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爱说“对不起”
暴露了你的小心思
最近在网上有两个热点,分开看没什么,但合起来看,就特别有意思了。
一个是黄晓明,他因为在综艺《中餐厅》中的种种 “霸道”行为,被网友们骂上热搜。
大家反感他的,除了不顾别人感受,还有就是特别爱道歉,总把“都是我的错”挂在嘴边,但从来不改。
大家只是在指出问题,他动不动就说“都是我的错”,弄得他似乎特别委曲求全,真的看着都让人生气。
连他的妻子杨颖也忍不住在综艺吐槽他:“最讨厌黄晓明在吵架的时候说,你都是对的,都是我错。”
另一个是《上海堡垒》的导演滕华涛,耗资3.6亿打造的《上海堡垒》,号称对标《流浪地球》,现在豆瓣评分3.2,票房只有区区1.2亿,还被网友们称为“史诗级烂片”。
面对这一惨状,滕华涛站出来道歉,这听起来是在承担责任,但细细看他的道歉声明,反复强调自己多伤心,本心多善良,工作人员多辛苦,错就错在用错了鹿晗。
其实,这两件事情都引起了轩然大波,背后所折射的,是社会中有不少人根本没把“道歉”这件事认真对待。
像黄晓明,动不动就是 “都是我的错”,看起来是在道歉,其实只是为了平息对方的怒火,拒绝沟通;
像滕华涛,看上去是在道歉,实际上是推卸责任,毕竟这部电影除了选错演员,编剧、特效、节奏都是一塌糊涂,怎么光让鹿晗背锅?
这样的道歉,完全没有任何诚意可言,真的还不如不道歉。
很多人总把“对不起”挂在嘴边,但在他们眼里,这三个字只是一种工具,觉得一说出这三个字,就能平息对方的怒火。
但毫无诚意可言的道歉,其实是不尊重对方的感受,无视关系中本来就存在的问题,最后只会把对方越推越远。
一个真正成熟的人,从来不会把“对不起”三个字当成工具。一个人有多成熟,就看他如何道歉。
02
有些人道歉
只是为了“操控你”
心理咨询师李松蔚曾在书中讲过一个故事:
有一晚他出去吃宵夜,在饭馆看到有一对情侣在吵架,男生不断在赔礼道歉,女方拒不让步。
男生不断地说:“我都说了对不起了,我都说了对不起了,你还要我怎么样?”
女生只是在流泪,一句话也不说,然后男生又说:“我都说了以后再也不会了,你还要我怎么样?”
女生终于说话了:“对啊,我还能要你怎么样呢。”
随后男生又开始重复:“我都说了对不起了,我都已经…”
两个人这样争执了许久,最后双双离开,后来只有那男生一个人回来饭馆,生气地喝闷酒,老板和这男生很熟,就劝这男生:“多哄哄人家吧,谁让你惹人家生气了呢?”
李松蔚后来回忆,当时他在旁边听到老板的这句话,有一种石破天惊的感觉,就像为自己打开了一束光亮。
后来他把自己的感受归纳成一句话:
“对不起这东西,不能只当成一句方便省事的工具啊!”
道歉本来是一个本真的态度,就是做错了事、伤害了别人,内心自然涌现的歉疚,由于惊慌、自责,不知如何是好,最后只能化为“对不起”三个字,希望能给对方一点补偿。
这种情绪,本来是从内到外的一种反应,并不是“为了什么才特意存在的”。
但很多人的道歉,只是把“对不起”当成一种工具,带有一种非常直接的目的性。
你生气了?那我说句“对不起”,你不要再生气了;
我搞砸了这件事?那我说句“对不起”,你就原谅我吧。
越是想用“对不起”三个字弥补关系,对方也只会越发生气——因为你根本没有任何诚意去弥补对对方的伤害,只希望用这简单的三个字挽回一切。
这里面包含的,是你对自己对别人造成的伤害浑然不知,也不愿意把对方当成一个需要被尊重的个体,只想用最快最省事的办法让对方安静下来。
正如李松蔚遇到的那对情侣,男生一次次和女生表达着“我都说了对不起了,你还要我怎么样?”,心里其实并没有半点歉意可言。
他想的其实是,怎么这个女人这么不可理喻,不是说了“对不起”她就应该原谅我了吗,怎么还不原谅我?真的太不讲理了!
