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读后感
去年国庆节放假,追剧《装台》,然后又看了《装台》这部小说。可还不过瘾,又找来了陈彦的另一部矛盾文学奖小说《主角》。这部小说主要讲了易招弟跟着她剧团上的舅舅来到了县剧团,但是因特殊原因成为烧火丫头,但是易青娥(她舅舅给招弟改的名字)一边当她的烧火丫头,一边练习唱戏,最后终于登台唱了主角,成为秦腔小皇后的故事。这本书确实是一本好书,它净化人的心灵,给人以力量。
在忆秦娥的一生中,有两次重要的命运转折,第一次转折是被舅舅领去唱戏,第二次便是意外的进入省秦腔团。忆秦娥的起伏跌宕的人生,跟她下的功夫和她得到的荣誉等永远都是成正比。越努力,越幸运。忆秦娥从一个烧火丫头成为秦腔皇后,考的不是天赋(刚开始到剧团上,胡老师也说过她的音不准),而是靠自己能吃苦、扎实的基本功以及日复一日的坚持。忆秦娥的成长中,遇见了很多个贵人,但不管是哪个贵人,不都是被她身上的这种品质所打动?
对于“主角”的理解,本书给我的最大启示是:我们在看到主角光鲜亮丽的同时,更要看到他们的远超常人的付出,看到他们遭受的非议,看到他们为社会、为大众做出的巨大贡献。一个人不管是作为主角还是配角,都需要保持一颗无杂念、无关名利、坚持不懈、精益求精的心,进而继续前行。就如同忆秦娥在灶房的那些时候,她什么都不是的时候,就是这样心无杂念的坚持着。
“主角”的涵义很丰富,不仅仅是指一个行业的佼佼者或“领头羊”,更多的是自我的肯定和觉醒。我觉得“主角”更是一种精神,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百炼成钢。
书看完了,可忆秦娥的形象还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从忆秦娥的身上学到什么呢?
我想,我们要学习的是忆秦娥身上的那种一心把秦腔唱好的钻劲儿。在十年前,我学习心理咨询师课程,课堂上,讲师说了一句话:“你要在你的专业上有做皇帝的感觉。”这一点,忆秦娥做到了。我以后,也要在我的课堂教学上再下功夫,尽管一直跟着我们群里的课例研讨学习于永正老师的语文课堂艺术,但实践这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一切成绩都是做出来的,这一点,向忆秦娥学习。
除此之外,忆秦娥不追求功名利禄的品质,我们更应该学习。选择了老师,就选择了清贫(还好,近些年教师工资上涨了很多),面对社会上的一些诱惑,我们要守住初心,守住三尺讲台,耐得住寂寞,把自己的精力与智慧奉献教育。切不可像个别老师,“身在曹营心在汉”,在学校里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好好给孩子们上课,这些老师可知道,你这样耽误的是一代人,毁灭的是一个又一个家庭啊!
“主角”,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角,踏实走好每一步,扮演好自己人生大戏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