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练习写故事《芳魂》,写了四章,就有写不下去之感,为什么?
剧情平淡?没有读者?这只是其一,真正的原因是没有好故事依托,说好的一波三折,但就是折腾不起来。为了更好写出好故事,就先暂停更文。
重新翻看前四章内容,把故事情节又理顺一遍,发现所写内容确实有些冗长,之前在《每天十分钟,一起学写作》的群友“元姐姐”,看完我的小说《芳魂》(第二章)后@我。
确实如“元姐姐”所言,当时写这篇故事,也只是听小婷半清老师的分享后,当晚一时兴起,心中有了大概轮廓就开始着手,写了开头把情绪渲染进去,自我感觉很好。
写第二章时,也按照老师所讲,要抖包袱,做到一波三折,但我却忽略了最重要的问题,没把主人公张燕的死因交待清楚,本想埋下伏笔,然后根据剧情通过别人之口说出,但这样进展确实太慢。让读者心急后,就失去追文热情。
“元姐姐”是很热心的一个人,在十分钟群,我们并不认识,每天我日更发送后,就推送到相关群内,没想到她读了我的文章引发兴趣,给我提的意见很中恳,感谢“元姐姐”的不吝赐教。
对于群友的鼓励,很感动,也很受用。写作路上,有很多念头滋生,写不下去是常事,遇到该问题,不是思路不清,就是没有处理好人物关系。这样对写故事的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文章没有看点,就激不起读者的兴趣,失粉和没有阅读量在所难免。
为了想把故事写好,对自己下一步做了深度思考,故事走向怎么写?人物如何丰满?每一章如何有看点,吸引读者能一章章看下去,是我最想解决的问题。
在网上搜了一些这方面的相关文章,对自己很有启发。想写故事和小说的朋友,不妨也参考一下,改变自己的写作方法。现摘录如下:
文章读着没劲,只是缺乏逻辑
为什么别人一个复杂的东西可以写的让读者看的清楚明白?
为什么别人一个简单的故事,可以让人读的荡气回肠?
而自己的文章读着却没劲,问题出在哪,不是别的是:缺乏逻辑。
一篇逻辑严谨的文章具有以下三个特点:阅读流畅、条理分明、让人信服。
具体四种方法:
a.按时间顺序推进故事的发展。
b.结论优先,开门见山,直接抛出观点,具体的说就是:先概括,后具体;先结果,后过程;先观点,后阐述。
c.总结归纳。就像汇报那样,今天我要汇报的内容主题是……分为几个方面……分别从什么什么角度来进行解读……其中第几和第几是主要的亮点……
就像超市,那样把各个商品分类归纳,让读者一目了然。
d.删减信息,具体做法:
首先,通读文章,把与文章观点,主要信息无关的都删掉,说吃饭就不要把路上看到什么什么写进去。
再者,被人读了无数遍的素材,课本里的素材,名言,警句,大篇幅的引用等等都删了,超过48小时的热点就要考虑是否再用,对素材的高要求,是向媒体人应有的觉悟。
最后,文章句子,修辞,反复考虑删减。避免生僻字,避免华丽辞藻堆砌,避免复杂的长句,多用动词,多用短句,多用描述。让文章整体上神清气爽,一气呵成。
做自己,写自己喜欢的东西
詹姆斯·高登·季尔基博士曾经说过:“保持自己本色这个问题,和人类历史一样古老,也像人生一样普遍。
一个人只有不再盲目学习别人,效仿他人,才会变得更加成熟。
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写自己喜欢的东西,才可以将自己的潜力发挥最大。
看了文中介绍,自己需要改正的东西很多,写故事不仅仅只是把人物和情节写出来,而是要讲逻辑思维,你的语句是否流畅,读后是否意犹未尽,是否让人有渴望,真的要好好想想。构思一个剧情的确不容易,但写就要写的有看点、有味道,让人欲罢不能方显你的写作水平。
文中也讲要多用动词,这个和很多分享的大咖不谋而合。看来不管写小文或是故事,都着重用动词来烘托故事情节,丰富人物形象,这就需要你必须用独特的写作手法,让人物或场景有生命力,带着动作出现在人们面前的都是活生生的事例。能否写出活灵活现的文字,就看你是否有扎实的文字功底。
针对模仿他人,这一点我现在不想涉及,当我编写这个故事开始,我不愿去观看他人的故事情节,因为看后很容易左右你的思路。为了不影响整体内容,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把剧情一步步设计,带领大家进入一个灵魂再生的境界。给读者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我一起探讨这个话题。
努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