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到赵校和李校让我跟大家聊聊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做法的通知后,我就在想:我该从哪里讲起,我该讲些什么?我讲的能不能让青年教师有收获?虽说班主任工作我做的并不好,但是这么多年的岗位坚守,多少还是摸索、积累了一点体会。我想从我班主任成长的三个关键时期分享,虽然期间有迷茫,有心酸,有委屈,但是有班主任这份角色带来的幸福、满足,我也希望通过自己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的的分享,让年轻老师在技术层面可操作,在精神层面可生长。
一、跌撞
2009年,我应聘到濮阳市的一所重点小学代课,这所小学名气大,一般情况下很难进入,我第一次的应聘就以失败告终,这次能应聘成功应该感谢一位老师(是真诚地感谢),如果没有她的离职,我也不会有机会接手她的班级,更不会进入这所重点小学。
这位老师的离职不是主动的,而是被动,她的离职带有一定的屈辱性(这也是我后来了解到的),她是在寒假放假前,被家长拉着条幅堵在学校门口逼着学校将她解聘的。不了解内情的我一开始以为这位老师肯定是违返了师德师风的规定,犯下了伤害学生的事情,后来才知道其实并不是。一个刚毕业的小姑娘,好不容易应聘到这样的一所学校代课,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去教导学生、管理班级,没有侮辱、体罚学生,更没有教学事故发生,家长集体要求解聘她的理由仅仅只是因为她是一个新老师、年轻老师、一个没有经验的老师。
这所重点学校的老师素养都很高,她一个刚刚毕业的老师与这些优秀的老师相比的确是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学校里年轻的老师不只她自己,可谁也没有想她因为自己是年轻老师而被家长群起攻之。这是为什么呢?这要从学校的旁边新建的高档小区说起。这一届一共八个班,前七个班早早的就组建了班级,这个特殊的八班是高档小区的开发商与学校协商后临时组建起来的,所以,这个班的孩子百分之90以上都来自于这个高档小区。高档小区的业主非富即贵,所以他们理所应当地认为自己的孩子应该进到最好的学校,应该遇到最好的老师。也正因为家长们这样的想法,导致了一个年轻老师的悲剧。
我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接的班,我不知道校领导是怎么考虑的,我瘦瘦小小,也是初出茅庐、没有经验,这跟家长提出的要换一个有经验的老师的要求是相悖的,他们不接受我的上一任老师,能接受我吗?
我在接班时根本不知道这些内情,还为进到名校代课而沾沾自喜。当数学老师善意地提醒我,委婉地把内情告诉我后,我心里一下慌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不干吧,好不容易找到了心仪的工作。干吧,我可不想让家长也堵在校门口要求解聘我,这多丢人啊,我一个姑娘家还咋见人啊。
正在我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办公室的老师好想看出了我的想法,一个个的都鼓励我、开导我。这时候,教导处的吴主任正好来找我,知道了我的想法后,豪爽的东北汉子当即给我吃了一颗定心丸:“好好干咱的,只要你没做错什么,学校绝对不会再让他们这样无理取闹。如果咱没有错,他们真闹事了,让他们对着我说!”吴主任掷地有声的话语让我的眼泪瞬间决堤,我默默地对自己说:干,不能辜负吴主任和学校对我的这份信任,或许我比较幸运,不会出现那样的情况。
我以为我的幸运会让我免遭伤害,谁知道比伤害更严重的侮辱就在第一次家长会上来临了。家长会刚开始,我的话还没讲完,就有一个家长站起来指着我说:“我们不想让一个年轻老师教,我们的孩子不想做为你的实验品。”听到她的指责,瞬间激起了我不服输的劲头,我迎着她的脸庞,真诚而又不卑不亢地说:“虽然我不如老教师有经验,但是我有着别人比不了的热情和精力,你们的鞭策也将是我接下来工作的动力。”我掷地有声的话语让那位家长哑口无言,而我在心里更加坚定了一个想法:我要证明给所以人看,我不是一个差劲的老师。
接下来的日子,我把自己泡在班里,留心观察学生、公平公正地及时地处理学生问题,跟在老教师身后请教解决问题的办法,想方设法把班级管理好,卫生纪律都要争流动红旗。为了能赢得家长的尊重,我不仅在班级管理上下劲,还在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了上好课我就跟着老教师学,我一字不漏的做好听课记录,自己去模仿、摸索。那个时候我在办公室经常备课、做课件到深夜,好多次因为走的时间太晚被锁在楼道里,只好跳窗回家。
悄悄地努力,默默地前行,不为别的,只为心中的那份执著:做,就做到极致!
