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三变”意识 提高斗争本领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敲锣打鼓,随随便便就能实现的,党员干部需时刻准备好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坚定信心、锐意进取,主动识变应变求变。

        以“于安思危,于治忧乱”的识变意识,保持头脑清醒,增强政治定力。“察势者智,驭势者赢”准确识变,是对时局的敏锐感应,对形势的准确判断。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战胜风险挑战中壮大。当前,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员干部要有高度政治敏锐性和责任心,时刻牢记“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要能透过表面看本质,透过问题看实质,由小见大、防微杜渐,眼光长远,时刻保持识变的敏感性。要注重学习,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敏锐力,认真把握方向、把握全局,率先垂范,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

        以“积谷防饥、曲突徙薪”的应变意识,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风险。“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科学应变,需抓住重点,实现关键突破;赢得主动,防范系统性风险。重大风险挑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绕不过的门槛,我们越发展壮大,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就会越大,面临的风险就会越多。党员干部需“防患于未然”打破惯性思维,提高处变不惊的应变能力,把工作的经验与智慧转化为对提高事态发展、局势演变的预判能力、决断能力。面对变局冷静思考,敢于担当,找出关键,因势利导,统筹谋划,精准施策,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

        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求变意识,发扬斗争精神,提升斗争本领。“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主动求变,在调整和变化中寻求新的发展路径,才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发展。“变化者,乃天地之自然”中国要发展,必须通过改革创新大胆探索,不墨守成规,不故步自封,才能在变化中求进步。党员干部须摆脱固步自封、安于一隅的“躺平”思想,以主动求变、锐意进取的斗争勇气,不断破除安于现状的思想,树立争优创先的意识,在适应中占据先机,面对风险和挑战,锤炼主动求变的胆魄,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仅要乘势而上、抓住机遇,更要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啃“最硬的骨头”、接“烫手的山芋”,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战略清醒和“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政治定力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