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忙完了各种杂事,身体状态也调理好了,于是,在中秋假期最后一天上去医院,收拾一下自己的烂牙。
在今年二月份,我去医院洗牙,顺便检查了牙齿,当时牙医说我这口牙情况很糟糕,烂了很多,之前补过的牙烂得更严重了,要做什么根管治疗还有嵌套等等,说了一通,直把我说得胆战心惊。
听着是一项大工程,少不了花钱,我假装冷静,问:“那医生,这些都做完,大概要准备多少钱呢?”
“一万一差不多了。”
我当时心就凉了一截,一万块钱对我来说可不是个小数目,当时,我还在生病,本来就花了很多钱,再说,身体状态也不好,担心做这么大一项工程,会加重身体负担,所以想等身体好了,自己工作后领了工资再做。
基于以上的考虑,当时只是洗了牙就回家了。但是我没有忘记医生的话,所以,身体状态恢复比较好了,我就急忙忙跑回医院了。
但是,这一次,我听从老妈的安排,换了一个牙医。这是为什么呢?
02
第一次到口腔科就诊的时候,护士把我安排给了王医生,当时是治疗牙龈发炎,根据王医生的意见,还进行了洗牙和补牙。后面,每次到口腔科检查,护士自动默认挂号到王医生。
让我苦恼的是,每次的就诊都不是很愉快,这个王医生在检查牙齿的时候,总是用力戳我的龋齿,我感到特别痛。检查的时候戳,那我没有意见,问题是,两次他都是说了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后,我还在消化信息的时候,冷不防地他就戳下来,说:“是已经很严重的,要尽快处理。”
我被戳痛了,最多忍不住叫出声来,我发誓,我的声音也是懦弱的,短短的一声,音量跟说话无异。我妈跟我不一样,她性格还是比较强硬的,更加是看不惯别人“欺负”自己的孩子,她就会很生气地问:“你为什么要戳她!”声音粗粗的,脸色自然也不好看。
这时候,那个王医生就不会说话。
我赶紧拉一下老妈的衣角,我是个胆小怕事的人,害怕得罪医生,他给我使坏,那就惨了。
其实,我妈先前就跟我讲,要换个牙医看的,但是,我想人家医院是这个操作,要是破坏了规矩,惹恼了医生,人家医生一家,换个医生,人家撺掇着不给你好好看,你糊里糊涂不就耽误了身体?因此,尽管就诊不愉快,还要提防老妈“护女心切”,搞坏了关系,我还是懦弱地留在王医生那里看。
老妈的意思是,要换个医生看,这个王医生很没有医德。
对于王医生的行为,我尽管是有些不理解,甚至是生气,但是我也不好评价什么。这次,我认可了老妈换医生的决定,主要是考虑到,之前在王医生补的牙,才没几年,就说坏得更严重了,我认为技术不怎么样。我要花这么大一笔钱做个大工程,还是找个技术好的医生比较稳妥。要不然就像那些豆腐渣工程,做了以后还要修修补补,让自己遭罪。我是很怕痛的。
在做这个决定之前,我是完全信任王医生的判断和治疗方案的。然而,后面发生的事情,让我大跌眼镜。
03
晚上七点多来到诊所,只有一个前台姐姐和陈医生值班。陈医生是给我妈看牙的医生,老妈说她的技术还不错。
陈医生是个三十几岁的女医生,戴着口罩,可是眉眼间还是看得出是个温柔、平和的人。
她让我躺下,张大嘴巴,给我检查牙齿。
陈医生的诊断结果是,有四颗龋齿,三颗是智齿,直接拔除就可以了,还有一颗是大牙,情况比较严重,但是要切开看情况,再决定是否要配合牙周治疗,还是直接填补就可以了。
我躺在口腔综合治疗机上面,张大嘴巴,医生拿着工具在我嘴巴里面敲敲打打、扣扣挖挖。牙根时不时传来一阵强烈的酸痛感,我分不清是酸还是痛,只好姑且称为“酸痛”吧。
我只能把注意力转移到头顶的灯光,医院的灯特别的冷清,白灿灿的,没有温度。钻心的疼痛让我心里有点悲哀,人活一辈子,真不容易,生老病死,皆是苦。
陈医生把龋坏处挖开,所幸,情况不算太坏,不用做牙周治疗,直接填补就可以了。
完成去龋的过程,后面的充填过程就完全放松下来了,除了吹牙齿的时候有点酸,就没有任何不舒服。
牙齿每天都要用,当然要选最好的填充材料,使用寿命长一些,自己也免了再折腾。不得不说,那么一丁点的补牙材料,就收368块,好贵啊!几年的时间,就贵了100多,亲爱的读者,保护好你的牙齿就等于挣钱了呀!
