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过后,气温骤下,昼夜温差增大。
季节之交,是多种病毒横行的时候。
日前,国家卫健委专家表示,
11月中下旬
我国也将由北向南陆续进入流感季。
为了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疾病,提前应对流感。
现在,列出一些传染病特征及其预防措施。
01
流行性感冒
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每年10月到次年3月,都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季。
主要的症状是发热,以高热(39℃-40℃)为主,可持续3-5天;一些患有乙流、免疫力比较差以及打过流感疫苗的患儿可能表现为低热。
无并发症者多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
预防措施:
(1)流感疫苗接种,让孩子接种小儿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
(2)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醒孩子勤洗手。
(3)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4)爸爸妈妈要注意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和通风。
(5)提醒孩子多喝水,增加水的摄入,保证新陈代谢的正常,保持心情的舒畅也非常重要。
02
诺如病毒性胃肠炎
这是一种非病菌性急性肠胃炎,通常以肠道传播为主,传染性较强,可通过感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高发期为每年11月到次年2月。
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水样大便,可伴有发烧、头痛、肌痛、乏力及食欲减退等,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
现在这个时候,正是诺如病毒高发的时候,所以提前预防很关键 。
预防措施:
(1)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和外出后,很重要。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吃瓜果前,一定要洗净、去皮;海水贝类产品一定要煮熟煮透。
(2)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营养,增强孩子的自身免疫力,有足够的免疫力才能抵御病毒的侵袭。
(3)如果孩子已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特殊治疗,好好休息,让孩子的元气有足够的时间去恢复即可。同时,也要注意停止进食高脂肪和难以消化的食物,减轻肠胃负担,以口服液补盐,,纠正身体的水电解质失衡的情况。
03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5岁以下的孩子多易中招。
主要症状为:口腔内、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
预防措施:
(1)接种疫苗是预防手足口病最有效的措施。
(2)手足口病通常有3-5天的潜伏期,携带病毒并不一定有症状,所以要注意卫生、勤洗手。注意饮食防止病从口入,不喝冷水,不吃冷食,避免吃太烫太咸等刺激口腔的食物。
(3)清洁牙齿时,动作也要轻柔, 孩子患病后家长要多观察嘴巴、手脚情况少量多次地为孩子补充水分还要注意皮肤的清洁和室内卫生。
04
轮状病毒性肠炎
轮状病毒感染也叫秋季腹泻,多发于每年10月到次年2月。它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主要经粪口传播,也可以通过水源或呼吸道传播。
主要症状为:感染初期会有发烧和上吐、下泻的症状,其中蛋花汤样腹泻是轮状病毒的典型症状。
轮状病毒感染属于自愈性疾病,一般来说不做治疗,对症护理, 5-7 天可以自愈。
预防措施:
(1)口服轮状病毒疫苗,是目前减少重症腹泻发病的最好办法。
(2)注意饮食卫生,把好入口关,防止病从口入,叮嘱孩子餐前便后洗手。
(3)值得注意的是,发现感染应隔离观察和治疗,不要让其他孩子接触患儿,以免传染。
05
急性中耳炎
儿童是各种中耳炎的高发群体,但由于孩子表达能力欠佳,难以清楚描述症状,很容易误诊继而转变为慢性中耳炎。
在中耳炎发作时,孩子会出现抓耳朵、哭闹表现,还能观察到孩子对于声音不敏感。年纪大的孩子会告诉家长耳朵发闷、发堵、甚至嗡嗡响。
预防措施:
(1)咽喉出现问题的时候,也一定要引起重视。因为咽喉和耳朵是相连接的,会互相影响。
(2)擤鼻涕姿势要正确(一边堵着一边擤)不能过度用力擤鼻涕,过度擤鼻涕可能会导致鼻子脱皮、红肿;不要让孩子随意用异物掏耳朵。
(3)二手烟也是造成孩子分泌性中耳炎一个很大的危险因素,家长需要注意,不在室内吸烟,不影响孩子的健康。
秋冬季节,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父母不用过于着急,以平常心面对就好。需要了解一个重要的事实是:生病,在一定程度上,是免疫系统的更新和迭代。
一般情况下,只要孩子的精神状态良好,有较好的食欲,就不会是特别严重的情况。爸爸妈妈细心照顾,严把入口关。必要时候,及时就医即可。面对各种细菌和病毒,做好日常的保健,也十分重要。
Part2:日常保健建议
秋冬之交,传染病高发,幼儿长时间处于集体环境之中,容易感染各种细菌、病毒。但是,不送园是一种因噎废食的做法,对于孩子的“社会性”发展没有任何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提升日常保健水平,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锻炼,非常重要。
衣——24°C穿衣法则
在穿衣服上,孩子们也是有苦难言,因为,有一种冷是“奶奶觉得你冷”“妈妈觉得你冷”。一到变天的时候,真的给孩子穿太多了。不难发现,容易感冒生病的孩子,大多穿得多。衣服不是穿得多就好!
