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母的小型植物园

八旬老母的小型植物园

杨惠卿

这几天,如果你有机会走进我农村老家的小院子,就会感觉自己就像进了一个小型的植物园。就在你一踏进大门的瞬间,就会有一种特别养眼的感觉和盛夏间少有的凉爽。在这不大的空间里,整个就是树木花卉和绿色蔬菜的世界,五颜六色,高低相间,错落有致。有杏树果树和枣树等树木,有牡丹海棠洋绣球等花卉,还有名目繁多各种各色的蔬菜。果树的绿果枣树的黄花互成趣印,树杆外表粗糙、枝叶渗透着旺盛的杏树上,一都一都的小黄杏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红脸,压的树枝都低下了头。地边上见缝插针的牡丹花和洋绣球顶着三十多度的高温,绽开了自己的美丽,给一片绿色点缀着热闹和喜庆。院里的各色鲜菜更是数不胜数,整齐的菜畦子里,茄子、白菜绿油油,黄瓜架上挂着七长八短顶花带刺的嫩瓜,路旁的架豆一把一把嫩绿的豆角让人欲走难离。这边土豆开着繁繁点点的雪白小花,又给这生机勃勃的小院子增添了些许异色。

说到这里大家一定以为这是一个年轻力壮的专业园艺师的杰作。可是,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这是我的老母亲,一个年龄82岁的老人的劳动成果。

从春到夏,老人每天的大部分时间就在园子里,每天的大部分精力也在这个园子里。早上当太阳升起时,老人已经开始在院子里劳作了,双膝跪爬在地上辛勤地为心爱的园子浇水、锄草、松土、移苗,播种。在上午和傍晚闲暇时,老人跛着两条严重风湿性病残的双腿,在院子里转来转去,看哪个畦子又能浇水了,哪个苗子可以上架了,琢磨着哪个畦子的菜能起了,根据季节还再能种点什么。就这样天天重复,点点劳作,样样精细。

我母亲今年82岁,由于父亲身体不好也帮不了多少忙,家里所有的活,包括农活都是母亲自己动手操办。虽说由于年轻时太劳累使双腿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一条腿严重变形,就连平常走路也是一跛一拐的,到了晚上双膝痛的历害,全凭止痛药止痛。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老人家还是咬着牙,忍着痛把家里的一切收拾得停停当当,12间房子打扫的干干净净。每年开春后,把院子种的满满当当当,红花五绿。新鲜蔬菜下来老俩口吃不了时,老人的还要把自己的劳动成果送给村里在的亲戚朋友和街坊邻居。到了秋天更是收获的时节,老人把收的土豆萝卜存放在窖里,为明春打下基础。把收获的西红柿做成酱,把收下的白菜咸成咸菜送给在城市里居住的儿孙们。也就是说,我们一家40多口人一年四季都能够享受上老人家的劳动成果。

站在这个绿色成荫的院子里,看着神情自然,辛勤劳作的老妈妈,我心里有一种犯酸的感觉。我为自己有这样的家长自豪而崇拜,惭愧又自责。一般来说,“人到七十古来稀”,到了这个年龄也就是吃老本颐养天年了,可是老妈却一点也不服老,用劳动锤炼身体,靠毅力支撑生命,为我们这些年轻一辈做出了无言的榜样。 透过事情的外表,使我在老人的身上感受到了我们中华民族传承了几千年的坚强不屈,自强不息的精神基因,她老人家的那种咬紧牙关战胜困难的精神追求,使我们现在的年青人都无颜面对。相对于当下流行的,特别是年轻人的那种“大病绝望,小病大养,无病呻吟”的“幸福生活不会幸福过”的现象也是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教育。

虽说由于各种原因我不能时常回家,但每当我到老人家神采奕奕地出现在小园子里的时候,我的心头总有一种特别的昂扬向上的劲头。是啊,和老人家相比,你才多大岁数?和老人家相比,你有什么困难?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没钱的人智商会越来越低,进而越来越没钱,而有钱的人,会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有钱,所以我们必须赚钱,以防止我们变得...
    马森工作室阅读 4,206评论 0 0
  • 静 蛐蛐儿的声波撞击着草丛边的墙 穿透障碍剥落少女的衣裳 那肌肤上弹跳的声响 抖落在枕边一本孤独的书上 文字开始舞...
    欣雅_47ff阅读 1,358评论 2 5
  • 小麦兜妈妈阅读 2,79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