在这样的压力下,一个月的时间,无论是我的课堂还是班级管理,都发生了变化。武校长第二次听了我课后跟我说:一个月前听你上课,你班学生就像小虫子一样乱动,这次他们竟然都能坐的这么端正,这说明你这个小朋友下功夫了。听到校长的鼓励,我的眼泪决堤,心酸、委屈、惊喜交织在一起。我的用心和努力终于得到了校领导的认可,虽然有几个家长还会鸡蛋里面挑骨头,但是绝大多数家长也都从刚开始的敌对变为了接受和支持。
二年级时,我因为工作原因要离开他们,几个孩子回家哭得吃不下饭,非得让家长马上给我打电话询问原因,甚至还有两个家长跑到学校拉着我的手直掉眼泪。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努力,所有的辛苦,所有的劳累都是值得的,同时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坚定你的目标,成功总会有一天出现在你的眼前。
就这样在跌跌撞撞中我走过了初为班主任的迷茫,也走向了新的教育生活。
二、起步
2011年我成为了一名有身份的老师,在欣喜之余,我又有了一丝哀伤:我要离开生活了20多年的故乡,孤身一人去到鹤壁这所陌生的城市,开启我未来的生活。我有太多的担忧,怕孤独、怕不适应、更怕想家。
带着这样的担忧我来到了这座陌生而又满载希望的城市。分到的学校是一所不大的学校,因为在主干路上,因此是区里重要的窗口学校。学校为了偿还基建投资所欠下的债务,招收了住宿班,接收的都是周边农村以及安阳、林县的学生。住宿班的老师不仅有正常的教学任务,还要负责一天三顿给学生抬饭盛饭、打扫卫生、看晚自习,甚至晚上还要留宿在宿舍看护他们。
听说来了新老师,原来住宿班的老师立马不干了,在什么都没搞懂的情况下,我又接起了住宿班的任务,成为了全校唯一一个在校陪学生睡的未婚老师。最开始我有些想不开,盛饭、看晚自习都没问题,我一个姑娘家的怎么跟着那么多孩子睡啊,况且住宿环境又是那样的差。
可人生地不熟,又是初来乍到,该怎么跟领导开口呢。算了,自己迎着头皮干吧、熬吧,等我也熬成老教师,我就可以不干了。
在这样的期盼中我开启了自己第二个阶段的班主任工作。住宿班的孩子都是农村的孩子,孩子单纯,家长也真诚。因为离得远全是校车接送,所以我和家长的沟通都是通过电话联系,家长在电话里说的最多的是感谢,是信任,更有很多家长直白地说:“老师,孩子不听话,你该吵吵,该打打,放心,我们家长没有意见。”家长们朴实的话语和这种莫大的信任让我又奋不顾身地投入到了接下来的工作。
三年级的孩子要在学校憋5天,晚上除了上自习没有任何娱乐项目。在我的记忆深处总会浮现这样的画面,外边的小贩忙着煎烤肠、炸鸡柳,这些孩子就挤在校门口里面眼睁睁地看着,时不时还咽下快流出来的口水。这样的情景,让我很是心疼。我在心里对自己说我要好好的对他们,不为别的,只为我和他们一样都是孤独的外乡人。
白天我们一起上课、吃饭,晚上我给他们读书、讲故事、带着他们搞丰富的活动。比如:才艺大联欢、讲故事会等,我们没有预演彩排,没有提前安排,只要谁想表演都可以站到讲台上来。我还利用自己朗诵的特长,给他们排练朗诵,教他们怎么发声,怎么处理感情,怎么在舞台上站位,我还发现了两个朗诵的好苗子,并把他们引上了后来的专业播音之路。
就是这样,我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多地让他们的在校生活丰富、有趣些。
这个班我一直带到结婚、生子,直到把他们送到毕业。这些淳朴、善良的孩子让我的异乡生活不再孤独,也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你对他们的一点好,他们都会用自己的方式回报你很多很多。就在去年,一个孩子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他的家长不知道怎么找到了我的电话,特意打电话跟我报喜,同时也向我表达感谢。其实,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没想到却成为了孩子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他人,这是教师这份职业带给我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产假归来,学校领导分给了我一个实验班,进实验班的孩子家长大都重视教育,或者说也有良好的经济基础。
这班孩子很聪明很活跃,从开始带他们我就明显的感受到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问题集中体现在:劳动能力差,没有规则意识,没有良好的行为和学校习惯。一部分家长很溺爱孩子,平时学习不管,自己的孩子打别人不管,如果他的孩子能受一点欺负,他们家呼啦啦能来一群人到学校找老师理论。
