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讲生活中最常遇到,也是最重要的三种转变——工作的转变、关系的转变和创伤后的转变。这一讲,我们就先来讲:工作的转变。
真实的自我存在吗?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变动的时代。工作的变动,就是我们经常遇到的变动。这也难怪,工作不仅是我们参与社会的途径,也是塑造自我、体现自我价值的途径。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找一份好工作。可是什么是好工作呢?每年毕业季,很多优秀的大学生都会想去那些赚钱的行业、赚钱的大公司。有时候他们会说,进这些公司很难,因为竞争很激烈。
可是从另一个角度,这样的选择并不难,因为你不需要去思考我真正想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并根据自己的思考,做出独立的选择。
当然了,我觉得年轻人在职业选择上走常规的路,积累一些职业经验也是必要的。可是我也见过很多人,有了一定经验以后,开始困惑:这个工作真正是我想要的吗?我真的要以这种方式过一生吗?很多人由此开始了艰难的职业转型。这些年,我看到很多周围的人完成了,或者正在进行职业的转型。有从IT男变成了一个作家的,有从公司高管变成心理咨询师的,也有从程序员变成木匠的。有些职业转型跨度没那么大,可能只是从一个公司的部门换到了另一个部门,但是所经历的心理历程是类似的。
职业转型绝不是找一个能赚更多钱,有更大职业发展的工作那么简单。每一个职业背后,都有一个自我。
在公司做运营,这是一个自我;在机关单位当公务员,这是一个自我;在大学当老师、创业或者做一个自由职业者背后,都有一个自我。这个自我关系到别人怎么看待我们,我们怎么看待自己,也关系到我们会怎么行动、思考和感受。所以,职业的转变的过程,就是新旧自我更替的过程。而这,也是职业转变最难的地方。
前段时间我遇到一个来访者,她在一家IT公司做产品。产品的工作有很多的沟通,有时候也要去争取资源,可是她觉得自己不擅长这些。这让她有很多的烦恼。她问我,自己是不是选错了职业,是不是更适合做那种有创意的、设计类的工作。我问她为什么这么想,她说,以前做过一个职业倾向测试,好像说自己更适合那一类的工作。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想法,通过类似职业倾向测验这样的工具,来发现真实的自己,然后根据这个真实的自己来规划自己的职业选择。这种思维方式的问题在哪里呢?
我觉得,问题在于,当我们说发现真正的自己时,我们正在以一种静态的方式看待自我。
我们假设,自我是一个已经成型了的东西,只不过它被类似纱布之类的东西遮住了、蒙蔽了,所以你看不到它。而你所要做的,就是把遮住自我的纱布拿开,看清楚真正的自己是什么样的,然后根据这个真实的自我做出合理的职业选择。而实际上呢?在你做出选择之前,根本没有所谓“真实的自我”。所谓“真实的自我”,是在你寻找和选择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选择一个“可能的自我”
与真实自我的假设相反,斯坦福大学认知心理学家黑兹尔·马库斯(Hazel Markus)提出一个关于可能的自我的理论。这个理论说:与所谓的真实自我不同,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很多可能的自我。
这些可能的自我,有些是我们梦寐以求的理想化的自我,有些则是我们非常厌恶的、不愿意去扮演的自我。这些不同的可能自我,在你的内心展开激烈的斗争。它们好像在对你喊:选我选我。你选了其中的一个自我,那另一个自我就会不断衰退直到消失。
而职业转型的过程,就是选择其中一个可能自我,让它跟真实的世界发生互动的过程。如果这个可能的自我在现实中是适应的,那它就会逐渐成长起来,变成真实的自我;如果它不适应,那我们可能就要换一个可能的自我,重新做类似的尝试。
如果你已经转型成功了,回过头来,你会有一种“一切理当如此”的感觉。可实际上在萌芽期,这些可能的自我只是你心里的一个念头。
以我自己为例。我博士毕业以后,在浙大的心理中心工作。那里有我喜欢的部分,比如聪明的学生、教学和咨询,也有我不喜欢的部分,比如事业单位通常会有的种种约束。我这个人生性自由,不习惯被约束,只想钻研自己的业务,对行政的东西总是不太上心,这给我自己带来了一些麻烦。偶尔我也会冒出一个念头:我要不要辞职,去做一个自由执业的心理咨询师?可是这只是偶尔想想。如果你那时候告诉我说,一年以后我会从浙大辞职,我一定会觉得你是在胡说八道。
一个小小的种子,最开始是不起眼的,它只是在安静的角落。可是一方面,我因为在网上写一些文章,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另一方面我在工作中所受的束缚越来越多,我开始变得心浮气躁,经常觉得很疲惫,觉得别扭,做什么事都不顺。这时候,这个偶然产生的念头,就逐渐变成了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选项。
回过头来,也许你会觉得,这个念头是重要的,它像是在冥冥之中提示了你自己要走的路。这有一定道理,但也不是绝对的。事实上,当时的这个念头,只是一个小小的可能自我。
念头的成长需要尝试
那么,一个可能的自我,是怎么从一个念头逐渐成长为一个可能的选择的呢?
