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是最好的老师。
读书,是你投入最低收获最大成长最快投资。
当你开始阅读时,你才会意识到你的不知道,记得上学时教室里常写的标语就是“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当自己生活遇到某方面的问题,由此找到需要的书籍,这样看起来就会快很多。而且,因为自己急迫想要解决问题,就会卯足一股劲来读完。
阅读应该是一个终生的旅程,它不应该是随兴而起的。这世间万物都是要靠量变的积累才能引起质变,阅读也不例外。你阅读过的每一本书,它都会附着在你的思想里,就像毛毛虫在蛹中溶解了自己的组织器官。你越是积累,你的思想越是丰富。
读书越多的人越会觉得自己所知太少。读书是一个“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知道自己知道”的过程,想要一步步地进阶,那就需要让读书永远成为进行时。
1的365次方=1,1.01的365次方=37.8。
1是指原地踏步,1.01是指每天进步一点。
365天下来,有的人一事无成,有的人却实现了跨越式进步。
当你有所成绩,处在被人称赞羡慕的世界里时,请提醒自己是时候收收了。意大利插画家Marco Melgrati,曾根据现实题材创作过一幅画:画中,猫把蛇尾当成鼠尾,毫不畏惧地抓着蛇的尾巴玩。这幅画是在告诫人们:不要高看自己,也不要低估别人,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跟你玩的是谁!1
做人,永远不要太拿自己当回事。
把自己看得太高,只会被别人看低。
把自己看得太重,只会被别人看轻。
生活中不要太拿自己当回事,我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只螃蟹在水底傲然独步,渔夫用竹竿在它背上轻轻敲了一下,螃蟹立即暴怒起来,喊到:“你是什么东西,胆敢冒犯我!”于是举起前螯,钳住竹竿不放,直到渔夫把它提出水面,它还在气冲斗牛,螃蟹是死在了自己的狂傲上。
做人也是如此,太拿自己当回事,那会是一场灾难。
历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战中,曹操率领两万余人,对抗袁绍十万大军,双方兵力悬殊,最后曹操却以少胜多,出奇制胜击败十万袁军。为什么佣兵数十万的袁绍会败的如此惨烈呢?其实,答案就藏在两人的为人处事里。他们手下都有大量猛将谋臣,曹操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虚心接纳能人之言。袁绍则骄傲自大,唯我独尊。出兵攻打曹操之前,属下曾苦口婆心劝阻,此时不能进攻。可惜袁绍根本不听,一意孤行地派一个嗜酒如命的士兵去看守粮草,最后惨败。
人,常常就毁在太自以为是,以为自己很了不起,说什么做什么都是正确的。实际上,只不过是一场对自己能力的误判和高估。杰克·伦敦在《海狼》中说:“每一个人都把自己当作钻石,而在别人看起来,却只不过是钻石的同素异形体:炭。”
一个人无论拥有什么样的身份和地位,不自大,不自夸,不自耀,方能走得更远。爱因斯坦有句话:“当你看得起任何人的时候,你离成功也不远了,当你看不起任何人的时候,你离失败也不远了。”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关系。
20岁时,你不会顾虑别人对自己的想法;
40岁时,你不理会别人对自己的想法;
60岁时,你就会发现别人根本就没有想到过自己。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不要觉得自己了不起,不把别人放在眼里。有人把你当手心里的宝,也会有人拿你当脚底下的草。
最后分享我从阅读体验中,总结出来的几句话与大家共勉:
>生活不是过一天就过一天,该是过一天就累加一天,不要在从众世界里淹没了自己,我们每个人都能自由。
>生活绝不是要牺牲些什么,而是利用你脚下的路,去追求一种幸福,是一种人生享受。
>当你亲力亲为的付出,给了身边人以能量和回馈的时候,你就有了足够的勇气和坚定的自制力,让你体验无与伦比的内心丰腴与本真的快乐。可惜的是,大部分人都死在了坚持的半路上。
>假如人生是线,你此刻的感受只是一个痛苦点而已,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美好的点连成线。
>运动让我勇敢坚韧的面对一切,工作修行更好的自己,读书拓宽我的边界。
>人这一生一定会遇到很多很多的困难和痛苦,但困难和痛苦越大,越会发现那个了不起的自己,与苦难相比,得到的幸福和喜悦终将会更多。那些痛苦和困难的到来,都是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
相信每个人都会有生活的困惑,当你无路可走不知所措时,那就去阅读吧!
关于16年运动、读书更多的分享,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搜索):木子读吧,等你哦!
健一生身,读千卷书,行万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