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通识教育抄的比较火,与之相对,学校里的教育照搬硬套,知识落后,学出来好无用途,真是如此吗?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的定义
通识教育是教育的一种,这种教育的目标是: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 。
自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 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后,有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对它进行研究和讨论。虽然人们对于通识教育这个概念的表述各有不同,但是,对于通识教育的目标人们可以达成共识。
通识教育的起源:
源于19世纪,当时有不少欧美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创造出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自从20世纪,通识教育已广泛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
通识教育的优点:
1、通识教育已是世界各大学普遍接受的国际化议题,因而应当引起中国教育界的充分重视。
2、通识教育实际上是素质教育最有效的实现方式。
3、通识教育也是"大学精神"的课程实现方式。
4、通识教育是现代教育理念中国化的实践过程。
5、通识教育是防止学生偏科的重要方式。
6、通识教育还能防止因应试教育出现"高分低能"学生。
通识教育的局限性:
"通识教育缺通识"是通识教育的最大困境。通识本身并不是一门确定的学科,不同于传统学科数学、物理等,而是多种学科知识和实践应用的大杂烩。
学习通识教育也就不应当有统一的课本,而是六经注我的一个过程。
通识的学习不应局限于书本,和人的交流尤为重要,联机学习是最高效的学习途径之一。
多学科的积累,知识逐渐融会贯通,才能升华出为我所用的通识,指导我们的行为,提高综合能力。
学校里的教育也是通识教育的基础,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站在更高的地方,以更远的眼光去看待不断变化的世界,会看清一些过去、现在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