我觉得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这个可能的自我是符合你的价值观的。也就是说,它对你有某种特别的吸引力。你对它有某种特别的亲近感。
第二个原因,是你需要去尝试它,它只有在实践中,才会逐渐变得清晰起来。如果没有尝试,这个可能的自我就不会有发展。
以往我们会有一种观点:觉得职业转型是先了解自己,然后根据自己的个性做一个计划,并逐步去完成。
可实际上呢,职业转型是一个试错过程,中间有很多的反复和纠结。
在这个过程中,你的计划通常是派不上用场的。只有尝试的反馈能告诉你,你对未来职业的设想到底是对是错,如果要改进,更真实的路在哪里。我还记得,当我有了做自由执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念头以后,我就开始在外面张罗做一些收费的心理咨询。
今天听起来这是一件容易的事,可是当时呢,迈出尝试的每一步,都是对自己心理舒适区的小小的突破。
我最开始收费做咨询,甚至有些不好意思,收得也比较便宜。慢慢的,我发现我已经有稳定的咨询客户群了,找我咨询需要排队了。这个时候,那个自由执业的咨询师的角色才变得越来越清晰了。它越来越成为了一种可能的选择。并不是所有的尝试都是顺利的。有时候,尝试需要兜兜转转很长时间,你才能看到一个可能的自我朝理想的自我转变的影子。
这时候,我们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自我的过渡期。
在这个过渡期,新的自我和旧的自我在一起共存、竞争,逼迫你做一个选择。而你会不断跟自己讨价还价,拖延做选择的时间。这种拖延,既是因为放弃那个旧的自我所带来的损失,更是因为我们对不确定性的恐惧。这种焦虑,是我们面对结束的时候经常会遇到的。
比如我当时就想:那我就不能业余做做咨询吗?我就不能等过几年学校分了房子,一切都稳定了再出来吗?当我从浙大离职以后,我也没有马上成为一个自由职业者,而是去了另一个高校短暂地工作了一段时间。我当时想的是:反正在高校很自由,只是上两天课嘛,我就不能上完两天课,剩下的时间就做自己的事吗?现在想来,其实不是我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选择,而是我心里害怕。
在过渡期,旧有的自我和新的自我还在不断地此消彼长,你会一直处于撕裂的、焦虑的状态,直到某个契机告诉你,你不能再逃避你的选择了。这时候,真正的转变来临了。
这就是职业转型的过程,从萌芽期的念头,到不断地尝试,再到新旧自我相互撕扯的过渡期,一直到职业转型的完成。这个过程通常是漫长的,而且有时候会付出巨大的代价。可是,如果不去响应内心的召唤,在你厌倦却不得不去上班的那一刻,在你半夜醒来的那一刻,在你偶尔失神的那一刻,你就会意识到,自己因为没有接受人生的挑战,而失去了一些重要的东西。
那职业转型期完成以后呢?