这样的心态,不过只是想用“对不起”三个字操控别人,对别人毫无尊重可言,又怎么可能奏效?
03
一个人越自私
越喜欢说“对不起”
有个朋友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件事,她底下有个实习生,在工作中出了差错,差点让公司的一个项目泡汤,作为领导的她也受到牵连,被狠狠骂了一顿。
这已经不是那实习生第一次出错了,我这朋友很生气,把实习生叫进办公室准备好好说教一下,但那实习生一进门就开始掉眼泪,拼命地说对不起。
她本来想痛骂这实习生一顿,看到这种情景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说:“好吧,没事了,年轻人难免会犯错,下次注意就是。”
但她把实习生打发走之后,越想越觉得不舒服:
她给公司造成了损失,也连累我被骂,而且也不是第一次犯错了,这说明她的工作态度本来就有问题,我说她几句也是应该的。
怎么因为她说了对不起,就变成我安慰她?明明我才是受害者啊!
有句话说得好:“自责是对焦虑和恐惧的缓解,是一种情绪宣泄,是一种对他人的强迫,是一种攻击。”
因为一个人做错了事情,如果他不停地道歉,表达自己很自责,其实并不是真的在向对方表达歉意,而是为了缓解焦虑,缓解自己对被惩罚的恐惧。
否则,他大可以通过承担责任,做点什么来弥补对方,以表达自己的歉意。
说白了,每一个“对不起”后面,都有一个“没关系啊”的期待。
不断地道歉,其实也是把自己放在一个孱弱的位置上,强迫对方以一个强者、审判者的姿态面对自己。
这时候,对方只能有两个选择:要不就是安慰他,要不就是惩罚他。
很多人总爱说“对不起”,并不是在为对方考虑,而是完完全全是在等待对方的原谅,等待对方来安慰自己。
就像文友丛非从所说的:
“陶醉在自责里是一种自私的表现,不值得被歌颂。”
04
真诚的道歉
至少包括这3点
当我们受到伤害的时候,不是一句轻飘飘的“对不起”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只有发自内心的愧疚,才能真正安抚我们的内心。
总的来说,一个好的道歉,至少要有三点:
1、 明确动机
很多人并不知道,道歉不是为了赢回别人的信任,而是为了完善自己的人格。
所以他们做错了事,总会抱有这样的态度:我都道歉了,怎么你还不原谅我?
作为受害者,我们并不需要你的道歉,你之所以要道歉,本质上是为了你自己。
做错了事情,就需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道歉就意味着你接受自己的过错,愿意为此负责任,这是一个人人格完善的重要一环,而不是为了别人所做的付出。
明确了这一点,道歉才有意义可言。
2、 自我反思
一个好的道歉,道歉者就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态度有问题就解决态度问题,能力有问题就解决能力问题。
如果没有自我反思,所谓的道歉只是一次不走心的表演,只是为了道歉而道歉。
3、采取行动
最后,就要向受害者说明自己的错误,也说明自己未来打算如何改变,但谨记一点,是否原谅你的决定权,永远在对方手中。
除此之外,你还要行动起来,去改正、去找方法弥补…
道歉是有担当有责任感的表现,但这只是第一步,而且是最小的一步,只有付诸于行动,才是最实际的行为。
05
一个人怎样道歉
就怎样做人
复旦陈果老师曾说:
“当我们在忏悔时,不要期待对方能够包容你,能够原谅你,你抱有这样的初衷在忏悔时,你其实没有任何抱歉,你只不过希望可以早日摆脱对方的职责。”
反复地说“对不起”,也止步于说“对不起”,其实就是没办法安抚自己做错事后的焦虑情绪,也没办法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不知道用行动去弥补对方,这是心智不够成熟的表现。
道歉,不是为了维持关系的委曲求全,更不是随口而出、给自己开脱的万能药。
说“对不起”,没有什么了不起,真正看到别人的需求才了不起;
自责和内疚,也没有什么了不起,敢于用行动去弥补对方才了不起。
真正的道歉,是经过深刻的自我反思之后,对对方的一份尊重,更是对自己的一份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