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次的情绪化,是一次放松,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宣泄,并不会有任何的影响;
昨天晚上感觉睡眠质量很高,昨天很多的负面情绪都得到了消解,忽然就意识到我们能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是王道,而过分去关注别人的课题,不仅会使自己焦虑,担忧,而且毫无推进作用,反而会不利于自己的发展,自己未来的命运是由当下的自己所决定,而不是由你担忧的决定,你的担忧可能只是站在你现在的角度来看,如果换一个长远的角度向回看,你会发觉过分的担忧是没有意义的,适当的担忧是促进工作的催化剂,但要把握好度;通过与他人比较来评价自己的做法也不可取,那样不利于工作的完成和获得发自内心的快乐感,以及自信感;目前而言,我认为自信,就是有能力把自己的课题做好,先确保有,再确保熟练直到精通。
就像师姐所说的,你先确保有五幅图,然后再精进一步步完善,就像你先有篇文章,然后再完善是一样的,万事万物都要确保自己先有,再完美完善。比如核武器也是一样的,先确保要有,至于力度大小就是第二阶段的事情,没有就会处于劣势,这就是所谓的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
然后就是快乐感的获得,对于目前的我来说有些奢侈,但这是不健康的
1. 自己层面:我会构想自己不够优秀,贬低自己,来降低自己的快乐感:途径包括看他人的成果、看他人的工作状态、看他人的文章、看他人的朋友圈、看他人的生活状态,来比较自己,贬低自己,降低快乐感。
2. 他人层面:他人的批评和对我的评判也会降低我的快乐感,比如对我工作的质疑、贬低和不屑,不欣赏,对我的不重视忽视和忽略或者轻蔑,也会降低快乐感。
如果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看,我是为了让自己不快乐,而去贬低自己,降低自己的快乐感,我需要让我自己变得不快乐,而找到的方式。这种需求一部分来源于生理上的,一部分来源于谨慎的性格来源于紧张,对于毕业的紧张,需要我捏紧弦而不能大意
我认为的快乐等于退步和松懈,所以我故意让自己不快乐,因为我想要进步的认可,我对进步认可的渴求多于了我对自身快乐的渴求,也就导致了我宁可牺牲快乐也要追求进步,因此在第一层面我要否定自己贬低自己,而不是相反,因为除了自己让它这么做,否则它是伤害不到我的;第二层面,则是外界对我的评判,则是否定我的进步,我的进步得不到认可。
那么觉知这种我是为了进步才不快乐,已经是一种进步了,要坦诚地接受这个想法,下一个想法才是去改变它。
那么快乐实际上是一种满足感和充盈感,只有获得了这种充盈感,才能获得更大的进步,时时刻刻处在不满足匮乏和向外索取更多的状态,会让人的嘴脸变得丑恶,显著影响着别人对你帮助的可能性。这种充盈感不会阻碍你去进步,而是会促进你的进步,因为你的心态更加平稳了,更知足了,也就更加平和了,一切都很幸运,我自岿然不不动的定力,其实是内心的充实感,充盈和满足,而不是全天下人都欠我什么的恶狼形象。这才是快乐的真正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