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丽而静,和润而远,不疾不徐,知足常乐。
前两天听少年师父说起《金刚经》、《六祖坛经》及《了凡四训》,让我依稀记起了第一次去北京城皇家寺庙的一些往事。
2015年1月,那一年是我离开北京城的第二年。桂林飘着蒙蒙细雨,我说想去北京玩了,先生便给我买好了票。我先去了保定看望了老朋友,因为她刚生完宝宝,也许久未见,正好顺路,就在她家呆了几天。之后才去了北京城。
凤丫头早早到了车站,接我去了她的住处。我们一起去逛了逛曾经去过的地方,吃了呷哺和其他小吃,然后做了个头发。到了晚上,小瑞子便来了,晚上她和我们一起同住,我们相约一起去看望她的男朋友,所以就先去了北京门头沟斋堂镇向阳口大悲岩观音寺,之后去了潭柘寺。
听小瑞子讲大悲岩观音寺始建于明代,因寺庙建在石岩凹进处,“其峰峻顶接之青云,蔓林美翠围绕之岭坡”。而斜出的山崖又未将寺庙全部盖住而被当地人称为“盖不严小庙”。可能年代久远一些吧,这里的香客不断、香火旺盛。
在市区的时候,阳光明媚,暖暖和风,到了山下,大风肆虐。朋友说山路崎岖难行,建议就不要上山了,于是我们驻留在山脚下的三合院落。这里有几位带发修行的隐者和居士,他们下山来做饭,做好后会背着送上山。
我们要看望的这位朋友是个80后,剃了发做了和尚。正好轮到他留守,我们一起和面烙饼,择菜洗菜。有一位师兄,等不急冰冻的豆腐解冻消融,边拿来锋利的大刀帮我们切,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冻豆腐五马分尸了,可见功夫了得。
这位师兄,年过四十,有妻子儿女,然而他远离了他们,一人在这里读经说法。我其实是很不理解的,我不懂他们是为了躲避还是为了修行。
来来往往的香客络绎不绝。他们虔诚叩拜,小心翼翼地点香上香。香案上摆放的贡品满满当当,好多快临期的物品冰冻在冰箱,一部分食物就拿去煮了吃,这些贡品也会随机分给前来礼拜之人。
午后我和朋友去接水,遇到了一方泉水。它潺潺地从石雕龙头中流出,流入一方小池内,正如“津集滴水以盈池,汪洋碧透而清凉”所描写的一般,清冽甘甜。
晚间,一轮明月高高挂起,照耀着漆黑宁静的院落。我们坐在屋子里,这位师兄给我们讲说佛经,我和朋友聊天的时候他就诵经,听有关佛经的音频。他说不喜尘世,喜欢这青灯黄卷的清宁,他不喜欢尔虞我诈,不喜欢职场的那些弯弯绕绕。我不知道他是不是也在逃避。
第二天清晨四五点小瑞子早早起来给他们做饭,这位师兄照例去山上送饭。之后我们收拾完就出发去了潭柘寺,这里庄严肃穆,方丈大师和和尚众多。小瑞子和他的朋友非常虔诚,每个大殿都进去端正地朝拜,然后和他的师父讨论佛经、练字,我悠悠地坐在一旁观看着他们,想起了曾经看到的一句话:修行不是为了遇见佛,而是为了遇见你自己。
快到午饭的时候,大师让我们去食堂吃饭,去了那里,排起了长龙。大家都自己盛饭添菜,我才知道这里的饭菜是免费的,所有寺院内的人都可自取,除了游客,大多都是些居士、僧侣,我发现他们用完餐都要用开水把吃完饭菜的碗盘涮一下,然后喝下去,然后看到小瑞子也如此,我问她是不是也样那样做,她对我做了嘘嘴状,自己咕咚咕咚把她那碗喝完了,看着我为难的表情,她端起我的碗也一并喝了,这让我颇有些费解。
通过两次近距离的接触这些僧侣,我在想,他们到底是为什么选择了寺庙,而抛弃了自己的儿女、父母?我百思不得其解,是朋友所说读的渡人渡己还是消业障?
前几天我看到了一段话: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庙里,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脱离现实。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你的工作环境就是你的道场、你的坛城。
人生如海,一苇以航,消磨绚烂归平淡,独步秋风无古今。年轻人还是趁着韶华,做些有意义的事吧,不负岁月,不负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