我有个朋友,大学时就开始玩音乐。大学毕业以后,因为父母的要求,开始经商,最成功的时候公司里也有两三百人。在他35岁的时候,他把公司卖掉,重新开始做音乐。我问他当商人和当音乐人有什么区别。他说:“以前我当商人的时候,跟人介绍自己,说我是某某公司的老总,心是很虚的。出入商务场合,总要再三给自己壮胆,才能劝服自己就属于这里。但我当了音乐人以后,就再也没有这种感觉。跟别人介绍说自己是做音乐的,一点都不别扭,心里踏实极了。”
也许,我们在职业的转型中,兜兜转转吃这么多苦,最终想要的,也就是这样一种踏实的感觉。因为我们知道,这个踏实的感觉里,有我们真正想要成为的自己。
总结一下,这一讲我们聊了工作的转变。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很多可能的自我,而职业转型,就是选择其中一个可能自我,让它跟真实的世界发生互动的过程。
如果想让这个可能的自我从一个念头逐渐成长为一个选项,你需要去尝试它,让它在实践中变得清晰。
今日得到
1、职业转型绝不是找一个能赚更多钱,有更大职业发展的工作那么简单——因为每一个职业背后,都有一个自我。
2、与真实自我的假设相反,认知心理学家黑兹尔·马库斯提出一个理论说:与所谓的真实自我不同,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很多可能的自我。
3、职业转型的过程,就是选择其中一个可能自我,让它跟真实的世界发生互动的过程:如果这个可能的自我在现实中是适应的,它就会逐渐成长起来变成真实的自我;如果它不适应,那可能就要换一个可能的自我,重新做类似的尝试。
4、从一个念头逐渐成长为一个可能的选择,有二个原因:(1)是这个可能的自我是符合你的价值观的,它对你有某种特别的吸引力,你对它有某种特别的亲近感;(2)是你需要去尝试它,它只有在实践中才会逐渐变得清晰起来,如果没有尝试,这个可能的自我就不会有发展。
5、职业转型是一个试错过程,中间有很多的反复和纠结。
6、自我的过渡期:旧有的自我和新的自不断此消彼长,会一直处于撕裂和焦虑的状态,直到某个契机告诉你,不能再逃避你的选择了,真正的转变来临了。
思考与行动
如果你有什么职业转型的故事或困惑,欢迎在留言区跟我分享。
我目前正处于职业转型期,最近半个月有一些这方面的困惑。结束工厂前后,我的想法是做一个自由职业人,职业方向有2个方向:(1)家装全案设计师;(2)心理咨询师+写作者。
之所以选择它们,因为有几个原因:(1)它们都符合我的价值观的,它们对我有某种特别的吸引力,我对它们也有某种特别的亲近感;(2)我之前的职业是经营家具厂,我自己也特别喜欢研究家装设计,很享受把房子弄漂亮后带来的喜悦和成就感,正好也有朋友的销售公司需要一个有家具行业背景的全案设计师合作;(3)我从小到大就喜欢“琢磨人”,小时候甚至“琢磨人”为乐趣;因为这个,长大后看了一些心理学的书籍、考了心理咨询师和婚姻家庭证书;我爱观察,也喜欢从别人的话语中捕捉一些关键点 ,所有有持续很多年写一些东西的习惯。
最终,我在今年选的新的职业方向——成为一个家装全案设计师。从3月底开始,学习家装设计的相关软件。2个月的线下学习后,我转到了线上学习(最后1个月),而在6月份,我忽然觉得我还是更喜欢心理咨询+写作者(以心理学为线索的写作)。冒出这个想法,是因为我在给不止一个朋友做家装设计方案时,我发现这个职业,留给设计师发挥的空间太少了——设计师和业主的认知鸿沟太大,短期内不太容易消除;目前这个行业的竞争环境不佳。这些,都有违我做一个自由职业人的初心——一份职业,若对我反向塑造,最终将把我变成了一个市井之人,是有违我初心的;我只想做一份既能够帮助别人,又能够持续成长自己,自己愿意为了提高业务能力不断做研究的工作,而收入方面,是成都市工资的中位数即可。
这种要换跑道的心情已对持续了半个多月了,心里有2个声音在打架:(1)既然已经选了设计师的方向,而且已经开学一段时间,现在又变不好吧?是不是犯了不能坚持的毛病呢?你可要分清楚到底问题到底在哪?不要错被情绪掌控了哦。(2)继续坚持走下去,万一自己判断是对的,不是又陷入了和工厂一样的反向塑造了,好不容易爬出来又入坑吗?(3)你之前的写作只是写诗、随笔、感悟、故事体……并不是以心理咨询这条线展开来写的,你能行吗?而且你靠这条线来写,并在号内开通树洞、咨询个案的业务,能行吗?
这份纠结,已经有半个月了。所以上周日的时候,就给自己规定了,一定要在本周内,给自己点时间,安静地给自己做一个规划与选择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