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分享过好几次,我家奉行光盘行动的。这件事大概有坚持了一年多了,期间产生剩菜的次数不超过10次,大多数产生剩菜的原因都是主动产生的,例如多煲一些汤为了第二天早餐煮面条等。
而被动产生剩菜,只有两次,第一次是因为当天买的莲藕真的很难吃,食材本质问题。第二次是弟弟妈妈开饭了才说不回来吃饭,导致剩菜。没想到,周六晚上发生了第三次,而原因跟第二次一模一样。
于是,我跟弟弟吐槽你得说说你妈妈了。本想着等她回来说她的,结果晚上11点半了,弟弟要睡觉了她还不回来,弟弟打电话过去,才知道还在看电影但是又不发微信说晚点回。
我抓住机会了,趁机教育弟弟,不回家吃饭没问题的,一定要早点说,不然浪费精力、煤气多做了菜,又产生剩菜,一点都不好。另外,晚回家哪怕不回家也没问题的,但是超过11点,要跟家人说一下,免得家人担心。
教育完弟弟就让他睡觉去了,第二天一大早我还没起床就被弟弟教育他妈妈的声音吵醒了,依稀听到的就是你看你,第二次不早点说不回来吃饭了,剩下的饭菜你自己吃完,我不帮你吃的。那么晚才回来又不说,就知道玩。
弟弟的妈妈一句话都不敢反驳,毕竟说的都是对的。像我们家目前的状态,弟弟周五晚上补完课到家已经晚上10点多了,周日下午5点就得上学去,我周一到周五基本都是加班的,弟弟妈妈周一到六上班的,我们能聚在一起吃饭相处的时间一周也不到48小时,要这相处的时间融洽,那么必然需要三方配合且相互尊重才能达到的。
弟弟慢慢也懂得彼此尊重,于是很多时候尤其是他妈妈不在身边的时候,他会主动承担一些家务,像昨天晚上吃完饭他会主动洗碗,洗完碗我说了一句你怎么把地弄那么湿了,他马上去拿地拖把厨房拖了一遍。
早上起床,他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不需要别人操心。比如昨天早上他早餐是蒸包子,于是在等待包子的过程中,他会把前一天晚上洗好的衣服晾了。有剩余的时间,打开天猫精灵看看新闻,再调个音乐,伴着音乐吃早餐接着做作业。下午做完作业以后,他不是马上去玩,而是去阳台,给花花草草浇水。
以前还要催他去做这个做那个,如今他都能自觉去做,真的有种弟弟你终于不用姐操心的感觉了。
总听家人们抱怨相处太难,生活总有摩擦,其实还是因为大家在家里自我意识太强,没有做一些合理的沟通,并且没有彼此尊重。
每次叔公都说做好早餐给他们(叔公的儿子儿媳女儿们)吃,他们都不愿意起来吃。叔公一直抱怨这个事情,但事实上不就是叔公不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吗?他们都30+岁了,即便起来饿了也懂自己找东西吃的,何必那么操心呢?
而作为子女的他们自我意识太强,没有及时跟叔公沟通,你既然想周末赖床,那么你就提前告诉他们明天你会睡到午饭再起来,不用做你们的早餐就完事了。或者说直接说周末不需要做他们的早餐,如果有需要早起希望在家吃早餐再跟叔公说。这么做相信就会少一些抱怨,生活会更加开心一些。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开心过好每一天,家庭生活开开心心。