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哈尼嘟邦
什么是快乐的事?标准答案是让人精神愉悦,心灵满足,由内而外令人舒服的事情。如果把快乐的事分为三六九等,我认为,养育孩子是一等快乐的事。
虽然我的孩子尚小,从出生到现在,她和我朝夕相处的时光仅有1年半,这相对二十年左右的养育之路来说,我的言论似乎很难站住脚。
但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在前后两种不同心态下带孩子的截然不同感受,让我真正体会到,用对方法,养育孩子其实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
在朵宝几个月大时,我受家里长辈的影响,每天关注的就是她吃得多不多,如果吃得不多,就一口一口接着喂;到点有没有睡觉,没有就各种摇晃各种哄让她睡;有没有拉粑粑,没有就担心是不是身体受到了什么影响;喝奶有没有达标,没有就尽可能想办法让她喝……
我们每天都在“孩子的成长必须是……,如果不是,那么………”的思维定式里打转,虽然一屋子人围着一个孩子转,但我仍觉得带孩子很累,对朵宝的感受是焦虑大过快乐。
现在我一个人带孩子,一日三餐,里里外外,除了每天固定的高质量陪伴,我还能安排出其它时间看书、日更,运动,还能继续以前的每周一部电影,更能有兴致的照顾好阳台的花草和小乌龟,生活充实而有序。
有人说,这是因为孩子大了,好照顾了,其实不然,民间有“可怕的2岁”之说,像这种半大不小,似懂非懂,正在建立强烈自我意识和萌发个性的年纪,其可控性更难掌握。
但我又为什么会觉得轻松呢?主要是因为我学会了放下焦虑,顺势而为。
我完全尊重孩子的自由意志,她每天想干嘛就干嘛,只要不违反原则,我都会满足她的要求。至于吃饭、睡觉等生活习惯,因为我自己非常规律,因此哪怕前期她不按规定来,我都不会反复去说教,而是顺其自然,因为我知道,她终究会被妈妈影响,自觉加入到规律的行列中来。
我尽可能地规避掉家里所有的危险源,让孩子在我的视线范围内折腾。
哪怕家里经常被她弄得一团糟,我也淡定自若,不带情绪处理,而是让她玩得尽兴,事后再来和她一起收拾,并且示范给她看,以后这样玩,就不用花时间收拾,接着让她自己试着做一遍。
虽然下次朵宝很有可能依旧弄得一团糟,但每一次,我都能感受到她的进步。而在这个过程中,我无非是多花了点时间和力气,反之如果我去斥责、教训孩子,让坏情绪牵着我走,那就是对孩子和自己的双重伤害。
身体累不怕,睡一觉就恢复了,但心累就是内伤,许久都缓不过劲来。
把时间用在重要的人和重要的事身上,不要因为坏情绪而产生不必要的内耗。享受当下,不要活在对过去或未来的恐惧里面。
很多人都喜欢活在臆想的世界里,“会不会是……”,“要是不,就会……”,“如果……万一……”,比如孩子吃得很少,就会担心孩子会饿着,其实孩子不吃就代表现在不饿,即使饿了,那也是几个小时后的事,我们与其担忧未来的事,不如抛下焦虑,享受当下,和孩子一起快乐地玩耍。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中国妈妈在沙滩上看到一位德国的小孩正在把沙往嘴巴里放,她急切的跑过去告诉不远处的孩子妈妈:“女士,您的孩子正在那儿吃沙,您赶紧过去看看,阻止他吧。”
德国妈妈淡定且诧异地回答:“为什么要阻止呢?他只有尝过,才会知道沙子不好吃,以后就不会再把它放进嘴巴里。”
很多中国家长看到这个故事可能都会愕然,但细究却有其深刻的育儿理念。虽然我们不必像德国妈妈那样全然不管,但确实应该放下对孩子的过份焦虑和不必要的担忧,尽可能放手、放权让他们自己去体验、总结人生。
当你顺势而为时,你会发现,孩子带给你的快乐和幸福会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孩子是上帝赐予父母的天使,一方面度化父母成为更好的自己,另一方面也给予父母体验另一种人生乐趣。
放下焦虑,就是放过孩子和自己;
放下焦虑,才能感受到上帝的恩惠。
作者原创声明,告知转载需要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