班级管理问题和家校沟通的问题摆在这里,我肯定要先集中解决孩子的问题,家长的问题就见招拆招,逐个击破。我加强课堂常规和学习习惯的训练:上课坐端正,桌凳摆放整齐,离开座位要摆椅子,卫生的打扫,书本书包的摆放,我都一一示范指导,并会有统一的要求,为了能保证常规强化的持续性,就选出组长进行监督,做的好的发给奖励,做的不好的必须做到为止。事实证明,孩子们的常规真的需要强化,而且是不能间断地强化。
不长的时间,孩子们就上了道,班级各项工作都稳步进行,接踵而来的家校问题又浮现出来。
小刘这个孩子很特殊,父母离异后他被判给了父亲,不久父亲再婚并有了另外的孩子,小刘只好跟着奶奶生活。因为家庭的特殊原因,奶奶对小刘极度溺爱,这个孩子虽不是张狂惹事的孩子,但是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态度也很差。上课不听课撕纸,他的桌子下经常是清理不完的碎纸,无论怎样提醒都起不到良好的效果。还有就是作业从不完成,课堂作业老师可以督促,可是家庭作业只能靠家长监督了。
几次三番跟奶奶沟通,奶奶口头上答应的很好,却没有一次落实过。不想孩子在刚进入小学阶段就落在同学的后面,无奈之下我拨通了孩子父亲的电话。孩子父亲来到了学校,从跟他的交谈中可以感觉到,他从未对小刘尽过父亲的义务,他只是小刘名义上的父亲,养育、教育小刘的责任都给了爷爷和奶奶。从这位父亲吞吞吐吐的话语中,能够感受到他现在的妻子不允许再让他管小刘的任何事情。
期望能让父亲教导小刘的希望完全破灭了,对于小刘的问题我只能再想其他方法了。无法形成家校共育,那我在学校多抓一抓,利用课间和其他课督促他把家庭作业完成。我还以为自己的认真负责会得到家长的支持甚至感激,没想到却给自己通了一个很大的篓子。
那天我刚下完课,校长就打来电话让我去办公室找他,一进办公室就看到小刘奶奶红着眼坐在一边,我连忙跟她打招呼,却没有得到她的任何回应。我暗自思忖,我没有做错事啊,我也从没对小刘有过言语和肢体的伤害,今天到底是怎么个情况呢。我忐忑地站在那里,等着校长的问话。
校长问我小刘的具体情况和表现,我实事求是地转述孩子的具体情况,当我把自己对小刘的一对一补作业的方法说出来后,校长立马打断我的话:“孩子的作业不要在学校写,特别是课下和其他课上更不要让孩子补作业了。”我顿时明白了为什么奶奶不理我的原因了,一股委屈和恼火冲上心间:自己不管孩子的作业,老师在学校补还不领情。
我强压下怒火,心平气和地问奶奶是不是觉得这样做孩子就没有玩的时间了,奶奶听后立马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孩子没有妈妈了,我不想让孩子受任何委屈,孩子不想写就不写吧,为啥要逼他啊!”听了这番言论我真是无语至极,可明知道跟她又讲不通道理。
我连忙递给她一张纸巾,安慰她说:“大娘,我理解你的想法。孩子爸爸妈妈分开了,又各自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小刘对于他们来说成了多余、累赘。我知道你心疼孩子,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弥补孩子。我也知道这些年你一定受了很多委屈,也一定付出了很多的艰辛,我很理解你。”听我这样说,小刘奶奶拉着我的手哭得更大声了,好像要把这几年的心酸、委屈全部发泄出来。
等她的情绪稍微平静下来后,我接着说:“每次打电话时都很匆忙,今天既然来了,我们去我办公室好好聊聊,校长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做,我们在这会打扰他的工作。”奶奶随声附和着和我来到了办公室,她跟我说了很多,有对儿子的埋怨,也有对小刘不学习的无奈以及辅导小刘的无能为力。我认真听着她的诉说,不去打断她,让她的情感和情绪得到宣泄。
等她完全平复了情绪,我语重心长地跟她讲:“孩子的处境的确是很让人心疼,可他至少还有爷爷奶奶姑姑的疼爱,你和爷爷对他的养育比有些父母做的都好。每天小刘都是干干净净的来上学,孩子也特别的懂礼貌,更没有骂人、打架的坏习惯,这都是你和爷爷的功劳啊。”
看到奶奶的脸上有了笑容,我顺势开导:“把孩子养育地这样好,我就不相信你和爷爷不想把他教导成一个有出息的人?”“当然想了,我也想着他能考上大学,到时候我也能闭着眼死了。”我连忙趁热打铁:“你还这么年轻岁,孩子以后有出息了,还等着你享福呢。”奶奶的脸笑开了花,“可是,不写作业、不学习怎么才能有出息呢?这样下去,长大也是社会的负担,别说你和爷爷享福了,一把年纪了还得为他操劳。”
奶奶听懂了我的意思,无助地说:“谁不想让他学习好啊?可我不知道怎么辅导他,也辅导不了。他在家哭闹说在学校老师都不让他玩,还不让他上课。我才说跟校长说说,让他下课去玩吧。”原来误会在这呢,我笑着说:“孩子小表达不完整,表述也不准确,再有事情你就直接给我打电话,咱俩单独解决又省事又高效。校长那么忙,咱不能事事都给校长添麻烦啊!”话说到这孩子奶奶彻底明白了我的意思,连忙说:“以后不会了,有事我就找你。”后来我们又对于孩子的学习、作业达成了共识,找了一个合适的方式,完成了这次特殊的家校沟通。
事情虽然解决了,但是我却陷入了沉思,我在反思自己工作的缺失、自己方法的不当,反思今后的家校沟通中,不能仅仅只是停留在孩子的学习层面,要了解孩子的家庭、家人,才能更好的、准确的找到教育孩子、帮助孩子的方法。
