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报了两个写作班,无它,主要是想看看大神们都在干什么。
发现原来大神也是人,我就放心了很多。
也不是没有半点私心的,偷师学艺个一招半式,也好行走江湖。但是最近一直被一个问题所困惑,百思不得其解。
那就是:写作,到底有没有技巧可言呢?
从小学开始,语文老师就开始教我们写作文(据说现在已经从幼儿园开始了),既然是可以传授的技艺,那么必然有相应的套路和方法。比如开头有几种方法,结尾又怎么要提高升华一下子。再比如字数多少适宜,段落怎么分看起来更舒适。
再大一点老师会在课堂上把众多大家的著作拆解,再把其断肢残腿展示给我们看,摆出其诸多含义。我特别记得我高中老师,一个秃顶大肚子的小老头儿,特别崇拜鲁迅,称其为“先生”,好像鲁老先生是他隔壁二大爷,跟他有多熟似的。
有一次他用了半节课讲鲁迅先生一个句子,好像是房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外一棵也是枣树。这个句子有着非常重大的含义,它显示了先生对这个白色恐怖世界的无声控诉,还显示了先生优美的诗歌一样的语言功底,还显示了先生复杂又萧索的感情,如此种种。
我当时就想,鲁迅地下有灵,会不会说一句:你想多了。
据说有位新概念作文得奖的作者,得知自己的文章被选中做了高考试题阅读理解试题,非常得意就去做了一下,发现自己的答案一道都不对。
这个段子有点冷了。
我一直觉得汉字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形神兼备、错落有致、音律和美。
它特有的形式和读音,更适合写诗作赋,谈情说爱。
用这样的文字写出来的文章,即使不是最严谨最准确的,也是最优雅最迷人的,就像水墨画,有留白有气韵,虽不写实却写意,无形胜有形。
杜牧大诗人说: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
如果真有所谓的提高写作技巧,也仅止于遣词造句,逻辑修辞而已,真正的气和意恐怕是一种领悟和机缘,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首先要看个人的天赋和智能,再就看是否有缘参悟了。
这种说法好像与现在的流行相左,到处都写着“人人都能写作”,你却说写作要看天赋?
我想这就是定义的不同,到底写作指的是“听说读写”基本技能中的一种,还是一种艺术,一种境界。
技能是可以提高的,境界不是人人都可以达到的。
就像一个段子说,有一个人到琴行去问:“学钢琴难不难啊?”售货员回答他说:“一点都不难,一弹就响了。”
正是因为现在乱弹琴的人太多了,所以文字如海洋,变得前所未有的铺天盖地,却要依靠专业设备才能从中汲取到真正的营养了。
文之气韵,也许正如绝世美女的仪态气质,浑然天成,蕙质兰心。这是老天赏的,如果面如无盐,就算是医美再发达,削骨、微整、玻尿酸加肉毒素,恐怕也西颦东效、难以长久。
当然,如我等还没有学会皮毛的人,能够如“权衡损益,斟酌浓淡,芟繁剪秽,弛于负担”,就已经是极好的了。就如长得不美,也要注意服饰仪态,淡扫峨眉,方能示人。
这也是我报名学习的目的所在。
(无戒训练营打卡第25天)
(领略中文之美,关注好中文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