填充好龋洞,再做了一些调整,医生告诉我全部结束了,可以起来了。
我跟陈医生要镜子检查一下我的牙齿,我有些不敢相信,毕竟之前那个王医生说得那么可怕。
我不放心,又躺回去,把嘴巴张得更大了,说:“医生,全部处理完了吗?你再看看,只坏了那几个吗?我照镜子看到好多黑点,”我拿指头指了指有黑点的牙齿,“这里,这里,特别是这个智齿不是全坏了吗,这些都不用补吗?”
之前那个陈医生说我这颗智齿是全坏了,我看着也是灰白灰白的,像那些被雨水泡烂的墙。
医生似乎不理解我所说的,她将刮治器递给我,好让我指得准确一些。
看了我的指示,陈医生明白了,说:“这颗智齿没有龋坏,只是位置不好,清洁不到位,色素沉降而已。其他的那些是牙沟,不是龋坏,但是回去要好好清洁,不然也是很容易变成龋齿的。”
听完医生的讲解,我才安心地从床上起来了。然后要求医生开了两瓶漱口水,跟陈医生道谢后,就到前台结账了,总共一千五百多。
04
走出诊所,将近9点多,晚风拂面,让我清醒了许多。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许多,设想一下,如果我没有换医生,多花一万块的治疗费不说,天知道,那个王医生要对我的牙齿做什么。什么根管治疗,嵌套,是要把我的牙齿都敲碎了也要挣那一万块是吗?
作为一个完全信任医生的患者,当时医生说什么,自己都没有怀疑。如今,换个医生诊治,两种操作对比,才发现确实有不妥的地方,当初,那个王医生只是表面检查一下,还没有挖开龋坏处了解实际情况,就决定了一整套的治疗方案。
另外,那个色素沉降的智齿,却告诉我是“烂透”了,这究竟是专业水平严重不足,还是有意为之,愚弄患者?
如果专业水平不足,医生应该更加谨慎,采取多种方式诊断。如果是后者,那就实属歹毒,枉为医者。
不管读者如何作想,我得承认,我已经怀疑那个王医生的职业操守了,我甚至觉得,自己差点就经历了传闻中的“过度医疗”。
过度医疗,是指在治疗过程中,不恰当、不规范甚至不道德,脱离病人病情实际而进行的检查、治疗等医疗行为。小病大治,大病久治,都是过度医疗的表现。过度医疗是一种作恶,它让患者钱包受伤不用说,更可怕的是让患者身体受损,恶化体质状况。
发声反对过度医疗的走廊医生兰越峰说:“我觉得这个过度医疗和回扣,它的性质和那种伸手掏人家的钱,和小偷没有区别,我觉得它不仅仅是掏病人钱,把人家患者的健康和幸福,甚至生命都给葬送掉。”
在努力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的今天,我赞同对医生保持信任和友好,但是,我们也不能完全放松警惕。高估人性,受伤的往往是自己。
闲暇时候,多了解、学习一些医疗常识,也许我们就能避免被“过度医疗”。
有个亲人跟我聊起她生育的事情,她谈到在生下孩子后,医生还顺便让她做了个切除手术,原因是她2度宫颈糜烂。
现在很多医生已经站出来说,宫颈糜烂不是疾病,它本质上是宫颈里面的细胞长到外面来了,虽然看起来像是烂了,但纯粹是随着生理周期发生的正常现象,是不用做专门的治疗的。
那个给我亲人做切除手术的医生不知道这个宫颈糜烂是怎么一回事么?他能熟练地做这项手术,对它的起因不清楚吗?考试没有考过吗?显然不是!他心里都很明白,这根本不是病,却还若有其事地分出一个重度轻度,1度2度的差别,真是不得了。
那么,做完切除手术后,我亲人是什么情况呢?两个月的恢复期就算了,问题是做完这个切除手术,不能憋尿,厕所门口就在前面,尿就洒出来了。为此,她常常会面临一些尴尬。
就医过程中,遇到自己不能理解的情况,对治疗方案有所怀疑,不要犹豫,多看几个医生再决定,这是对自己的身体负责。
我们尊重医生的工作,但是也希望医生能够秉承仁心,对患者心存慈悲。为了挣手术费去损毁患者的身体,无异于贩卖人肉。
最后,我特别感激老妈的英明决定,换了一个医生,毫不夸张地说,是保留了我往后几十年的口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