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信息请关注公众号 学箫镜铨
《彻底解决气息问题·合集》对呼吸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呼吸问题解决之后,如何把充足的气息转化为符合音乐要求的箫声,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来看看如何把音吹稳。
这里所说的把音吹稳,是指音量的稳定,以及音量变化的可控性。与之相对的,则是音量的抖动和音量变化的失控。至于音准问题,则是把音吹稳基础之上的另一个话题,后面会刊文专门来讲。
把箫声吹稳的本质,在于气簧形态和速度的稳定(气簧即风门到吹口边棱的气柱),在气簧形态和速度稳定的前提下,与吹口相互作用的气息,保持接触角度、流量与流速的稳定,从而保证了音量的稳定。
演奏者应如何操作,才能让气簧的形态和速度保持稳定?
简单来说,如果把吹响乐器看做一个动力系统的话,肺部收缩呼气是让气息呼出的动力侧,而“肺部→气管→喉部→口腔内部→风门”是传输气流的通道。
从动力侧来说,人并不能主动控制肺部,肺部收缩本身是一个被动的过程,但人可以通过让腹壁与横膈膜相互作用,使横膈膜缓慢上升,以及通过肋间肌的主动用力,维持胸廓不塌陷,来精确控制肺部收缩的速度;
从通道侧来说,人能够控制的是喉部、口腔内部和风门三个部位,这三个部位都可以对气流的流速产生影响,其中风门能让气簧的形态和速度发生巨大的变化。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已经看到,在吹出箫声过程中,人能够操控的参数,主要是:①腹壁与横膈膜对呼气力度(肺部收缩速度)的控制;②喉部;③口腔内部;④风门对气簧形态和速度的影响。
在这四个参数中,参数①牵涉到的是腹壁与横膈等大肌肉群,从控制效率上来说,利用大肌肉群(腹壁与横膈)在相当大的接触平面(横膈膜大略比人体腰部横截面积稍大)上发力控制,这对人体来说是一个相对容易完成的任务,因为肌肉力量够大,作用面积也够大,相应地,就容易做到稳定。
而参数②③④牵涉到的,都是颈部、面部的小肌肉群,比起横膈膜,其作用面积也相对小得多,在这些部位进行力度控制,稳定性就差得多了。举例来说,风门固然能让气簧的形态和速度产生巨大的变化,但在让气流保持稳定这件事情上,利用风门去不断微调,是很难做到稳定的。
结论,把音吹稳的正确操控方法:
应在气息的动力侧,即腹壁与横膈这一端发力(这就是常说的‘腹部支撑’),稳定地控制肺部收缩的速度——也就是吹气的力度;
气息通道途中的喉部(参考《放松喉部,箫声更美》一文)和口腔内部应充分打开,不对气流的速度做任何主动控制;
为了在箫上吹出特定的音,风门必须维持特定的形态,以塑造特定形态的气簧,但是要注意,一旦进入维持稳定声音的过程,从演奏者主观的角度来说,此时的风门只能用于维持气簧形态,而不应用于提升气速,提升气速的任务,应完全落在腹部支撑一侧。风门则应维持其形态不变;
总之,在维持稳定声音的过程中,应保持喉部、口腔内部的放松打开,维持风门形态不变,避免通过以上部位对气息进行扰动,让腹部支撑成为控制音量稳定的唯一力量。
还可以打个比方来理解这个问题。花园里喷水的管子,其源头是动力强大的水泵或水塔,输送通道和喷头的形状都是固定的,这样的系统,不论其动力大小,喷出的水柱都非常稳定——如果用脚去踩输送通道,或用手去掐喷头,喷出的水柱就很难保持稳定了。
初学者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腹部支撑的力度不够,导致气速不够,达不到某些音(如高音区)的气速要求,此时用喉部或风门卡气,似乎成为达到目的的便捷手段,一旦养成用这些不稳定部位卡气的习惯,再想要把音吹稳,就很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