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希望所有的玫瑰少年能再次相信自己。
也许是因为原生家庭对你的高要求,也许是因为家里老人对乖孩子的推崇,也许是你高敏感的心体会到了家里人的需求,便形成了自己的最初的行为模式。
逐渐长大之后,因为乖孩子的特点,相信自己这样做是没错的,自信地学习着,也快速地成长着,被父母呵护着,却没有得到情感的重视,没有自我的培养,高尚的情操 、更高的自律背后,是两个过于保守的人格,影响着孩子,让孩子只有一条自律不惹事的圣贤路可走。但自然而然的欲望驱使下,孩子学会了说谎,也有贪婪,除了成为老好人,被身边的人认可之外,别无他路,并不如表面那般完美的罪恶感、自责感,使得孩子羞愧、社恐、在意他人眼光、害怕自己的不当需求被他人拒绝。被保护得太好的孩子,会害怕外面世界的一切,渐渐觉得,自己无法成为世俗意义上优秀的男性、也无法成为现代意义成功的女性,注定失败的未来,与当下周边环境的持续糖衣炮弹般的控制,越来越残酷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混乱的自我认知、越来越难以取悦的父母......破碎的理想、自我的愧疚、自我惩戒与压迫,少数人的另类与孤独。
早熟的他,知道该怎么取悦父母。可让一个未成熟的人,去想到更应该满足的是自己,而去主动面对冲突,寻求出路,是不切实际的。根据皮亚杰思维层次理论。初中才刚刚可以产生抽象思维,而他自卑的种子在更早就被种下了,不想上学的日子,伪装的自己,只想躲在周末的畸形的自己,似乎就是那个受伤的小孩受伤的时刻,然后在岁月与人群的裹挟下,被迫前进,觉得这个感觉已经不对,但是求助无门,大学拥有智能手机后,才开始接触这个狂野自由的世界,发现自己相比其他同龄人,除了好人的面具,徒留一个空洞的心和破碎的灵魂。
这应该也是一种玫瑰少年吧,柔弱、易碎、长满尖刺生人勿近。妈宝、社恐、内向、自卑、传统的男孩。似乎每天醒来就是受苦。
但我很欣赏咪惹说的视频里的一句话。有些人,活着可能就是成就他人来的,成就一个高于自己的存在的,不愿意看到身边的人受苦,所以他在生命初期就选择取悦自己身边的人,活成身边的人想要的模样。取悦他人后空洞的自己,被知识满满填满,后来发现,取悦,就成为他的灵魂,加入神性、包容、全然接受的心理急救的实质。
取悦,变成了为他人思考的心,佐以抗压、负责、理想使然,取悦,加入了大爱,佐以一些理智,控制了情绪,内敛的内省战胜自卑。当玫瑰少年全然爱上了自己的那一刻,他的取悦与讨好,变为了成全与成就,大爱、高于他个人的存在。例如他的班级、他的学校、他的社区、他的国家、他的信仰、他的家庭、他的国家、他的地球、他的宇宙.......不愿意看到身边的人受苦的他,早已不再盲从世俗对于成功地定义,空洞的心,被理想填满,向内的倾向,保护被理想填满的心,感动于爱,也滋养出爱的感情。
当命运对其横加束缚,他却不再怒吼而凋零,不再哭泣怨恨,而是给出了独特的答案,大棚养殖与移植后污秽的泥土,竟培养出了一片盛开的玫瑰花海,也许无法一跃成才,但以自己的方式控制了自己的情绪,独立地行动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我想,就是成熟的实质。
玫瑰少年,亦能与人群,殊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