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我们上课讲意志力中心,慢慢听下来让我对《黄帝内经》中《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五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似乎开始有了新的认识。
很多人都听过“脾胃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吸收”,但是大家往往忽视了内经所说“脾藏意”。脾藏意,其实可以理解为脾脏藏着人的意念、意愿,或者更准确来说是进入后天后小我(自我)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因此产生的所有情绪和想法。
若把人类图看成一张能量运行图的话,那么个人认为意志力中心应是中医脾藏在能量上的显现。(这和脉轮说中脾轮并不是一回事)
同时“脾在志为思,思伤脾”(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注意脾藏意和脾主思并不是一回事,个人认为正是因为脾藏着小我对现实世界的所有情绪和想法,所以小我(自我)的思虑或者思考才由脾所主。
与之相应,经过这么多年的观察,笔者现在越来越明确一件事,那就是:脾不光每天在消化吸收我们吃进去的有形的食物和水液,她每天还在不停的产生和消化我们无形的思虑(或者说因自我意识、小我而产生的各种情绪、压力等),这才是当下为什么当代人脾胃不好的原因(脾胃互为表里脏腑)……也是很多人问我“我饮食已经很注意了,为什么还是脾胃不好,容易有湿气在体内排不出去呢?”的原因,因为脾胃每天运作于无形情绪的工作量就已经超负荷了!
之前我曾有疑虑,为什么当我忧思过多或者情绪过大的时候,脾胃会食欲不振呢?思考不是大脑进行的吗?为什么会影响到脾胃呢?今天我似乎明白了,因为其实只要是关于后天小我的任何想法、情绪等,其实都是脾胃在进行的。不知大家有没有过体会,当我们去户外爬山旅行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会觉得吃啥啥都香。我们同样在思考啊,但是为什么胃口大开呢?其实是因为我们那时小我的意志力、想法、压力都暂时的抛到脑后了,同时脾主四肢肌肉,四肢肌肉在动就代表脾也在动。一方面无形工作量减少了,一方面脾的工作能力加大了,自然是食欲大增了。同样的,人吃饱后,思考能力也会下降。
同时在能量设置位置上,意志力中心与脾胃一样,在中焦。那么,意志力中心启动的人是否脾胃会先天比较好呢?我必须得注明是先天,因为基本上成人每天在无尽的欲望都市中是很难没有过多的思虑和压力的。
另,意志力中心启动的人,说明他们具备稳定的意志力,所以他们先天消化压力、想法的能力会更强,但同时一体两面,他们的小我的习性也会比较持久难化;而意志力中心开放的人,消化小我想法能力较弱,造成情绪和身体的负荷过大,但同时亦容易突破惯性模式,更容易感受宇宙的“真、善、美”。(3月6日灵感)
通过看我这边来推拿的小朋友们的人类图,对应比较,我观察到:意志力中心已经启动的孩子,他们的脾胃其实先天功能是不错的,脾胃运化吸收是不错的。只有在后天喂养上,家长强塞强喂,孩子的脾胃才会出问题,出现滞的情况,往往加强流通性就好。通常这种孩子,脾胃恢复会比较快。
但是,对于意志力中心开放的小朋友,我会发现大部分脾胃都先天要弱些,表现在小时候喝奶、吃东西就不行,而且容易肝胃不合。意思是,脾胃越弱则肝火越旺,脾气越急躁。这种小朋友脾胃的调理则需要少吃多餐、需要早睡少思慢慢养。
我不知道大人是不是也是这样,当下只有小朋友的数据可以收集,对比的情况是这样,后续还要继续观察。同样,如果是如此的话,出于呵护脾胃的角度考虑,对于启动了意志力中心的孩子来说,是否应给予更多的空间与信任呢?而对于开放的孩子来说,没有压力的鼓励和呵护可能显得更为重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