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了冷门电影《奥本海默》,从头到尾几乎没有笑声,也没有哭声,结束的时候更没有掌声,一切都是戛然而止。
我对奥本海默也是知之甚少,好在观影之前抽空了解了一下伟人生平,简单搜索了一下诺兰导演的风格和作品类型,所以看起来还不是那么的吃力。
雅思没有七分去看一定会头疼看来是真的,我确实有些晕,英语底子没那么好的真就只能盯着字幕,各种人名和物理学概念着实晦涩难懂。对观影人群的要求较高。
文化部分,也有一定的隔阂。拍邓稼先或者是钱学森,美国人也未必能理解到我们的情怀主义,有一些片段我还是理解不了的,或者说从头到尾都是有些蒙的。就像《流浪地球1》开始的时候有很多中国特色的标语、口号,中国人看着很亲切,但因为这样太过于鲜明的民族特色标签,导致其国际票房上不会太好看。但当《流浪地球2》当中引入了一些国外的演员,可以让很多外网的朋友产生共鸣。因此,二的总票房比让一好看的多,海外口碑也更好。
扯远了,还是说回这部《奥本海默》。据传说海外的票房很高,而且评价不错,看大致看了一下点评软件,上面明显就是一群精英知识分子的人对这部电影的评论,都是各种夸奖力捧。我只感受到一股熟悉的不适感,就仿佛是听某一些自以为是的专家在给出一些夸夸其谈的建议,显得特别的悬浮。
诺兰导演还是贯彻了他所擅长的文艺片或者是纪录片式的叙事手法。片子整体上给人的感觉是比较空灵但有信仰的,可我确实不是太懂。
或许我格局不够吧,我认为一部好的电影应该是面向大众通俗易懂的,不光是从片子本身去强调,哪怕只是简单的看其商业价值,只有能够被更多的人接受才有可能产生较好的收益。如果片子的门槛定得过高,整个受众过于精英,那票房一定不会很高。所以某种意义上说,我认为《奥本海默》应该不算一部优质电影。
但诺兰导演的大手笔依然明显,比如原子弹爆炸,他都没有采用电脑技术,而是实景拍摄,还是要点一个牛逼。
所以说电影是好电影,只不过我可能层次不够,没有能力去欣赏,但其中的某些细节值得深思。比如说:
才华可以掩盖很多东西。
你不能伤害这个世界上为数不多真正能理解你的人。
这里多嘴提一下非常有看点的地方。原本我以为整部电影的高潮应该是原子弹试爆成功的时候,但出乎意料这个镜头完完全全被按下了静止键,只不过是在冲击波袭来的时候稍微做了一些描写。
真正的高潮,我想应该是实验成功之后,奥本海默在小教堂里举办的一场演讲。甚至不能算是演讲,只是简短的讲话,但是所有人都非常的疯狂。每个人都高举着美国的国旗、振臂欢呼,但在奥本海默的视角里,他根本听不清这些人在说什么,只看到每个人脸上夸张的表情。说着说着,镜头一转,所有人的脸都被原子弹的光芒所照亮。仿佛原子弹真的击中了这个教堂,下一秒钟,他的脚边就变成了广岛之后人间惨剧的模样。
整部电影一直在不断的切换,如果没有任何背景知识,很多时候都是看不懂且连不上的。如果真要去看的话,还是建议多做一些功课,了解一下奥本海默的生平。
但我从中看到的不止是奥本海默本身,当然能把科学家这样一个复杂的人拍的拍的很多元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电影的最后20分钟有《权力的游戏》和《纸牌屋》那股味道相当的写实,也揭露了某些美国政治当美国政坛中的阴暗面,强烈推荐!!
不管怎么说,三个小时的电影,整个影院都没有坐满。
原本以为人会很多,可惜我错了,好在中途没有任何人离开,大家也都坐到了最后。
一定要让我形容,那可能,就只有静默这两个字了,其他的词很难去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