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展翅、鹏程万里、志存高远、鲲鹏之志,很多关于鲲鹏的成语大家都耳熟能详,远远在接触《庄子》之前。
因为它们曾在无数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反复出现。在中国的文化和文学中,鲲鹏以固定的志存高远的形象,扎根于所有中国人的心中,带给人们些许景仰些许感叹以及难以望其项背的追思。
本科学理工的我孤陋寡闻,在读庄之前,很多成语典故都不知其出处。像望洋兴叹,朝三暮四,身如槁木,心如死灰等等等等。接触庄子之后才知道,原来他它们都是有出处的,原来很多成语的本意和现在的理解是截然相反的。
所以庄子最先震撼我的不是深邃的哲学思想,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不是瑰丽奇美的描写,不是灵活多样的表现手法,而是磅礴大气的语言,是这些我以前搞不清出处的成语和典故。
我震惊于中华文化几千年来的传承,震惊于语言的美丽和魅力。
再让我们重新翻开《逍遥游》,重新走进鲲鹏的神奇世界。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在黑暗幽深的北海中,有一条大到无边无际的鱼——鲲。没有人看得到它,没有人知道它的存在。因为黑暗中视力所不能及。但是你知道它就在那里,同样没有人能够否认它的存在,它的生机。如同易经乾卦中的“潜龙勿用”,它在潜伏,它在默默地积蓄力量,它在等待一飞冲天的时机。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这样一个幽深的北海,北海中都有一条潜藏的鲲鱼,那是我们尚未释放的潜能。有时我们甚至自己都不知道它的存在。但是你知不知道,它就在那里,它在等着我们提供给它冲天而起的条件和机会。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待到六月的飓风吹来时,鲲鱼终于完成了到大鹏鸟的质变。“化而为鸟,其名为鹏。”大鹏不飞则已,一飞冲天。“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如“飞龙在天”,大鹏从幽暗的北冥中腾空而起,以一种绝无仅有、义无反顾的姿态,飞向南海的光明。
“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这就是我们展示自己才华,实现人生远大抱负的时机成熟了。
我们伟大毛主席的“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李白的《上李邕》中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他们都以不羁的大鹏自拟,表达的都是要一飞冲天的凌云之志。
“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当你能够腾空而起时,你的眼界和以往不再相同。我们都有站高望远的生活经验,所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站得越高,眼前的景物越开阔。
站在泰山之巅,会有俯瞰人间,超脱世事,心旷神怡之感。当大鹏翱翔于九万里长空,在青天云气如此广阔的背景下,我相信它是听不到斥鴳讥笑,看不到朝菌蟪蛄的。当一个人心胸开阔,格局高大时,我也相信他是不会斤斤计较于日常琐碎,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
生而为人,我们的躯体受制于四合之内,寿命受限于百年之间。但是有一样东西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那就是我们的思想和心灵。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思想走多远,人生就能走多远。
我们是否也应该向鲲鹏学习呢?在时机尚不充分时,潜心学习,默默积累,培养实力,坚持不懈。一旦机遇到来,我们便打破心的禁锢,冲破思想的牢笼,翱翔于九天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