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常乐一一不易

明朝有个叫胡九韶的人,每天焚香顿首,感谢上天赐他每一日清福。老婆笑问,一日三餐全是菜粥,何来清福可言?胡九韶说,我生无兵祸,家无饥寒,塌无病人,门无讼事,非清福而何?


如此说来,幸福的确只是一种感受。如果你不再年轻不再豪迈不再踌躇满志,幸福就无所谓高低深浅。“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说的就是对幸福快乐的理解。而相反一个人如果对欲望不加控制甚至欲壑难填,就会很难感受到满足和幸福。所谓封侯恨不授公,授公恨不称帝,称帝恨不长生,明明已经达到90分的幸福指数,却恨不能完美超过100分,那就是自寻烦恼,跟自己过不去了。


在这点上西方却有一个观点值得我们学习,他们认为,幸福应该是一种经过节制了的满足,也就是说,如果你觉得90分的幸福感自己已经非常满足,那么不妨节制一下,尝试着过80分的生活,然后逐步适应,你就会更加珍惜79分的幸福感。所以会有很多富豪热衷慈善,把一生的财富捐献给社会而不给子孙留下一点,就是把追求当成一种幸福,担心守成会消磨了后代去励志。


而我们当中却很少有人准确把握什么是幸福,似乎没有谁会把对幸福的追求和享受,当成是同一个概念,只会认为追求是一个动态过程而享受只是一种结果。这看起来似乎是必然的逻辑,岂不知,追求幸福的过程就已经在积累对幸福的体验,而不能只感受苦难和辛劳。没有谁可以用一生来追求,等到离开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刻,才去感受自己究竟幸福过没有。


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成者一二足矣。知足常乐也不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Sinopec淡然 知足常乐,语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六章俭欲:“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Smiles淡然阅读 2,056评论 0 4
  •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班级:19思政本 姓名:黄德梅 悲欢离合是人生的常态,没有谁的一生是完满的度过,但却可以...
    爱之城阅读 130评论 0 0
  • “知足常乐”,是中国人做人的一种境界,这说明人获得满足和快乐并不那么困难,关键取决于人的精神状况。就这一点来说,所...
    c043ba85fe19阅读 1,383评论 0 1
  • “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老子》 今天读林清玄的《知足常乐》,先生讲了一个故事...
    时光简史_21b6阅读 313评论 1 0
  • 个人而言,简约已成为一个让我感觉舒适的生活习惯。思想也更加简化。 "知足常乐"? 有些人会将知足常乐与不求进取或懒...
    a210b1d7a2ab阅读 44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