记住一个数字24℃,如果超过这个温度,给孩子穿一件单衣即可;若低于这个温度可遵循这个原则:
①1岁内的孩子,比大人多穿一件。
②1-3岁的孩子和大人穿一样就行。
③3岁以上的孩子,直接问孩子的意愿。
年龄太小的孩子分不清楚自己是冷是热。这种时候,父母可以手伸进后背,了解情况。
如果孩子后背冒汗了,就是穿得比较多,一定要及时擦汗,换掉湿衣服,在汗湿的情况下,一吹风,就容易着凉受寒;如果摸上去很凉,记得给孩子添一件衣服;如果摸上去很温暖,那就是刚刚好。
如果出入了人流量大的场合,回家后要及时更换干净的衣服,避免衣服上携带细菌病毒。
食——多喝水,宜清淡
秋冬季节一定要注意饮食清淡,不然体内过于干燥,影响消化吸收。
1. 秋冬季节,孩子脾胃稚嫩,易肺热。因此饮食应以蔬菜为主,适量添加肉食,避免肺热不能排出,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在保证一日三餐正常进食的情况下,少吃油腻、不好消化的油煎食品。
2. 提倡健康饮食,尽量不吃生鲜未煮的食品,水果要洗净后再吃,不喝凉开水、冷饮。
3. 冬季天气干燥,孩子容易发生口干、鼻干和咽干等缺水症状。所以需要及时补充水份,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
住——开窗通风,注意卫生
每天的生活环境也非常的重要,开窗通风,保持干净,能够有效抑制细菌滋生。
1. 在空气质量允许的情况下,开窗通风,保持空气的不断流通和清新。
2. 注意保暖设施,最适合幼儿的室温约为25度左右。家中最好能备上一个温度计,可以随时观察温度的变化。空调或者取暖器暖风口不对正对着孩子,另外,空调或者取暖器会让空气都变得干燥,最好用加湿器保持空气中的湿度。
3. “病从口入”这句话,不无道理。餐前便后一定要洗手,“七步洗手法”是现在幼儿园中对孩子的基本要求,这样的习惯在家中也应该保持。
4. 爱护家庭卫生,一个干净的家,除了不会滋生细菌,容易感染病毒之外,也会让人心情舒畅,保持良好的情绪。
行——坚持入园,坚持户外锻炼
一进入到冬天,很多爸爸妈妈就会进入两个误区:不去户外,孩子就不会着凉;不去幼儿园,就不会生病。
但是,在冬天,坚持户外锻炼和坚持入园一样重要。
经常进行户外活动的幼儿与不进行户外活动的幼儿相比,感冒发生的概率明显低很多。运动不足可能会影响发育,不利于免疫能力的增强。一个能够控制好自己身体的孩子,才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内心。
另外,不是不接触任何的集体环境,就会没有问题。免疫力就像是弹簧,在一定的压力范围内,压得越重,反弹地越高。在一个有一定数量的细菌、病毒的环境中,人体的免疫系统处于激活状态。只有免疫力提升,才能有效预防传染疾病和病毒感染。
秋冬季节,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在生活中,从衣、食、住、行这四个方面,就可以有效预防疾病,提升免疫力。
做好预防和保健工作,是让孩子更好地成长,更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