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招教考试又开始了,今年我们这里需要招聘1000名教师,刚听到这个数字,着实吓了一跳,原来现在的教师队伍缺口这么大,从这个方面来讲,是不是也可以反映出现在的高校毕业生真的都不愿意作教师呢?其中原因,我们各自体会吧!
之所以对此有所了解,缘于这几天应邀去给朋友帮忙,为即将参加面试的学生指导一下面试的微型课。从昨天下午开始,陆陆续续地过来了四五位同学。这些同学中,也是各具特点,各有差异的。有的同学一点就过,每个环节有什么问题,该怎么改进,说上一遍两遍,她就基本上能用自己的语言、方法对自己之前的设计进行改进;而有些同学则是连基本的教学流程都不清楚,一问才知道,原来毕业几年来从来就没有进过学习,也从来就没有接触到课堂教学,等于是零基础起步。该怎么为他们指导,让每个同学都能上出自己的特色,都能顺利过关?一时间,我倍感压力山大!
由此想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不也是像这一样吗?每个学生由于家庭背景,学业基础,个性志趣等方面的不同,因而造成了他们丰富、多元的个性差异,那在实际教学中,如何统筹兼顾学生的特点,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发展,是我们面对的一个困难。其实,任何时候,任何事情,都会有困难,关键在面对困难时,我们是否能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困难,并积极地寻找解决困难的方法。
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也许从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方法:
学校应尊重差异,提供适切性的优质教育,既培育适宜高端人才基础性是成长的沃土,又构筑适宜合格公民健康成长的乐园。
在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者有一份责任,“面向全体,不失一生,让每一个学生发光”。
为了照顾各个层次的学生,国家提出了“做有层次无淘汰的教育”。培养尖子生,带动中间生,关注临界生。让优秀学生冒尖、拔萃,让普通学生走出普通,超越平常,让有后进的有潜力的学生少一些遗憾,多一些校园生活的成功体验。
我很喜欢“其中的两句话--“做有层次无淘汰的教育”,和“让有后进的有潜力的学生少一些遗憾,多一些校园生活的成功体验。”
的确,无论学生的基础如何,能力怎样,他们都需要得到老师的关注,有时候在课堂上,一些程度稍差的学生,回答起问题来,特别费时间,之前我总是会打断他,让别人来回答。慢慢地我知道了,这次回答对别人来说可能不算什么,在老师看来,哪个同学回答都一样,可对于这个同学来说却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应为每个孩子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注和爱,让每个孩子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在自己原来的基础上能够有所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