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子不教,犹饥而食之以毒,适所以害之也。 ——申涵煜
周末教妹妹英语,当谈到tooth时,我说:“这是牙齿的意思。”妹妹嘟起小嘴指指自己的腮帮子说:“但是我的牙齿经常会痛哦!”正在一旁忙农活的婆婆听到,马上责备妹妹爱吃甜食咎由自取。看着身边妹妹一脸委屈的样子,我一时心酸,无语言表。
妹妹今年五岁,本该是做什么都应该看起来像个小公主的年纪,却硬是被婆婆给打扮成了一个“假小子”。因为是婆婆带,可以把泳衣给她穿在长袖外面,众多姐姐们给她买的漂亮裙子却总是找不到,穿在她身上的,永远是东北大花款。合适的衣服不让穿,却总是钟爱所谓大一点的,婆婆总说,长大了也可以穿,可是长大了她还会穿吗?合适的衣服不穿就会放小,难道不可惜吗?
本以为我小时候过的不好,是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其实并不是,而是人的愚昧渗在骨子里,无论贫穷或者富有。
“这孩子以后活成什么样,全靠他自己造化。”
“他还是个小孩子,懂什么……”
你是否也经常听到身边有父母这样教育孩子,一边强调孩子要自立自强,一边又在孩子犯错后近乎无赖似的偏袒孩子。
很多聪明可爱的孩子正是被这样的父母给毁掉,他们灌输落后思想,比如女孩不用读那么多书,早早嫁人安定下来就好了;家里的男孩要顶天立地,所以要让他吃好穿好,至于女孩,养活就行;嫁女儿时索取巨额彩礼,给儿子结婚时却不惜重金,甚至倾家荡产……
看似对孩子非常重视,但是在教育方面却往往顺其自然,对于孩子以后能否成为一个对自身、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往往显得极不关心。
对孩子的宠爱和教育要兼顾,有些家长都做到了,但却是完全做错了。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裁缝家生了十一个孩子,因为她生的前十个都是女儿,第十一个是儿子,当然是宠爱得不得了,想要的东西,家里都给买,没有钱借钱也要买,什么事情他不愿意做,也不让他做,都让他姐姐们帮他做完,此之谓“宠”。平日里他与人争强好胜,父母第一时间出来袒护他。姐姐们劝说父母这样教育不可,父母却以男孩天生顽劣严词拒绝,并坚信自己儿子以后一定会发大财,从此光宗耀祖。
一天,小男孩跟人打架,把人打成了重伤,对方要求赔款十万,这算是压垮了这个家庭,但是其父母还是选择承受下来,四处借钱、典当、嫁姐姐……
事情平息以后,父亲看着家徒四壁,一根接着一根地抽烟。过了一会,把他宠儿拉过来,用大号的麻绳绑在凳子上,问:“哪个手推的?左手还是右手,啊?”孩子吓坏了,本来做错了事情,他还有点愧疚,甚至有点想改过自新的想法。此刻内心却被恐惧占满,他颤颤巍巍的说:“左手。”父亲拿着刚烧红了的熨斗便向那只手掌压去,压下了他所有的愤怒,以及这些年的忍耐。孩子的叫声穿过了十条街,传进了每个认识这个家庭的人的耳朵里。
后来的他早早辍学,染着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头发,穿着布满铆钉铁链的服装,纹着各种款式的纹身。
每次谈到他丑陋且残疾的左手,他还会得意的用右手抽着烟,笑着说:“还好当时老子聪明,说的是左手,不然老子右手要是废了,偷东西和打架哪有这么利索。”
“穷养儿子富养女”一句在教育方面的经典俗语,本来是没有错的,但是有些家长却完全曲解了它的意思。可能在他们眼里,“穷”与“富”就仅仅是经济条件的好坏,从来没有想过让自己的儿女在精神上富有,在经历上丰富,在关爱上富足。
中国教育的现状是,越是社会的底层阶级越是宣扬“读书无用论”。
再看看大城市,天价学区房供不应求,孩子们利用点滴的课余时间参加各种兴趣班和夏令营,家长倾尽所有为孩子提供教育资源。2011年,一位教龄15年的老师在网上发了一篇引起大众哗然的帖子,直言“寒门再难出贵子”,很多人不愿意承认,但事实依据摆在眼前。
在性格上,被关爱包围的孩子,会比那些总是被嘲笑打击的孩子更完整。在学习上,教育资源丰富的孩子显然更具竞争力。中国社会的普遍现状是,越是处于阶级下层的人群,除了少部分父母会重视孩子的教育,并且愿意为之付出金钱和汗水,而大部分的父母则坚信“读书无用”,与其读书不如打工,还能为家里分担一部分经济压力。“寒门再难出贵子”不再是谬论,而是中国社会的现实。
每一个小孩,都是一粒花朵的种子,你若用心浇灌,便会成就芬芳与艳丽。不要再相信什么孩子什么样子靠自己的造化,你们可能不能把一颗普通的种子,培育成名贵的花儿,但是要若是要掐掉那萌发的嫩芽,真的很容易。
青禾果,一个老想着回老家种地的女大学生,文艺矫情青年。超级喜欢小孩子,尤其是那种甜、萌、软、香、红红小脸、又白又胖的小娃娃完全没有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