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有一位国王名叫召曼塔苏拉,他爱国爱民,凭着自己的智慧,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国泰民安,百姓都很爱戴他。为了激发民众对生活的热爱,丰富民众的日常生活。召曼塔苏拉出钱修建寺庙、佛塔,修建完毕后,他就召集诸位大臣,商议如何举办丰富多彩的庆典活动,大臣们根据召曼塔苏拉提出:“全民参与、激发民众热情”的理念,开始着手准备,在这些庆典活动中,召曼塔苏拉还要求,要有一个项目叫“曼发”(即现今的高升),既能飞天又能让大家欣赏到悦耳的声音(乐器),谁升得最高,就奖励谁。于是,就在整个勐发布征集“曼发”通告。
通告一经发出,就点燃了民众们的热情,大家奔走相告,听到消息的人们,纷纷报名参与此次比赛活动。大家各显神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动手制作“曼发”。起初,“曼发”只是一个火药桶,利用一节龙竹根部,用火烘干后冲火药,为了“曼发”升空后发出美妙的声音,又在“曼发”绑上手指头大的竹节,解决了乐声的问题。然后用“埋嘿”(一种较薄的竹子)作为“曼发”的尾部,减轻“曼发”升空时的重量。
经过一段时间准备,召曼塔苏拉下令,把这次庆典仪式以及项目向民众公布。消息一经发布,全国上下都沸腾了。在空旷草坪上,人们用树枝、树叶搭建大棚,短短两天时间,空旷草坪上变成热闹非凡的赶摆场,人山人海,大家都来目睹“曼发”升空的那一刻,制作“曼发”工匠大师们个个跃跃一试,召曼塔苏拉的愿望是看“曼发”升空,同时欣赏音乐,而工匠大师们却想展示他们的才华与智慧。
活动一开始,一个个“曼发”腾空而起,伴随着悦耳的声音消失在天空中,工匠大师们被侍卫们抬起来抛向空中,成群结队的小仆哨翩翩起舞,各村寨的头人左手拎酒壶,右手举杯,大家纷纷祝贺工匠大师们。召曼塔苏拉更是忙得不亦乐乎,他亲自走出大棚,来到工匠大师面前,逐一发放赏金,与民众载歌载舞共同庆祝,这样隆重的庆典活动还是头一次。后来,人们把这一庆典活动逐步引申到迎新年活动中,直至今日,每到傣历新年节,放高升成为必不可少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