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乍一听好像是个动人的褒义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善良,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不过习惯性的善良会让人看起来傻傻的。
1
小A是朋友的发小,一个善良到不怎么会拒绝别人的姑娘。上小学3年级的时候,有天下午放学回家。小A和一个女同学走到岔路口准备分别各回各家的时候,女同学拉着小A 的手,恳求小A送她回家,自己不敢走夜路。女同学的家在附近的一个城中村,据传村里经常有拐卖儿童的大人。小A自己也胆小,正在犹豫的时候,女同学哭了。小A心软了,把女同学送回了家。
返回的路上,四周很安静。小A 看到前方不远处有三个高个子的叔叔迎面走来,一动不动的站在那里,脑袋里闪现出各种被拐走的画面。四周没有其他的路,只有左边一个大概5米深40度的黄土斜坡,小A穿着校服裤子顺着土坡滑了下去,坐在地上不敢动。听着大人的交谈和脚步声渐渐消失,小A 猛的站起身拼命往家跑。跑出了那个城中村,这才缓了一口气。
第二天女同学没说什么感谢的话,没多久转学不再联系了。小A以为帮助了别人会成为朋友,结果并不是她想的那样。
她成全了别人,但委屈了自己。善良无错,但首先得保证自己的安全。
2
上初中小A认识了新同学。每天和一位娇小的女同学一起骑车回家,性格上不是特别搭,但也算是朋友。某天晚自习后一起骑车回家的路上,女同学没注意在一片看不见的沙砾覆盖的水泥地上猛的刹车,连人带车滑了出去。
那会儿正是夏天,姑娘胳膊和腿上都是擦伤。小A先帮姑娘把自行车放回学校,然后载着姑娘把她送回了家。同学伤好了以后没表示什么感谢,两个人依旧像以前那样相处。
小A学习不如这位姑娘好。课余时间姑娘喜欢在班里开小A的玩笑,小A没说什么,但心里很不舒服。
初中毕业,两个人考到了不同的学校。小A中考失利,去了一所普通高中。两人再也没有什么联系。
虽然真诚的对待别人,但也没能维持这段友谊。
王阳明说:知恶为善是格物。看清恶的时候依然选择善良是一种美德。但这种美德的前提是自己要强大。
3
小A上班后,和住在同一个小区的女同学B来往较多。有次临近过年,B电话小A和她一起开车去商场换一件刚买的衣服。小A正在家里帮老妈蒸馒头,只好说抱歉。结果B还是不挂电话,不依不饶的缠着小A和她一起去,说开车花不了很久。小A妥协了,结果来回花了快两个小时。
姑娘,你不需要这样傻傻的善良。善良不是一味地接受,顺从。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选择拒绝很正常。
姑娘,你不需要这样傻傻的善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都有自己紧急的事情。总有那么几个人会讨厌自己,那又如何。你不需要让每个人对你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