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磊少
动销,是一个近年来不断被提及的词汇。尤其在移动营销领域,很多大大小小的品牌都在说如何解决动销,但同时我们也看到,真正可以做到动销的,少之又少,往往都被压死在渠道了,这也成了大多数代理商心里最大的痛。
动销,即拉动销售,指在营销的渠道终端,通过一系列的营销组合手段,提高销售业绩的方式。
促销是动销的方式之一,动销的手段和方式远超出促销的范畴。而动销是品牌和代理商配合的一个过程,通过总部输出,代理商执行,双重结合,从而真正的将销售从上而下去执行。
而今天我想说的动销,恰恰相反,因为它是别出心裁的一种自下而上营销方式。
通常而言,一个品牌方发布新品以后,都是先招最高级别代理,然后金字塔式的往下去销售。这样自上而下的模式可以最高效,也可以最快速帮助品牌商回笼资金,但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底层代理的能力级差问题。
自上而下的模式,其实很多高级别代理可能能力还不如他们招募的代理,只不过是眼光,也有点钱,顺便抢占了先机,提前卡位,所以看似一切都很正常。但其实招商并没有那么简单,它是一个综合因素的结果。
为什么渠道容易被压死?其实根本原因就在于很多代理不具备招商能力,或者我们说他们不具备动销的能力。要想出货,要么自己零售,要么就是通过招代理,教代理零售。从这个角度来说,最终渠道能不能流通,会不会被压死都是一种动销能力的体现。
由此我们引出今天的话题,逆向思维模式去思考动销的核心。
万丈高楼平地起。一个品牌的发展,一定是以底层代理是否可以动销为基础的。换句话说,产品是否真的可以到达终端消费者手里。因为只有产品走向了终端,才意味着一个销售流程的完成,也才意味着品牌是良性向上发展的。当然售后我们暂且不说。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模式,从底层开始招商?
如果说我们可以先从底层开始反其道而行之的招商,让底层代理先开始卖货,而作为品牌方可以配合搭售和体验式销售,先送一批试用装,这样疯狂宣传一轮以后,基本上底层代理的货可以出完,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台相应升级政策。
首先。作为底层代理,拿货不多,而且配合公司的营销活动,已经具备了基本的销售能力,那么能起来的也跟着起来了,起不来的,也无能为力。此时配合升级政策,自然更加简单和容易一些。
其次。作为品牌方,可以集中精力去做动销,带动代理的积极性,优胜劣汰,最终不断层层过滤和筛选有能力,有欲望,有魄力的代理,也不会因为底层压货而导致渠道不流通,形成死循环。
最后。解决动销。销售渠道是否流通,最终还是要看底层代理能否出货,如果我们可以自下而上解决产品销售问题,那么按照层层出货,级级销售的这个逻辑,是不可能解决不了动销问题的。
然而,没有一个品牌方愿意这么去做。因为太慢,这不符合很多品牌赚快钱的思维模式。大多数的品牌商,都是自上而下的金字塔模式。道理也很简单,品牌方可以最快,最短时间回笼资金,降低库存风险。
但我们是不是可以借鉴这种模式?并且两种模式加以结合和改良?招商自上而下,动销自下而上。如果这样,那我觉得是可以真正解决动销问题的。
因为我们最近就在做这么一件事情,在目前市场环境不是很好的情况下,经过一次的魔鬼训练,可以招募近百名新人,不仅真正实现了动销,而且留存率和升级率数据都很可观。其实也就是利用了以上所说的自上而下招商,自下而上动销的双向互通模式。
归根到底,动销的根基在于底层和品牌方的双向互动,单靠底层或品牌方都不现实。所以,任何一个品牌,要想正向良性发展,务必要解决动销。不然底层崩塌,一切都是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