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年前,我家有了第一台电脑。作为一个稚嫩的少女,我第一件事就是下载了游戏。
人生中的第一个游戏,我记得非常清楚,叫做《美少女梦工厂》。玩过这款游戏的朋友小手可以放下了,我看到了你们的热情。
当时作为一个十岁左右的少女玩家,在游戏中扮演的人设是打败一大波恶魔的终极勇者,孤独的勇士有了叩问灵魂的问题,我为这个世界带来了和平之后还能做什么?在面对如何安放自己的终结命题时,忽然勇者看到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因为战争失去了家人的庇护,勇者的内心觉醒了一款叫做爱与责任的鸡汤。勇者喝下鸡汤,培养起了小女孩。
这个游戏的前缀每次我看的时候都觉得异常无聊,我真正的乐趣点在于,虽然我的人设是勇者,但游戏里一直是小女孩在出现。她不停地长大,每天给她安排学习内容,社会实践,生病了给吃药,心情不好了给安慰,时不时带去商场买衣服。玩的时候,我根本自我代入的就是那个小女孩啊。
过程是开心的,梦幻的,有张有弛的,整个过程和一个小女孩变成网红的感受是一样的,被一个一个的奖励吸引,然后被光鲜的外表和长满的技能条所控制住所有的经历。我想任何一个沉迷过游戏的盆友看到这里,都会暗暗点头。
②
这一切游戏和人生有什么区别?
游戏也是需要思考的。如果一不小心玩成坏结局,就得重新开始了。每一次的游戏选择都会给这个女孩子造就不同的End,但不管是happy end 还是 bad end,只要他们不一样,就会为完全破解全游戏结局出一份力。
所以我必须用各种方式,将初始系统提供的女孩原型,最终培养养成不同的女孩。我用严格规律的方式培养了一个社会精英,我用破罐子破摔的方式培养了一个夜店女郎,我又用出其不意的方式培养了一个会画画的诗人,我享受着游戏里带给我不同的感官刺激。
每一次的begin,我都是游戏里的king,游戏里的人设全部按照我观念来执行行动,最终变成我让她变成的样子。而我也会根据我对原画质量、声优音质、制作团队背景来选择在我心里到达及格线上的游戏进行下载和攻略。
③
这个心态在一个十来岁的女孩子那里就会形成了。本来以为只是游戏而已。所谓活久见,忽然有一个新闻让我开了眼。
《280亿的史诗级直男癌》
大家纷纷谴责和声讨,我仔细看了看,完全的服气了,直男癌这个字眼真的不要这样被乱用。这哪是什么直男癌,这根本就是在用人生来玩养成系的游戏大佬。
他筛选根据自己订的要求分数筛选女孩,给女孩们制定好她们人生的游戏规则,让女孩们只能变成她喜欢的样子,然后给大家拍照发视频就像在炫耀一个养成成功的美少女一样。为了要有都没更多的养成体验,于是找了很多个类似的原型人设不停的玩。
这一切和一个游戏大佬已经无异,最重要的一点是,没有法律约束。游戏人设我们不喜欢就卸载游戏了。而现实中,就是没有结婚,自然也谈不上离婚了。
④
我有一个朋友害怕沉迷游戏,所以战胜了这个疾病,沉迷了游戏。
他玩的游戏种类多到无以复加。
养成系游戏最初对他来说只是一种满足自我欲望的精神鸦片。收集每一个区域,每一个结局。体验不同的人生和不同选择带来的世界线的变动,如果最后End是失败的话,就有种被狗哔了,重新做人的想法。但多次进入同一个bad end,虽然很操蛋,但还是做痛定思痛,去选择做微调。一种是直接找到前人的攻略,走最佳途径;一种就是全部选择反向,或者在关键点上选择反向。
玩的多了,养成系游戏竟然开发了他的价值观里的哲学部分。
玩游戏没有那么多的社会责任需要承担,随便怎么选,不管游戏里的人是成为精英还是渣子,都不影响玩在真实世界的人生。他们没有法律上的约束,最多只是宅男对人设一厢情愿的爱。
朋友和我玩游戏最大的不同点在于,我玩的时候,虽然我内心里的乐趣是在玩那个被认要求读书学习练琴劳动的小女孩,但我觉得自己是游戏里的king。而朋友玩这种游戏,最大乐趣是旁观者。作为一个旅人去看每一条时间线里人设逐渐生成的过程。
有时候根据自己的喜好,甚至找一个带一点点缺陷的不完美结局做人设的end。明知道有问题,却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喜好去告诉人设,你必须这么过。
他发现掌握虚拟人物的时间线已经满足不了他了,之后也试图去玩一下真实存在过的人物,我指是以真人为原型做的游戏。
比如一些关于运动员运动生涯成长的游戏。
但游戏不是真实人生。可能运动员在游戏里风生水起,到年龄之后满载而归的荣耀退役,但真实人生里却出了意外,并没有完成本该属于他最后一场比赛。
⑤
游戏可以被规则化,真实的人生里,真的愿意被当做一个被人规划好的角色像提线木偶一样生活?如果有的话,那真的不是因为乖。孩子尚可以说因为一张白纸说什么听什么。成人也这样的话,会不会是因为世面见得少和缺乏自我。
Galgame可以随便控制,online的人生却只有一条线可以选。选过得就没有存档,没有后悔,它只会必然生成一个结果。作为一个游戏大佬有游戏瘾,尚可说是因为要寻找工作素材,但女孩子们也要去陪着他闹,难道是因为也沉迷了游戏?
- END -
私人微信 | lu_lu-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