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就在玄武湖区中山路上,我骑车从酒店出发, 经过中华街,来到白下街,又转到中山路,一路上就在茂盛的梧桐树下穿行,也不觉得多远就到了目的地。
取了参观票,又租了讲解器,开始了我的六朝流转,从这一带先民的器物间看他们那时的风貌、传统。
金缕玉衣所承载的......
第一件就是你不用走近看,都能叫上名的 “金缕玉衣”,古时权贵们总是渴望能长生不老,但在试过各种偏方丹药后, 却也不得不接受终有一死的结局;但又想着肉身能永远不腐,那唯有金、玉可以承载这些理想。不仅穿上金缕玉衣,还有九窍玉塞。因为古人相信: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
但时间又曾放过了谁?乞求“玉身不败”的衣冠主人早已化作一抔黄土,剩下的也只是这美轮美奂的空空玉衣而已。
错金银?金银何错之有?
走到这个小萌兽前,讲解器 开始讲故事了,这是一件错金银的牺尊,是用来承酒的, 在它的背上盖 是只回首中的鸟, 它的头部还镶嵌有绿松石,头颈部雕刻有羽毛纹,所谓错金银 是古时贵族们对金属的一种装饰工艺,说文解字中对“错”的解释是:“金涂也,从金昔声”。
所以所谓“错金银“就是用金银涂饰(纹理)。那么这件小萌兽的 牺尊是多久远的存在呢?它是件战国时期的器物,是不是感觉先人们的工艺着实令人佩服呢?
博物馆里的黑科技
其实最让我佩服的是这件宝物
它是一只小水牛,你看它憨态可掬的, 瞪着大眼睛,翘着小尾巴,头上的两只角格外得夸张,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是一盏铜牛灯,也是一盏虹吸灯,那长长的牛角样的管子就是虹管,即导烟管,它背上驮着的是个带灯罩的灯盘,灯盘中会放动物油脂,点燃后供照明用,而动物油脂燃烧时产生的烟尘,则通过导烟管,进入牛腹中,溶于牛腹中的水里,从而净化了空气。算不算东汉时期的一项黑科技?1000多年后的欧洲,还是达芬奇发明了铁皮导烟通道才让人们能舒服地享受夜里的光明吧。
再认识一下它的同类们吧。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呢?
说到新石器时代,你会想到什么? 石斧,石锤,石矛/刀,还有各种陶罐..... 嗯,都没错。这次参观博物院, 又一收获就是知道了原来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已经可以很好地加工玉了,他们在玉琮上雕刻各种花纹,还打造出各种形状的玉器,或用于装饰, 更多用于祭祀。
而这件人鸟兽透雕饰件,不比一只牙签高多少, 也不比手指宽多少,就在这小小的空间里,容纳了一人,一鸟,一兽。
那人头戴高冠羽翎,弓着身子,一只手托起一小兽,而在他羽翎上立着一只鸟。
鸟可以解读为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天的代表,而兽则是地的代表,这一件小小饰物上融合天地人于一体,也算是当时人们的一种对自然的理解了。
据推测这件玉饰,可能是氏族首领主持祭祀行使巫术时通天致神的法器上的饰件。
玉器 又种类繁多, 博物院里新石器时代出土的玉器就有玉琮(主要用于祭祀),玉璧,玉环,玉璜,玉玦,玉钺等等。
那壁、瑗、玦有啥区别吗?引《尔雅•释器》中的一段文字, 看看玉璧,玉珏,玉瑗,玉环的区别吧。
肉倍好谓之璧,
好倍肉谓之瑗,
肉好若一谓之环。
那啥是“肉”,啥是“好”呢? 难道 是meat,meat! good,good!
No,No,No!非也!
肉,边也,好,孔也,边大倍于孔者名璧,孔倍于边谓之瑗,边孔如一谓之环
而《广雅》则说:
”玦如环, 缺而不连“
我把图片贴在下面, 大家对号入座吧。
玉在成为玉之前,也是一顽石的模样,玉不琢不成器。那么古时琢玉的过程是怎样呢? 南京博物院 里专门布置一个区域将 清代 李澄渊 的 《玉作图说》 实景化了。
明清时 加工玉的工序有这么十余道:
1.捣沙、研浆,处理 加工玉用的砂浆
2.开玉,用合适的工具磨那块石头,并加解玉沙、水 将玉解开。(解玉沙?估计比玉还要硬吧?)
3.扎砣,砣:轮子也。 就是用轮子把玉材解开
4.冲砣,粗磨,做个胚子
5.磨砣,细磨,进一步加工
6.掏堂,先打个眼出来, 然后把多余的料一点点去掉,掏干净了。
7.上花,琢磨花纹了
8.打钻,打出沟槽
9,透花,透雕、镂空
10.打眼,磨出眼来
11.木砣,皮砣,分别用葫芦瓤,牛皮等给玉抛光,上亮
琢玉的过程 可是不简单呀。附上百度百科关于《玉作图说》的链接参考一下吧:
https://baike.baidu.com/item/玉作图说/8796246?fr=aladdin
有人问米开朗基罗, 他是如何创造出大卫这尊雕像的。 米兄说道:我就是在一个石材场溜达, 然后在一个大石头前, 我看到了里面的大卫, 我就把那石头运回来, 然后把包裹在大卫外面的多余部分剔掉, 于是大卫就出来了。
其实那些 玉石工匠,也是类似的创作风格吧, 依着石材本身的样子, 把多余的部分一点点剔除掉, 让那璞玉呈现出它最适合的样子。
人大概也是如此, 在真实自我外总会包裹着些看似多余又不好剔除的物质,又总好像被什么束缚,转身好难.....
你以为的其实不是你以为的.....
博物院里还有很多好玩的东西, 你以为它是啥,然而并不是那样......
比如这个, 以为它仅仅是件乐器,但其实它是在战场上更常用的, 击鼓前进,鸣金收兵,这个家伙就是那个”金“,它叫淳于
而敲它的那个家伙叫做石桴,就是这货.
南京不愧是六朝古都,博物院都布置得这么好玩。不过人总是选择在离家远的地方好好看, 好好玩, 好好了解;对于家门口的宝贝,总觉得有的是机会看, 不急,于是就总也没找到合适机会去好好看, 好好玩,好好了解。 我大老远从北京到南京, 倒是见到了南京的好, 现在又回到北京,啥时候去见识一下北京的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