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给通讯员组织了一场培训,邀请了老师就如何写好新闻稿进行了培训。
培训中,老师对撰写新闻稿的意义和几个原则进行了讲解。撰写新闻稿要遵循的几个原则是真实性、时效性、客观性和准确性。
真实性就是新闻要真实,用事实说话。
新闻的价值就是要“准”和“快”,因此时效性很重要。
客观性是指态度中立,不掺杂个人感情色彩。
准确性是指文字表述简洁、准确,避免口语化。
之后,老师介绍了新闻写作中的几个“体”。
1、倒金字塔体。
倒金字塔体讲究”言简意赅“、”由重及轻“,开头说最核心的新闻点,然后说次重要的新闻点,然后是支持核心的材料和证据,最后是补充性材料,叙述多,议论少,时效性强,一般用于突发报道。
最早出现于南北战争时候,战地记者们为了抢先发回报道,用这种方式一段一段在电报局里拍发,先发核心信息,再慢慢把事情说清楚(顺便说一句,有的记者为了不让别人抢到头条,发完正经报道以后,还会继续拍发一些大部头的东西比如圣经来挤占电报机,让竞争对手发不出去。《神秘岛》里的吉丁史佩莱就干过这种事。)真正把这个体系发扬光大的契机,是林肯遇刺,美联社最先发了一条新闻:今晚总统在剧场遇刺,身受重伤,一共才12个单词。这个记录后来在1945年被打破,还是美联社的新闻:”罗斯福总统今日突逝“,6个单词。
2、华尔街新闻体。
写作原则是“由小及大”、“窥叶知秋”,结构上,开头从非常个人的视角切入,再从这个小细节推展开来,逐渐论及全局,最后还要勾连回开头,一般用于深度报道。这种写法更显人情味。
3、新华体。
新华体公认特点是:消息简洁,文字精炼、准确,篇幅短小;善于用事实解释事实,很少空发议论;层次清晰,尽量做到一个事实一段,消息中段落过度自然;稳健中见权威,该快则快,该慢则慢,注重通稿的信誉;善于抓大问题、关键性问题,重大事件的报道多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角度,主题开掘深刻。
几个写作特点:
1、围绕主题思想,分解几个理念一段段深入,展示主题层面;
2、起篇往往较高,有宏观性概述,讲究气势;
3、叙述时点面结合,事理交错,情景交融;
4、往往具有新闻综述的功能,需要适度概括;
5、需要提炼响亮的语句或标志性口号,丰实和提升主题。
以上是培训中一些要点,有些内容是在百度上搜索的。
关于写好新闻稿,吴军老师在他的《阅读与写作讲义》中也谈到了。这里也做一些要点分享。
要想写好一篇即时报道,吴军老师提了四个要点。
一是报道类作品要保证真实性。这也是新闻稿最基本的要素。在报道类作品中,必须明确、具体地给出时间、地点、人物或对象,对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的描写也必须确凿。如果事件还在发展中,结果尚不清楚,写作者不能臆测结果。
二是报道类作品要保证时效性。强调时效性的结果是,故事通常只有开头没有结尾。纪实报道的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让全世界知晓真相,另一个方面就是带给读者一双眼睛。
三是报道类写作要注意讲故事的视角和内容的选取。这一般适用于深度报道,这类报道要选取容易让读者产生好奇心的纪实事件去写作,让读者不断随着作者的眼睛去看世界,这比大段的分析更容易吸引人。
四是报道类写作要注意人物塑造和场景还原。纪实作品中的人物也需要被塑造。人物的塑造也可以通过选取新的角度,让报道变得更有意思,更吸引人。同时,纪实报道要给读者画面感。场景的还原必须是亲身经历,而不是想象。
最后,吴军老师还提到了一点,要想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自己先要尽可能的靠近现场。吴军老师说:“很多稿子或者书写得好,是因为拿到了别人没有的素材。”
关于这一点,在写好新闻稿的培训中,老师也提到了,就是写新闻稿最难的,其实是关于话题和角度的选取。你越靠近现场,越贴近真实,才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角度。
总结一下,关于如何写好一篇新闻稿,要把握好几个要素:真实性、时效性、客观性,讲故事的视角、人物的塑造和场景的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