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花掉的钱自己流回来》这本书是日本知名心理分析师大吾所作。
书的开头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身家百亿日元的富翁,因投资不慎,在损失了99亿日元之后选择走上绝路。虽然它只是一个故事,但你还是会发现,明明富翁还剩下1亿日元,这笔钱绝对能让他衣食无缺,甚至可以成为他东山再起的资本。可是故事里的富翁却因无法接受失去99%的资产的打击走上不归路,永远放弃了自己从头再来的可能性。
那么,我们换个方式再问一次,你认为该有多少可以自由使用的金钱,才称得上足够呢?
这本书就是希望教你从金钱的烦恼中解放出来,并将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介绍给你:金钱和幸福的平衡。
金钱与幸福不平衡,是生活不幸的主要原因。如果你还没有找到自己在金钱幸福之间的平衡,也不用太担心,只要你懂了这种平衡,不论何时都能用正确的方式立刻调整。目前,你所欠缺的只是知识与实践而已。
大部分人在求学期间,几乎没有时间去了解金钱,就毕业步入社会了,这导致很多人对金钱的取得和使用方法有着相当大的误解,而且对最重要的金钱与幸福之间的关系,往往只有模糊的概念。
那么为什么收入高也会债台高筑呢?据说在日本有不少年收入达到800万日元的家庭,过着入不敷出的生活。根据日本政府2015年的民间收入时态统计调查数据,日本人在工作岗位上工作一整年,平均所得到的年收入为420万日元,由此可见,年收入800万日元,绝对算得上高收入。
处在这个收入阶层,大多是拥有金钱基础和赚钱能力的人,尽管如此,在这个群体中,还是有不少人面对未来无所适从,内性惴惴不安,甚至出现花费超支的倾向。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可以从伊斯特林悖论中发现一些端倪。伊斯特林悖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迪斯特林所提出的理论。当人们处于贫穷,收入增加,会带来幸福感,然而当年收入达到某个高度之后,就算收入在增加,幸福感也不会有所改变。 于是,他们无为了得到更多的幸福感,开始花大钱购买一些生活中不太需要或根本用不上的奢侈品。高级轿车,名牌精品,奢华旅程……可以选购的东西目不暇接,然而因为这些都不是他们内心所追求的,所以就算花了再多钱还是无法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满足与充实,于是有人开始把目光投向远远超过自己经济实力所能负担的消费。他们误以为只要花大钱就可以得到幸福,结果往往以悲剧收场。
拥有多少钱才算适量?大多数人容易陷入“钱越多越幸福”的误区,可是无论一个人多会赚钱,只要他不知道正确的花钱方式,终究无法得到幸福感。能够在金钱与幸福之间取得平衡的人,不仅清楚多少钱,对自己来说是适量的,还知道如何赚到这笔钱,并且灵活的运用自身财富。
只要不断挖掘自己喜爱的事,你终会找到属于自己在金钱和幸福之间的平衡。思考金钱相关的事宜,不但能让你更深刻的认识自己,而且是找出幸福之路的重要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