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尽管我们长这么大,读过的书也不少,学生时代和书本打交道也至少十几年,但是很多人还是不知道如何阅读一本书。
今天和大家分享《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这本书初版于1940年,作者莫提默·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即使距今过了将近70年,书中的方法依然有效,并给与我们非常重要的阅读帮助。
作者艾德勒拥有学者,教育家,编辑等多重身份,最为人所知的即以编辑指导1974年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书》而闻名于世。
查尔斯曾担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也曾协助艾德勒编辑《大英百科全书》。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把阅读分为4个阶段或者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
基础阅读是指最基本的阅读,即只要你识字就进入了这一层次。不需要任何阅读技巧。
这里我们先来看看第二个层次,检视阅读。
02,
培根曾说:“有些书可以浅尝即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
当你学会使用检视阅读时,你就会知道哪些书要快速阅读,哪些书需要细细咀嚼。检视阅读也才算是真正进入阅读的层次。
检视阅读有两个规则:
1)略读:
a, 通过序言,目录,索引,对整本书有一个整体上的了解。就像旅行前先看地图。
b, 可以挑几个章节来看,如果章节里有摘要记得仔细阅读摘要
c, 最后,随便翻翻整本书,可以大声朗读一两段。并要注意随时寻找和书相关的主题和主要论点。最重要的是,仔细看最后的两三页。
很多人看书不喜欢看目录和序言,直接翻到第一章开始读起来。这样的做法对于虚构类书籍没有问题,但是对于论说性,实用类等书籍就不再适用。
2)粗读:
意思是当你遇到一本比较难懂的书时,先把整本书全部阅读一遍,遇到不懂的地方也不要停顿。
这样做的好处是是帮助你读第二遍时能够对那些你不懂的地方增进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这两个规则都需要快速的阅读。
我们大部分人实际上都能够比他目前的阅读速度更快,阅读一本书之前我们应该要使用检视阅读方法来判断这本书到底适合什么样的阅读速度。如果所有的书你都用非常慢的速度阅读,那真的是很浪费时间。
这里有个小tips:
很多人都有读着读着就倒退的现象,可以试一试书中的方法:试着把大拇指,食指,中指合并在一起,让眼睛跟着手指的速度移动。然后你可以不断增加手指的移动速度,慢慢你就会发现自己阅读速度越来越快了。
但是,我个人觉得这只是个外在的辅助手段,最根本的原因是你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只过眼,没过脑。真正想要改善这个情况,还是要你阅读时更主动,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到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