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我参加的蒙特梭利3-6岁师资班的一篇论文。主要是讨论教师与预备环境的两个问题,特别是在100年后的落地问题。
我们上课使用的是台南光华女子高级中学出版的教材,翻译略有不同。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找一下大陆版本的,分别翻译为《有吸收力的心灵》和《发现孩子》。
以下是我的正文部分
关于提到的附录中这两段文字,第一段主要是在讲述教师的角色以及预备环境对于教育的重要性,第二段文字主要在讲对教师的精神预备要大于物性的预备。关于这两段文字所描述的场景对于当今社会环境而言是否还能实现,现在做一下探讨。
一、关于教师
现在我们总是在说我们应该提升我们的认知,然后行动起来。对于教师而言,精神预备就是在做认知的提升。那么,现在面临的问题并不是要去做怎样的精神预备,或者说做怎样的认知提升,而是怎样去做。
知行合一,是中国近几百年一直推崇的认知、行动准则,它他讲求认知与行动的统一,将二者放置于统一高度来进行。那很多人一直在疑问到底是“知难行易”还是“知易行难”,这是一个选择的问题。我们在关注眼前的认知的时候,往往只是一个知道的状态,而并没有到达一个真正的认知的水平。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行动,行动是促进将知道变为认知的过程。就像儿童之家的中的孩子们一样,他们不断的去尝试眼前的工作,直到一个他们认为的可以接受的甚至完美的状态。
我们不同于孩子的是,我们的抽象化能力要远高于孩子,同样就是你去回顾你初中时的学习难题,你会迎刃而解,似乎没有那么难了,这就是你的抽象能力变强大了。但是,即便如此我们仍需要一系列的“做”来进行实践。因此,当我们想去提升我们的认知的时候,我们的路径大致是这样的,知道“认知”→认可“认知”→行动(开始尝试)→反观“认知”→行动(继续尝试)→接受“认知”→行动(基本符合“认知”)→提升“认知”→行动(形成固化行为模式)。当我们完成这一系列的过程之后,我们才能真正提升我们的认知,换句话说就是完成精神预备。
这也是蒙特梭利博士所要求我们需要进行练习与观察的原因。当然,不仅仅是她的要求,这也是我们必备的行动准则。
二、关于环境
蒙氏的环境是在整个蒙氏教育当中是一个重要的特色,也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通过发现的力量、吸收的能力来进行教与学,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一个具有发现力的过程。
实际上,蒙特梭利博士在100年前的儿童之家的设计仅仅是一个环境的范本。那这个范本我们是否需要照本全收,是否需要照搬这是我们现在需要考虑的事情。近100年来,整个人类社会的变化是极大的,我们接触的信息量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不要说100年前,甚至说10年前都不是不可想象现在的样子的。
我们的脑习惯去寻找一个能够高度概括的方法去实现一些看似复杂的事情,这也是我们善于抽象和想象的能力,也是我们能够战胜其他物种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习惯性的找一个范本是正常的。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蒙特梭利博士经常指出,她所指出的只是方向并非结果和方法,就更不用提范本了。所以说,我们对于环境的预备的重点应该在于去揣摩和观察孩子的需要,特别是3-6岁这个阶段,这个阶段面对的变化不亚于进到小学之后的所面临的挑战。如果我们还是的对环境是简单的照猫画虎,那和工业化的学校有什么区别呢?
举个例子,我们知道自制力的形成是一个自我训练的过程。他需要纪律来学习机滤,在脑内则是一个脑内焦点与外部影响相互平衡的构建与适应过程。现在的整体环境与100年前大相径庭,我们为孩子提供一个乐园般的学习环境,但是一旦脱离这个环境,那将会怎样?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孩子的学习是从生活当中而来的,他大量时间是生活在另一种环境当中的。并且这种感受随年龄变化越发明显。所以说,我们目前看到的、布置的环境还能不能适应目前这样的环境对孩子脑部构建平衡体系的要求呢?这不仅仅是针对100年前的难题,也是人类进化历史的挑战。
三、我们应该这样去做
我们应该丰富自己的认知途径,不排斥任何一种认知的到来。我们会从中找到我们认可并能付诸行动的那部分,我们去实践、去构造自己的认知世界,做好自己的精神预备。
同时,我们要了解现在的环境与孩子需要的平衡点,从蒙特梭利博士指引的那个方向去看待的这个纷繁的世界,拥抱这种变化和不确定性。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意识到了两个问题,一个是无论做什么都是要适应这个社会趋势的,恰恰蒙特梭利博士对他的老师们也是有这样的要求的。
另一个是,我们现在执行的很多蒙氏幼儿园在本质上和“传统”幼儿园没有区别,都是一个刻板的、绩效化的学校。
所以说,方法、工具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方法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