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极简欧洲史》有感 by changke
古人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读史是为了明今,所以才能够看清楚我们是怎么来的,我们处在什么阶段;大抵悟性好的人可能也通过读史,领悟到我们以后走到哪儿吧。读史尤其是古典世界的文明史更是有一种波澜壮阔的感觉,如同一幕大开大合的舞台剧一样令人着迷;而文明本身就如同人一样也有着诞生、发展、强盛、衰亡的阶段,古今中外概莫例外。看文明初生时,它如襁褓的婴儿一样,在努力的认识这个世界,并试图看清甚至摸到诸神的面孔;看文明发展时,它如朝阳般意气风发,所向披靡,不断扩张、吞并、融合、征服;看文明衰败时,它如落寞的情人被全世界抛弃一样,无论做怎样的努力都抵不过被上帝抛弃时决绝的眼神;而等到文明灭亡的时候,它就象只辛勤耕耘十几年的牛一样,哞的一声轰然倒地,没有留下任何回音。一眼望去,在历史的长河中只留下那一条条犁过的印记,似乎证明它来到过这个世界。繁华落幕,一曲哀怨的挽歌响起;在平行世界的另一个尽头,那新的文明之火正在蠢蠢欲动,也许未来它将以燎原的态势席卷整个文明世界。
读过历史的朋友对古代世界文明会有一个基本认知, 从古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到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古希腊五大各具特色的文明,均从最初发端之地逐渐开始发展成为区域文明中心,并将触角对外扩张,与其他地区的文化之间产生碰撞、交融、吸收等,逐渐形成新的文明物种,才会形成我们当今看到的文明的形态。比如最有意思的当属两河文明,从公元前3000年开始,两河流域的舞台上先后出现过苏美尔人、阿卡德人到巴比伦人,再到赫梯人、亚述人、波斯人等,文明的更替应接不暇。就好比是一幕幕的舞台剧,在轮番上演不同剧情的悲喜剧,但是总会有一些东西作为传承流传了下来。这就是文明的碰撞和征服过程中亘古不变的文明的基因,它以不同的面貌在不同时期展示了出来,它也可以进化;当后人偶然间发现它的时候,惊鸿一瞥中在历史的长河中找到了它最初的模样。这是读史的乐趣所在。
比如,众所周知,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从克里特到迈锡尼文明再到古希腊化世界的形成以及继承自希腊衣钵的罗马文明均属于古典时期,这个时期的古典希腊诞生了诸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这样的哲学大家,奠定了古希腊-罗马的文明基石;也诞生了高度发达的诸如天文学、数学等高度发达的科学门类,以及影响至今的民主、共和等国家体制形式、宗教以及法律观念等。序幕开端于希腊,但希腊并不是平地上突然响起的一声雷;在此之前两河文明以及埃及文明已经铺垫了三千年,给古希腊文明留下了丰富的遗产,使得古希腊的诞生从一开始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希腊化世界的新霸主罗马帝国,虽然在地理上征服了希腊,北非和近东地区,但希腊却通过播撒的文明之光在文化上征服了整个罗马帝国。罗马人通过武力政府了古希腊,古希腊却通过了文明征服了整个罗马帝国,也最终带来了泛希腊化的古典世界。这是文明的魅力所在。
在同一时期的远东,华夏大地上也已出现了高度发达的文明。他们在日后将纵横捭阖,通过武力或者文明的渗透,逐渐将华夏之光播撒到了整个欧亚大陆的最东端,这也构成了我们今日国度的最基本的面貌。
文明的征服从来都是伴随着相互的摩擦,冲击,融合等,这也是文明之间相互交流的方式,新生事物将在这交融的过程中产生,它兼具两者的特点,具备较好的传承性和创新性。比如古希腊-罗马最具代表性的雕刻艺术,在其出生的阶段,从人物姿态、造型等具备典型的埃及模式;再比如古希腊-罗马中的神庙、圣殿等最典型的圆形支柱的设计就是来源于古代埃及。我们当今依然生活在文明的征服进程中,只不过是它以更温和的方式渗透到每个人的思想观念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
常珂
务虚于15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