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
一些上海人跑到深圳买了一把折叠伞,发现竟然是从上海运去香港,又转回深圳的。上海人很高兴,说是比在上海买少花了几块钱,深圳人也高兴,说赚了几块钱,香港百货公司也高兴,同样说赚了几块钱,真不知谁见鬼了!
——《山坳上的中国》中对1983年“倒卖”现象的一个实例描述。
1984
鲁冠球把40多万的次品当废品卖掉
张瑞敏砸冰箱
都表明了商品短缺时期的第一代企业家的自我蜕变正是从质量意识的觉醒开始的。
直至现在质量意识也是在企业决定生死的关键因素里占了一大块,以目前的形式将来将以中小企业为主导的市场里,产品质量和服务的意识将会越来越重要。
——1984
迟于世界100年左右,中国也进入的“公司元年”
在这一年,中国公司与美国公司之间的距离,不在创始资本的大小,而在各自对产业成长的视野和理解的差距。
1985
如果不根据当前所处的环境进行分析,盲目冒进,很可能做的是错误的决定。
无度的狂欢。
在那一年,盲目的引进大批量的先进设备和技术,看起来并不是理智的决定,事实证明的确存在很多弊端。
盲目引进上千万美元的设备,因动力问题长期闲置;
花八亿元引进的设备,因为能源不能供应闲置;
盲目引进大量生产线结果却并没有使用上多少;
此类情况在那一年比比皆是。
这个时候的中国公司,就好像一个青春期的少年冲进一片正在疯长的草地,你听到他的骨骼与青草一起向上生长的声音,过度的精力和热情挥霍似乎是无可避免的。
——1985年的中国“脚步越来越轻越来越快活”
1986
当一项公共需求无法通过合法的方式获得满足的时候,哪怕是最理智的人群也可能做出最疯狂的集体举动。
温州抬会的资金链断裂,使得人们从极度亢奋转为极度恐慌,成千上万的讨债者疯了一样冲向会主的家
拿着炸药包要同归于尽的;
把会主抓住,吊绑于柱子上,用竹签钉入手指,用铁钳焊烧胸肉,折磨三天三夜至使会主死亡;
上百所小学为防止学生在路上被讨债人抓走而纷纷停课。
短短三个月,温州63人自杀,200人潜逃,上千人被非法关押,八万多户人家破产。
——1986年,留存于中国现代改革史上的一个血腥而狰狞的片段。
1987
1987年,彼得·德鲁克出版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中提到“企业家经济”的出现,是美国经济和社会历史中最有意义、最富希望的事情。
这时,遥远彼岸的中国,第一次出现“企业家”这个名词。这一年,中国的众多企业纷纷开始冒头,国外众多企业也纷纷进军中国市场。
在这一年,华为、联想、蒙牛、伊利、哇哈哈等国内的一些企业开始冒头,摩托罗拉、肯德基、联合利华、雀巢等企业纷纷入驻中国。
这一年的氛围中,充满了动荡和求变,中国正处于温饱转向小康的社会不稳定时期,在这一个转型的时代,所有的价值观都亟待重建。
——1987年,企业家的年代已经来临
—END—
参考文献:《激荡三十年》吴晓波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