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不幸
1712年6月28日,让・雅克・卢梭诞生于风景秀丽的瑞士“日内瓦城市共和国”。父亲是个能干的钟表匠,名叫伊萨克・卢梭;祖上是法国人,早在16世纪中叶时,他的高祖父因改信加尔文教而遭到法国封建专制政府和天主教会的迫害,被迫迁居到日内瓦。祖父去世时把本就微薄的财产分给了他的15个子女,因此伊萨克仍旧得靠自己的劳动来养活一家人。卢梭的母亲名叫苏萨娜・贝纳尔,她是一位牧师的侄女,端庄贤淑,受过良好的教育,擅长绘画、唱歌,唱时能自己弹竖琴伴奏;她读过不少书,还能写相当不坏的诗。卢梭父母秉性都温柔而善感。之所以能结合在一起,不仅仅由于他们是青梅竹马的朋友,还由于共同的秉性。卢梭继承了他们的优点,父亲的理性与母亲的才情,也继承了他们腼腆、多情、善感的天性。
苏萨娜在卢梭出生10天以后,便因产后失调离开了人间。卢梭后来在他的《忏悔录》中回忆道:“我的出生使母亲付出了生命,我的出生也是我无数不幸中的第一个不幸。”这种不幸,使年幼的卢梭失去了母爱,而他的父亲则沉溺于丧偶之痛中。他常常在叹息中拥抱着小卢梭,用一种充满心酸又带着遗恨的语气对他说:“唉!你把她还给我吧!安慰安慰我,让我能够减轻失掉她的痛苦吧!”(《忏悔录》)年幼的卢梭由此产生了一种悲伤的负罪感,这种感觉深刻地印在他的心里,影响着他日后的个性发展。
卢梭自幼体弱多病,按他自己的说法“我生下来的时候几乎是个死孩子”,是姑姑的精心照料才把他救活并抚养长大。姑姑是个活泼可爱的姑娘,时常唱许多小曲儿给卢梭听,有些歌词在卢梭年老时仍能清晰地记得。在他晚年的《忏悔录》中,这样对姑姑写道:“亲爱的姑姑,我不怨你把我救转来让我活下去,我痛心的是,你在我年幼时费尽心力照顾我,而我在你的晚年却不能有所报答。”这是卢梭众多忏悔中的第一个。
由于卢梭的面容酷似其母,清秀文静,使父亲伊萨克更加偏爱他,从而忽略了对长子弗兰克的管教。但卢梭十分喜爱弗兰克,有一次在父亲狠狠揍弗兰克的时候,他用自己的身体护住哥哥,不让父亲继续打他,由此可见,卢梭生来就极具同情心,也不喜欢家人厚此薄彼。但弗兰克最终堕落下去,一天竟逃离了家庭杳无音信,后来才听说他去往德国。从此,弗兰克再也没有回来过。这样一来,卢梭就成为父亲的独子了。
老伊萨克嗜好读书,这种癖好直接影响了卢梭。每天吃过晚饭,父子俩就兴致勃勃地朗读母亲所遗留的小说,一本书到手,不一气读完是不肯罢休的。有时竞然通宵达旦,直到听到清晨的燕子叫了,父亲才难为情地说:“我们去睡吧,我简直比你还孩子气呢。”虽然阅读使卢梭获得了娴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却也使他了解到在他那个年龄不该知道的关于情欲方面的知识,后来他认为这些启蒙读物“使我对于人生产生了荒诞而奇特的看法,以后不管是生活体验或反省,都没能把我彻底纠正过来。”(《忏悔录》)
直到卢梭7岁时,他才真正开始接触到一些好书。这年夏末,他与父亲读完了那些言情小说后,又开始阅读外祖父遗留的藏书,包括勒苏厄尔著的《教会与帝国历史》、包许埃的《世界通史讲话》、普鲁塔克的《名人传》、那尼的《成尼斯历史》、奥维德的《变形记》、拉勃昌耶的著作、封得奈尔的《宇宙万象解说》和《死人对话录》,还有莫里哀的几部著作,其中最使他喜爱并为之热血沸腾的是普鲁塔克的《名人传》。每当卢梭读到那些英雄人物时,他便两眼放光,声高气壮。他时常把自己幻想成为传记中的人物,竟自以为是希腊人或者是罗马人,像他们那样爱自由、爱共和国,倔强高傲且不肯受東缚,再加上与他那热爱共和国的父亲的言谈,他的政治思想以及人生观在那时便有了初步的形成。
卢梭的童年跟其他小孩一样,嘴馋、恶作剧、撒谎,但这些都不算是恶习,因为他一直是在善良人的监护下长大的,虽然家人疼爱他,但并不骄纵他。他的心灵高傲而又温柔,性格优柔怯儒却又不受约束,后来如他自己所说的“这种性格永远摇摆于软弱与勇敢、犹疑与坚定之间,最后使我自身充满了矛盾”(《忏悔录》)。正当他处在无忧无虑的时代,一次意外的事故使他改变了人生的航向。父亲伊萨克跟法国军官发生纠纷,为了维护自己的荣誉和自由,他把卢梭交给舅舅贝纳尔看管,从此离开日内瓦,远走他乡,再也没有回来。贝纳尔有个与卢梭同岁的儿子,到了他们读书的年龄,贝纳尔便把他们一起送到包塞,寄宿在朗拜尔西埃牧师家里,向他学习拉丁文和其他功课。在恬静的多村生活里,卢梭与贝纳尔表兄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
目录页:卢梭传略(一)介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