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在柬埔寨暹粒市区北侧,吴哥国家博物馆对外开放。这里位于通往吴哥城的必经之路上,收藏着吴哥古迹出土的石像、浮雕、碑刻等文物,让游客全面了解吴哥王朝的历史文化和考古发现——
2025年1月31日下午,我来到吴哥国家博物馆,参观了馆内的所有展厅。博物馆坐西朝东,外观模仿吴哥古迹的建筑,拥有高棉风格的白色佛塔和红色门廊。目前,这里是柬埔寨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博物馆,服务设施完善,展览科技十足。
在博物馆大厅,购买12美元门票,顺着盘旋的通道登上二楼。从上往下,参观两层,推开一扇扇木质的大门,走进一个个独立的展厅。按照时间顺序,结合文物特点,回望辉煌的吴哥。在游览吴哥景区前,来这座博物馆参观,对即将开始的行程会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1.千佛展厅(1000 Buddha Images)
走进第一个展厅,门外摆放着贡品,展厅内陈列着1000多件佛像,包括石雕、木雕、金铜佛像等质地,时代不同,大小各异。在展厅的中央,摆放着石雕佛像;在周围的墙壁上,设有密集的佛龛,供奉着体量较小的佛像。
2.高棉文明(Khmer Civilization)
公元1世纪左右,受印度文明影响,在东南亚半岛上,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国家:扶南(Fu-Nan),其辖境包括现在的柬埔寨和越南的南部。当时,雕像被称为“金边风格(Phnom Da)”,使用榫头、拱门、道具等支撑雕像的身体。
高棉人是柬埔寨的主要居民,历史归功于中国文献的记载,可以大体分为三个重要时期:前吴哥(公元1至8世纪)、吴哥(公元9至13世纪)、后吴哥(公元14至20世纪)。
3.宗教信仰(Religions and Beliefs)
在印度传播来的婆罗门教和佛教的影响下,高棉人建立的国家宗教色彩浓郁,留下不同风格的雕塑和建筑艺术。吴哥时期,先后形成荔枝山风格(802-875)、神牛风格(877-889)、巴肯风格(889-925)、贡开风格(921-944)、比粒风格(944-968)、女王宫风格(960-1000)、巴芳风格(1050-1066)、吴哥风格(1100-1175)、巴戎风格(1181-1220)。
在吴哥古迹中,竖立着大量的林迦,象征婆罗门神湿婆。在造型上,林迦分为三部分,下部方形、中部八角形、上部圆柱形,被放置于象征女性的方形平台尤尼之上。
4.伟大的诸王(The Great Khmer Kings)
在吴哥王朝的历史上,出现四位著名的国王,被誉为“伟大的发明家”。在他们前赴后继的带领之下,将吴哥帝国打造成为世界最伟大的文明之一,留下了吴哥古迹等辉煌灿烂的世界文化遗产。
公元802至850年,在阇耶跋摩二世统治时期,将潭恩拉的两个王国合并为吴哥王朝;公元889至900年,在耶苏跋摩一世统治时期,开始建都于吴哥;公元1113至1150年,在苏利耶跋摩二世统治时期,开始修建吴哥窟;公元1181至1218年,在阇耶跋摩七世统治时期,开始修建吴哥通王城。
5.吴哥窟(Angkor Wat)
走下二楼,来到一层,这里位于博物馆大厅入口处,展厅中央摆放着吴哥窟的模型。通过近二分之一的剖面和平面,展示了建筑的内部结构和空间布局,清晰地反映了红土垒砌的台基和四周回廊的情况。
在吴哥历史遗迹中,吴哥窟是最负盛名的庙宇,乃苏利耶跋摩二世的骨灰埋葬地。这里的建筑坐东朝西,主体为三层方形基坛,中央是高耸的五座宝塔,周围环绕着城墙和护城河。在第一层回廊的内壁上,浮雕着战争、出行、烹饪、工艺、农业等画面,高度2米,长达800米。
6.通王城(Angkor Thom)
通王城是吴哥王朝的首都,名为“大城市”之意,也被称为“大吴哥”。这是一座周长12公里的方形城池,全城共有五道城门,四道通向城市中心,还有一道通向皇宫。在通王城中心,坐落着巴戎寺,北侧分布着王宫、巴芳寺、大象台、癫王台、圣琶利寺、提琶南寺和十二生肖塔等。
公元1296年,中国元朝使者周达观来到吴哥,在一年的时间里,记录这里的生活。回国以后,编著约8500字的《真腊风土记》,成为研究吴哥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包括城市、居民、环境、语言、法律、贸易、仪式等。
7.石头的故事(Story From Stones)
这里竖立着十几块石碑,均用砂岩雕刻而成,四面打磨光滑,表面刻满文字。有的石碑呈长方形,有的石碑呈立柱状,文字为梵文和高棉文,记载着当时人们的生活、信仰、传说故事、历史事件等。
8.古代的服饰(Ancient Costume)
在展览的结尾处,通过大量的人物雕像,展示吴哥王朝的服饰特点。但是,无论男女,好像都不穿上衣?只有下半身穿着短裙,头顶戴着精美的发冠,身体重要部位佩戴耳环、项链、手镯、臂钏、脚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