发生时,你依然会有一瞬间的茫然失措。
关于茫然
面对死亡时,莫里告诉米奇:“死亡,是一件令人悲哀的事情,可不幸的活着也同样令人悲哀。”
起初,莫里知道自己得了绝症时也是茫然失措,要知道他之前是一个爱跳舞、爱开玩笑、爱边吃吃鸡蛋沙拉边说话然后从嘴里发射黄色子弹的教授。但是,渐渐的,他明白他只能接受了这个结局。
最后的时光里,莫里发现自己唯一所能做的,就是等死。
尽管如此,莫里还是在迷茫中发现了还自己需要做的事情,他必须将自己关于“人生意义”的思想留给世间。
而米奇,像所有大学生一样,他也会逃课,为了自己的学分而去和老师搞好关系,答应老师毕业后每年都去看他,但是他后来再也没有回去过。
他一心向往音乐,想成为腰缠万贯、享誉世界的音乐家,但这个梦想还是无情的破灭了。他当过业余拳击手,但是迫于生计,转行做了体育记者。工作中,他过于看重金钱,废寝忘食,无暇顾及自己的妻子珍妮,忽视了生活中的情感。他在一家底特律报社供职,由于所属工会进行大罢工,米奇变得茫然而又无所事事,而且收入也成了问题。罢工期间,他渐渐发现自己在选择职业生涯和生活模式时极为失败,领悟到自己正面临着选择未来道路的关键时刻。他想要寻求一个自我救赎、重选人生要务的机会。
直到有一天,他听到了电视节目“夜线”对莫里教授的专访,他才去见了莫里,重新在每周二开始了新的课程。这或许是冥冥中的安排,就像《挪威的森林中》所写的: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每个星期他都去拜访莫里教授,与教授探讨生活的真谛。
莫里对米奇说:你……是一个好人。其实,如果一个人对了,那么这个世界也就对了,也就是说你拥有一个好的世界。
莫里还说:爱是唯一理性的行为。人的迷茫往往伴随着孤独,当人处在最迷茫的时候,也恰恰是人最孤独的时候。每个人或多或少的都要依赖他人才能生错下去,而爱正是融化人心屏障与滋润孤独内心的泉水。用奥登的话来说就是:没有爱,毋宁死。有了爱,便不在孤独与迷茫。
莫里去世后,米奇觉得自己要向莫里学习,让人生充满意义,于人于己都要敢于表达情感,能够宽容地面对每个人。我想莫里是真正转变了米奇,而米奇也是莫里最后孤独路上的同行者。
关于转变
莫里的转变:悲痛——乐观——坦然
悲痛很好理解,乐观是心里还有执念却告诉别人要想开点,而坦然则是真正看开后的放下。这么看来,乐观和坦然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不要因为自己做不到的事而和自己争执。
米奇的转变:匆忙——从容
《肖申克的救赎》里有这样一段话:汲汲于生,亦或汲汲于死。人们经常会嘲笑蚂蚁,整天跑来跑去、忙忙碌碌,而人又何尝也不是如此呢?
忽然想到论语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描写曾皙是这样描述自己的志向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不要让刻意追求事,成为自己的羁绊。
书中结尾,米奇这样写到:我有时回头看看以前的那个我,那个还没有重新找到莫里时的我。我想跟他谈。我想告诉他生活中应该追求什么,应该避免什么样的错误。我想让他感情更开放些,不要受商业价值观的诱一惑,去倾听你所一爱一的人的话语,就像你是在最后一次倾听他们的说话那样。
莫里的去世留给我们更多的不是悲伤,而是智慧与欢乐。如果一个将要去世的人,还能带给活着的人喜悦,这是多么的不容易。
想到这里,我似乎又想起了一个和莫里有着类似遭遇的老师,他也身患绝症,在他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光里,他是这样带着欢声笑语讲述了一个动人的课程,他的名字叫兰迪·波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