在这样的思考中,我发现现有的认知和经验已经给不了我更好的方法,我该怎样更好地解决班级问题,该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呢?我决定去书中寻找答案,《做最好的班主任》《班主任工作漫谈》《56号教室的奇迹》《爱心与教育》《做一名专业的班主任》……一本本书读下来,我对班主任有了更新的认识:班主任不是一个职务,而是一部涵义深刻的书。我要把班主任工作当成一种专业,我要做一名专业的班主任。
带着这样的目标和希冀,在十年的漫长摸索中,我走向了班主任工作的另一个开端。
三、跨越
2021年我迎来了自己教学生涯的第十个年头(从正式上岗算起)。为了给自己寻得一方更广阔的的平台,我努力跳出舒适圈参加郑州市中原区的招教考试。十年后再出发,我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前路一切“归零”,一切重新开始,一切也从心开始。
从一座四线小城,来到省会学校,我的心里充满了忐忑,我怕自己的不专业无法在学校站住脚跟,怕自己的能力弱让学校失望,我更怕身处异乡的孤独感将我吞噬。可是来到这里以后我才发现,我的想法是多么可笑。我们的学校以她最大的热情和胸怀接纳、包容、温暖了我这个外乡人。
永远忘不掉赵校第一次给我们开双减政策解读会,我不安地坐着那里,心里满是畏惧。当赵校亲切的话语响起,迎着她含笑的目光,我慢慢放下了戒备和不安,有了一种家的温暖。
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有在新学期的全体教师会上,我清晰地记着赵校用疼爱和鼓励的口吻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没做错什么,面对任何人和事都要不卑不亢,遇到事情不要怕,我和学校是你们最坚强的后盾。”赵校的话语一出泪水瞬间模糊了我的双眼,这写满温度与情怀的话语,把我拉回了十几年前,我的思绪又飞回了那个让我跌撞前行的岁月。我又一次幸运地遇见了美好,我又充满了前行的动力。
对于接下来的生活我满怀欣喜,心中对未来更是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当知道学校安排我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时,我就在心中做好了规划,我要用文字记录下这届学生的六年在校生活,为学生也为自己的教育生活留痕。从《给未见面的你们》到《兴致勃勃接受挑战》,再到《把不舍化为美好的故事》,两年间我写下了443篇班级日志,我用近40万的文字定格了和孩子们在一起的美好记忆。
不间断的记录让孩子对我多了一份敬仰,让家长对我多了一份信任、支持和尊重。特别是一年级入学初期,我的记录帮家长们消除了焦虑,他们从文字中了解到孩子的在校生活,对孩子少了一份担心,对学校多了一份信任。
孩子们会每天要求看班级日志,看看我的文字中有没有他的名字和有关他的故事。很多家长更是为了能第一时间看到班级日志,不仅下载了简书,还坚持等着我一天结束后的发布,不管多晚,他们都要等到日志。家长们的信任和支持,给了我莫大的鼓舞,我也把这份信任用我最大的努力去回报这群孩子。
两年班级日志记录让我的心思更细腻,也让我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从原来的管好一个班到关注到每一个孩子,不再以自己的意愿是否达成为目的,而是关注对于学生的成长是否有意义。不固执于自己管理的好不好,多聚焦于对学生是否有帮助,理解生命的不同与个性,尊重个体的多样性,更多的时候以一种平和和冷静客观的状态处理和解决问题。
两年的记录也让我懂得管班和带班是不一样的,教学与教育是不一样的,教书与育人也是不一样的。少一些功利主义的追求,多一些不为什么的坚持。与其想着怎么管好一个班,不如尝试多去了解每一个学生,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内心,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会更有效果和意义。理解生命的多样,尊重生命的规律,帮助每一个生命成长,这是我认为的教师这个职业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这也是“班主任”这个角色带给我们的不一样的风景。
从磕绊、起步到跨越,我用12年的时间完成了一个班主任的蜕变。12年班主任岗位的坚守,让我在不断地摸索中深深懂得:只要热爱,无处不风景;12年班主任之梦的执著,让我在无尽的追寻中坚定了成为一名专业的班主任的决心。时光清浅,却自有力量,在做专业的班主任这条道路上,我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这条路没有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